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00--2009年阎良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阎良机场雾基本特征。结果发现:秋、冬季是同良雾多发季节,12月雾发生频率最高为19.6%;06时雾发生频率最高为23.9%.10时雾消散频率最高为16.0%。分析雾发生时地面气象要素分布区间与雾发生频率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当地面为西风、风速为0~2m/s、相对湿度为80%~90%、近地面气温为0~6℃时雾发生频率较高。

  • 标签: 变化特征 温度 相对湿度
  • 简介: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日子。古都西安,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摄影测量竞赛竞技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选拔尖子选手们,你追我赶地使出浑身解数正在进行角逐。

  • 标签: 摄影测量 职业技能 竞赛 测绘 素描 古都西安
  • 简介:利用PV-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出现连阴降水影响。结果显示:1978-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连阴降水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区域连阴降水持续日数有比较明显年际变化,2008年连阴降水持续日数远远超过历史同期;合成分析结果显示,连阴降水较强年份,500hPa位势高度场上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同时有阻塞高压存在,但阻塞高压所起作用对于南方各省连阴降水所起作用不完全样,冬季1月10日至2月2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频繁发生有利于湖北大部和江西、安徽局部连阴降水增多,而不利于贵州北部连阴降水发生;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湖北南部和安徽西部些地区连阴降水发生;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贵州大部和湖北西部连阴降水偏多。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这段时间7省1市冬季异常降水中,关键区阻塞高压所起作用很复杂。贵州、江西地区异于常年降水,可能与阻塞高压和其它天气系统异常配置有关。

  • 标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连阴降水 阻塞高压 PV-θ阻塞高压指数
  • 简介:利用Parsivel雨滴谱仪在山西祁县、介休两地2008年7、8月观测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两地总雨滴谱样本特征和雷达参量分布概率,研究了雨滴轴比订正对降雨率R、雨滴含水量w和反射率因子Z计算影响,结果表明雨滴轴比对雷达参量影响不可忽略。雨滴轴比订正效果随着R增大而增大,当R〉5mm·h^-1时,轴比订正效果明显,而因Z正比于尺度D6次方,其订正效果更加明显。最后,在雨滴轴比订正基础上给出两地Z—R关系,同时确定了未经过轴比订正反射率因子Znoncorr与订正后降雨率Rcorr之间Znoncorr-Rcorr关系,以及反射率因子Z与雨水含量wz—w关系,为当地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深入研究云降水形成微物理过程和雷电对区域降水影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雨滴谱 轴比 Z—R关系 雨水含量
  • 简介:根据格尔木台观测井水文地质条件、水氡观测存在主要干扰因素和年动态变化特征等方面因素,对格尔木地震台水井水氡观测出现趋势、突变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水氡趋势变化与气温有关、水氡突降与流量变化有关,更重要是存在与格尔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信息,反映了岩石应力—应变、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相关信息。

  • 标签: 水氡 影响因素 滑动变化率 地震活动性 格尔木地震台
  • 简介:介绍了青海地区表层水温井孔观测概况,对各井孔产出数据可靠性和年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汶川、大柴旦、玉树地震前后水温(地温)前兆异常变化特征,得到了些有意义结果。

  • 标签: 表层水温 典型地震 前兆异常 青海地区
  • 简介:利用FY-2C静止卫星云顶物理参数及地面加密雨量观测等,结合MM5中尺度非静力数值预报模式,综合分析了典型层状云降水过程云系演变和结构特征,揭示了云顶参数与单站雨强之间并不是简单量化统计关系:即降水大,每小时降水量与云顶高度、有效粒子半径是较好正相关,与云顶温度是较好负相关;反之则不尽然,云顶高度高、云顶温度低、有效粒子半径大却不定降水大。并用模拟结果分析解释了形成这种现象机理。

  • 标签: 层状云系 云顶参数 降水 MM5
  • 简介:海图语言和自然语言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具有隐喻映射关系。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普遍语法原则、转换生成规则等海图语言语法规则,探讨了海图语言语法两类隐喻关系,提出了语法同构性是语义解释致性基础,并以其作为构建通用海图语言系统前提条件。

  • 标签: 海图 语言 语法 隐喻
  • 简介:文章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呼和浩特市1999—2009年月气象资料和同期火灾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月平均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总降水量、月无降水日数、月平均风速与月火灾次数关联度及其强弱顺序,其中月平均风速关联度为0.657,在强弱顺序中排在第位,其次分别为月无降水日数和月平均温度。为进步研究城市火灾受气象条件影响和建立城市火险潜势预报模型提供基础依据。

  • 标签: 灰色关联分析 城市火灾 灰色关联度 气象条件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2000—2012年4—6月850hPa层位势高度差异常(上海宝山或大陈岛站850hPa层位势高度值比贵阳站大7gpm或以上)形势下低空环流与江西降水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形势下,700hPa高度层上均有西南低涡活动。近50%个例江西省上空850hPa层出现风速16m/s以上低空西南急流,约40%个例有切变线活动;若去除850hPa无切变线影响和切变线出现较晚情形,江西省出现10站以上暴雨过程比例为85.7%。

  • 标签: 暴雨 位势高度 异常 低空环流.
  • 简介:利用1968-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测站降水量和温度资料,分析亚洲冬季大气动能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与其对应大气环流异常特征以及大气动能变异与我国降水量和温度异常联系。结果表明:亚洲冬季大气动能主要变异中心在东亚西风急流区,该地区冬季大气动能存在明显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冬季,我国中东部至日本以东到西北太平洋上空大气动能减弱(增强)与对流层中高层东亚西风急流减弱(增强)密切相关,并可导致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多(偏少)和我国东北地区温度偏高(偏低)。青藏高原西南侧大气动能增强(减弱)则与该地区对流层中高层南亚西风急流增强(减弱)有关联,并导致冬季我国东南地区降水量偏多(偏少)和我国广西、贵州和四川带温度偏低(偏高)。在冬季,亚洲大气动能变化可能主要通过影响亚洲西风急流变化来造成我国冬季气候变异。

  • 标签: 大气动能 时空变化 降水 温度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站点58年(1951-2008年)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Hadley海表温度资料,对我国秋季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降水前两模态分别反映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江淮、黄淮、华北、四川盆地北部至河套等地降水变化,两降水模态变化都以年际尺度为主,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就环流形势而言,第模态年际变化主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及相应对流层低层菲律宾群岛附近异常气旋/反气旋联系紧密,第二模态年际变化则可能受到副热带高压南北位置和相应日本岛附近异常气旋/反气旋影响。同时,两模态及相应异常环流还分别与热带东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附近异常垂直运动关系密切,热带地区异常垂直运动可能通过经圈方向异常环流影响到东亚地区。此外,两降水模态不仅与热带地区异常环流关系密切,而且与热带海温异常也存在紧密联系。与两模态相关联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显示出不同分布特征,当热带东太平洋偏暖/冷,西太平洋偏冷/暖时,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少。而当热带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致偏暖/冷时,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易偏少/多。两降水模态与热带海温及热带地区异常环流之间密切关系显示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不同分布可能通过激发不同热带地区异常垂直环流形势而对降水产生影响。

  • 标签: 秋季降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热带垂直环流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
  • 简介:城市不透水面增加对降雨径流关系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择位于福州城区内厦坊溪和解放溪2个流域,在流域尺度上研究现状和城区未来扩展过程中对应不透水率及其与降雨径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透水率与径流系数在不同降雨情况下都成正相关线性关系,尺。达到0.9以上;随着降雨量增大并伴随着前期湿润度由干到湿变化,虽然不透水率对地表径流影响有所弱化,但整体而言,城市不透水面的增加导致相同降雨情况下径流系数增加,并增大城市排水系统负担.利用研究结果,论文最后从保护河网水系、合理规划城区发展、完善排水系统和加强绿地系统建设等方面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

  • 标签: 不透水率 径流系数 SCS模型 福州
  • 简介:利用山西省65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等,应用谐波分析、EOF、SVD、MonteCarlo统计检验和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山西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其与大气环流场、印度洋海温场异常关系。结果表明,近52a来,山西夏季降水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并有明显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前期是降水偏多期,80年代中期至2011年则是降水偏少期,空间分布主要包括全省致偏多(少)型和南多北少(南少北多)型。同时,山西夏季降水与印度洋关键区海温变化具有明显负相关,当上年秋季、上年冬季、当年春季和当年夏季关键区海温异常偏高时,当年夏季山西降水呈现减少趋势,反之亦然。在1982年之前,关键区海温偏低,山西夏季降水偏多,同期500hPa高度层上乌拉尔山、青藏高原北部高空槽和东北冷涡发展深厚,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东,850hPa高度层上印度季风低纬度偏西风和中纬度西南风异常强盛,贝加尔湖南侧低涡活跃;1982年之后,关键区海温偏高,山西夏季降水随之减少,同期500hPa高度层上贝加尔湖至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受高压控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850hPa高度层上印度季风中纬度西南风异常偏弱。

  • 标签: 夏季降水 年代际 印度洋海温 环流场.
  • 简介: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通过复杂水文过程相互联系和影响,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研究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对湿地保护和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以美国奥克弗诺基(Okefenokee)流域为案例,构建包含沼泽地表水、沼泽地下水、高地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4个水文子系统流域水文网络模型,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中效用、控制和单位元分析研究水文单元间作用关系。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高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子系统对沼泽地表水和地下水子系统支持程度达到100%。无论是沼泽还是松林高地,其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高度相互依赖和互补性。效用分析结果表明,沼泽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之间存在着互利水文关系。而单位元分析结果显示,沼泽地下水深层渗漏和高地松树生态系统蒸散过程是袭夺流域湿地系统水资源重要环。上述结果表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水文单元之间作用过程、描述水文单元之间直接和间接水文关系,可以用于流域湿地水资源管理。

  • 标签: 奥克弗诺基 沼泽 湿地 水文关系 生态网络分析
  • 简介:以《杭州房产楼盘图》、《嘉兴楼盘示意图》为例,简单介绍了楼盘地图与般旅游图区别,以及在制作过程中对底图内容要素选取、图面设计和色彩搭配方面的点体会。

  • 标签: 特色地图 地图设计 楼盘要素
  • 简介:通过对洞庭湖区自然地理环境中湖区变迁、地貌反差特征、第四系沉积厚度、地貌发育过程、地质环境改变与地震活动关系进行了讨论。湖区东岸岳阳带虽具有湖区变迁,但地貌反差不显著,历史和近代地震活动显示,未来地震活动存在相对减弱趋势。湖区西侧澧县至常德线具有湖区变迁、地貌反差大与地貌发育等特征,地震会相对活跃,无论是历史地震,还是近代地震活动水平都相对较高。为了防止中强地震突然袭击,必须加强对该区地震活动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 标签: 地貌特征 地质环境 地震活动性 洞庭湖
  • 简介: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型振荡(偶极模)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极模负异常和纬向型(z0)偶极模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频数较高。对应ME模,其各空间层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模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致性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模与我国冬季东部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模仅对东北地区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模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影响相对较小;这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在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变化(即ZO模)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在冬季更要关注ME模情况。大气环流形势分析表明,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冬季降水。

  • 标签: 亚太地区 冬季气压偶极模(偶极型振荡) 中国冬季气候
  • 简介:利用1951-2005年华南4、5月份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华南4、5月份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所对应大尺度环流以及与中西太平洋海温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4、5月份降水均在1970年代初期发生显著年代际转变,从之前降水偏少转变为降水偏多。华南4月份降水与前年7-11月份中西太平洋海温、华南5月份降水与当年2-5月份中西太平洋海温有显著负相关。在4、5月份年代际降水偏少(多)时期,前期中西太平洋海温偏暖(冷);同期亚洲大陆南部及非洲大陆海平面气压显著偏低(高),北太平洋海区海平面气压偏高(低);我国华南上空存在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异常,我国华南地区北边界存在显著南(北)风异常,造成华南地区北边界异常水汽输出增强(减弱)。同时,我国大陆对流层中上层大气显著偏暖(冷),东亚高空急流显著偏北(南),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偏东(西),向华南地区输送水汽减少(增加),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异常水汽辐散(辐合),最终导致华南地区4、5月份降水减少(增加)。

  • 标签: 华南4 5月份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中西太平洋海温异常
  • 简介:利用WRF数值模式输出高分辨率模式资料,对2010年7月14—15日江西出现次副高控制下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同样也存在充沛水汽输送,比湿、水汽通量散度基本都达到江西暴雨阈值;暴雨区以北能量锋区密集,梯度达到12K/纬距,大暴雨出现在强能量锋区南缘高能量舌中;干冷气流侵入地面暖槽,地面扰动有利于强不稳定能量释放,激发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强降水发生在切变线附近西南气流中,并且强降水发生时中低层为上升运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抽吸作用对上升运动维持十分有利;300hPa层以下有正涡度柱存在,在其两侧有下沉气流,并有次级环流存在。

  • 标签: WRF 暴雨 次级环流 中尺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