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造山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同的学派有不同解释:(1)地槽回返说认为:造山带开始是地壳沉降成为槽地,后经回返作用褶皱成山;(2)板块俯冲碰撞说认为:岩石圈板块之间俯冲-碰撞而造山;(3)多成因说认为: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有本质的差别。大陆造山带不仅发生于板块边缘,更多的发生于大陆板块内部,大陆造山带是在多成因、多种多样的机制下形成的。依据以下五种原则:1岩石圈的性质及其变形方式;2板块运动学方式;3造山作用的构造体制;4下冲作用所卷入范围的大小及其对上驮板块所造成的影响;5造山带增厚与剥露过程。将造山作用划分为14种类型、21种造山方式。特别是软碰撞型、弱造山方式及盆山耦合式是具新疆特色的造山方式
简介:<正>1.普救寺的建筑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西12公里处的西厢村。该村原名坡底村,因戏剧《西厢记》而改村名西厢村。普救寺坐落于峨嵋塬头,全寺依坡而建,占地面积102亩,分为三级三轴线布局。西轴线为“山门”,入门登台阶而上,半坡处是大钟楼。再往上至坡顶入大塔院。塔院之后是大雄宝殿。中轴线第一建筑为天王殿,其后是菩萨洞,洞顶为台平地,建有弥陀殿,殿后东厢为罗汉堂,西厢为十王堂,再往后是藏经阁,阁后为书斋。东轴线上第一建筑为门庭,庭后为枯木堂,再后为正法堂,正法堂之后为香积厨。在全寺殿阁之间,又参照《西厢记》记载,穿插建有梨花深院、西轩、花园等。是一处集古建与园林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简介:摘要:本文以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寺——白马寺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其在各个朝代的建筑形制与总体布局的演变。本文通过对白马寺总体布局等的研究,探寻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以及佛寺建筑在中国的形制变迁,为今后对白马寺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简介:为探讨东昆仑东段牦牛山组英安岩的年代及其成因,对克合特一带牦牛山组底部英安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12.5±8.6)Ma,表明英安岩及牦牛山组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与柴北缘阿木尼克山牦牛山组流纹岩相似,具高SiO2、K2O及K2O/Na2O,富集Cs、Rb、Ba及Th、U、LREE等特征,负铕异常明显,可能为地壳中角闪岩经部分熔融及分离结晶形成。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东昆仑构造体制由挤压向伸展转化,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致使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分离结晶,形成本区及柴北缘牦牛山组酸性岩浆,同时也意味着东昆仑同柴北缘地区已进入海西-印支期构造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