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按照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值预报研究部派出一名博士研究赴日本参加JST(日本科技厅)项目研究,该项目研究旨在确立新一代地球系统数值模式。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在新的球坐标下发展动力框架和实施最新地球流体模式的算法等。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工作,在以下几方面成绩显著: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联合培养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球系统 合作协议
  • 简介:山西省测绘局与武汉大学2002年拟在山西省举办工程硕士研究学位班,学习地点设在省测绘职工教育基地,目前,正在进行生源情况摸底工作,摸底对象为: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具有两年以上工龄的在职职工,愿者,可尽快与测绘职工教育基地联系登记,以便安排审批备案工作。联系电话:0351———3535689地址:太原市府西街小新街24号邮编:030002攻读“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信息

  • 标签: 测绘科学 专业研究 教育基地 工程硕士研究生 大学本科毕业 备案工作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3年1月正式挂牌并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年4月被批准为正式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单位。2005年,我院首批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已有4人按规定完成了在站期间的各项科研任务,并做出了创新性成果,顺利出站。2005年底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1人。我院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总体素质较高。2005年有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研究生教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人员 基金项目
  • 简介:2006年我院共录用了7名博士后来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们分别来自巴基斯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解放军理工大学。有2名博士后按照我院有关管理规定要求完成了在站期间的各项科研工作任务,并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有1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名分别获得了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一等资助金和二等资助金。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研究生教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 基金资助
  • 简介:9月6日晚,因要取垫地基,永年县城关镇前当头村村民刘志清领着一干人马匆匆赶到村西自家玉米地,挖土机正要开始挖土,拉车刚就好位,就被夜间巡查到此的城关国土所的执法同志给逮了个正着。刘志清懊丧地说:“白天起怕被你们查着,想趁着夜色避开你们,没想到还是被你们给逮住了”。

  • 标签: 取土 违法 挖土机 玉米地 地基
  • 简介:本文从分析某矿排泥石流产生、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入手,综合地基处理中堆载加压排水固结和排石挤淤两种方法的优点,利用欠固结粘土与饱和松砂的剪缩特征和深层滑坡规律,提出一种经济易行的治理大规模泥石流排挤淤—堆载固结方法。该方法已在工程治理中获得应用,并已取很良好效果。

  • 标签: 排土挤淤—堆载固结法 泥石流治理 排土场稳定性
  • 简介:针对安徽省中部地区一些工程构筑物发生开裂等地质灾害问题,根据勘察资料和大量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成果,系统地分析了与灾害密切相关的上更新统粘性的胀缩特性,及与其内在的矿物成份、化学组分及粘粒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膨胀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膨胀灾害的关系,从而为灾害的成因判定和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膨胀土 胀缩性 防治 地质灾害
  • 简介:为遏制和打击非法取行为,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泊头市国土资源局一方面禁止非法取,另一方面采取挖高取平的做法,严格审批取手续,既满足了建设用砖的需求,又推进了土地开发整理,做到了一举两得。

  • 标签: 泊头市 国土资源局 土地开发 市场管理 执法监督
  • 简介:对基坑开挖引起地基应力状态以及地下水状态改变给压力计算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应采用侧压减少试验和卸荷试验方法确定的强度指标来计算主、被动土压力等计算方法.

  • 标签: 基坑开挖 应力路径 土压力
  • 简介:2005年11月19日晚,唐山市国土资源局海港分局与公安分局联合巡查,在大唐王滩电厂西北临近乐亭界处发现并查处了三起非法取案件,当场查扣23辆运输车。经过调查取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三名当事人做出了罚款11万元的处罚决定。

  • 标签: 分局 取土 海港 开发区 国土资源局 调查取证
  • 简介:合肥GK061孔剖面的"下蜀"共有24层,主要是一套青黄色重粘土与浅棕黄色粉质轻粘土重复出现的粘性。GK061孔经古地磁测定布容/松山界限在13.87米,热释光测年为18.2万年。1.00-13.87米为中更新世地层,地层名称沿用戚家矶组和下蜀组,13.87-31.88米为早更新世地层,建议命名为合肥组(Q1h)。从"下蜀"的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组分推测其形成时的古气候是早更新世时偏温湿,逐渐向干而温和方向发展,及至晚更新世以来为半干旱环境,其中又有过几次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故而有若干层古土壤形成.从合肥地区"下蜀"的粒度、化学成分所反映的特征来看,其母质与西北黄土有某种物源上的联系.合肥及江淮丘陵地区普遍分布着厚从几米到十几米的灰黄、黄褐色亚粘土,长期来被称作"下蜀粘土",并往往与南京等邻区作对比,时代定为晚更新世。近年来对合肥下蜀的工作获得一些成果。对其地层时代、形成环境有一些新的认识,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 标签: 古土壤层 半干旱环境 地层时代 下蜀粘土 下蜀组 粘土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