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PID主动增温控制系统和自动化土壤呼吸长期室来探讨持续主动增温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1)增温样地平均增温幅度是4.93℃,与预设的5℃增温相差0.07℃,完全到达预期的效果.对照样地的温度变化越缓慢,实际增温幅度越接近预设值.2)增温对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影响具有“光敏”,即增温提高了夜间的总呼吸速率,但有光照情况下土壤的总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3)增温后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从18时提前到15时,随着增温时间的增加,每日土壤总呼吸速率的上升曲线越来越陡.4)随着增温时间的增加,夜间土壤总呼吸速率与土温的拟合曲线越来越接近指数关系,酽从增温前的0.60增加到0.93.5)增温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更不容易受到降水的阻滞,恢复速度更快.产生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在讨论部分已加以分析.

  • 标签: 土壤增温 PID 土壤总呼吸速率
  • 简介:利用2006年江苏908调查水文泥沙测验数据和同期MODIS影像建立遥感定量反演模式,获取了半个潮周期的悬沙场以及全潮平均悬沙场,进行了辐射沙群海域悬沙场遥感反演方法的研究,并结合悬沙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辐射沙群海域,敏感参数(B1-B4)/(BHB4)的对数模式反演悬沙场精度较高;遥感反演结果在总体上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相似,悬沙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琼港、废黄河口和长江口附近;在细节上比数学模型表现得更精细,能清晰地反映河口、沙洲、水道等地貌对悬沙分布的影响。

  • 标签: 辐射沙脊群 遥感反演 悬沙场 MODIS影像
  • 简介:“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省钢铁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据不完全统计,河北拥有炼铁炼钢能力的钢厂共计93家,总产能达2.51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4,2012年河北省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1.64亿吨、1.80亿吨、2.1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8%、6.2%、9.4%,分别占全国总量{生铁、粗钢、钢材为6.58亿吨,7.17亿吨(占世界463%),9.52亿吨}的24.85%、25.19%、22.06%,对铁矿需求量大,铁矿业及相关产业已构成了河北省“铁矿资源开发一加工一利用”的巨大产业链,已构成河北工业支柱之一,对河北省经济安全、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影响巨大。

  • 标签: 铁矿资源 河北省 可持续供给 钢铁行业 资源开发 相关产业
  • 简介:对长汀县2000年以来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生态补偿方式的具体形式和补偿客体;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各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补偿部分缓解了因封山育林等措施对农户生计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物补偿增强了主要参与农户的物质资本,并确定了以农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和相对稳定的纯收入;政策补偿主要使主要参与农户获得具有稳定产权的山地资源;技术补偿和产业补偿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为增强今后各类农户可持续生计,提出技术补偿、政策补偿和产业补偿方式方面的具体对策.

  • 标签: 生态补偿 农户 可持续生计 水土保持 长汀
  • 简介:渤南洼陷沙一泥页岩油气藏是非常规油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甜心属性是预测非常规储层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在分析该区泥页岩储层岩电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组成甜心属性的两种属性采用加权因子融合计算,并选择合适的加权因子,对泥页岩储层的发育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规律,与钻井资料吻合程度高。

  • 标签: 泥页岩储层 叠后属性 甜心属性 加权因子 渤南地区
  • 简介:苏里格气田中区的主力产气层位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长期倍受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争议。根据钻测井资料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苏里格气田中区盒8属河流沉积体系,其中盒8下为辫状河沉积,盒8上段为曲流河沉积。在精细描述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对苏6区和苏14区加密区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 标签: 苏里格气田 盒8段 沉积相 辫状河 曲流河
  • 简介: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和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环流演变分析、物理量诊断以及后向轨迹法分析了长春市浮尘发生的气候特征和2011年5月12日长春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长、污染程度较重的浮尘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浮尘天气整体上呈波动减少趋势,3—5月是主要发生时期;本次浮尘天气过程沙源来自蒙古国中部和内蒙古中东部,并随高空急流的输送影响东北地区,本地沙源没有补充;高空急流明显、地面风速较小、温度露点差较大、内蒙古东部辽宁省北部存在弱风区、整层大气稳定是该区域未出现沙尘暴而出现浮尘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浮尘 沙源 后向轨迹
  • 简介:从期次划分出发,根据工区实际情况,统计各期次实测物性数据,运用试油法确定研究区砂砾岩体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应用比较前沿的S变换高渗层检测技术,对高渗层预测结果从平面上进行井物性数据约束,实现井震结合预测有效储层发育区,实钻井验证,其效果良好,有效储层预测结果符合率为90%以上。

  • 标签: 砂砾岩体 期次划分 有效储层下限 高渗层 有效储层地震预测
  • 简介: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并行版本,对2006年7—8月发生在中国南方的持续高温干旱气候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RegCM3能够较好地模拟出2006年夏季盘踞在中国大陆的副热带高压,同时模拟的暖区位置、范围及强度与实况也较接近。相关检验结果也表明,RegCM3对发生在中国南方的持续高温天气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 标签: 区域气候 高温干旱 数值模拟
  • 简介:在全球变化与全球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及其造成的损失有增加的趋势,1990-1999年10年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1950~1959年的15倍。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巨灾频发,如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遇难人数近13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亿美元;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里氏8级地震,遇难总人数超过80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8500亿人民币。自然灾害风险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压力和严峻挑战。灾害评估作为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重心和关注热点。

  • 标签: 自然灾害风险 直接经济损失 曲线 弱性 卡特里娜飓风 国民经济发展
  • 简介:北京地区地裂缝成因复杂,是平原区主要地质灾害。本文总结北京地区地裂缝的勘查方法,提出了地裂缝勘查评价体系。对地裂缝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地裂缝现状危险评价应以活动强度为主要指标,预测地裂缝潜在危险是评价的重点。建议将地裂缝成因及工程建设类型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地裂缝 危险性 评价 北京
  • 简介:土壤中最大的甲烷生物汇是甲烷氧化菌的氧化作用,约占全球甲烷汇的10%.甲烷氧化菌在土壤中以多样的群落形式存在,鉴定其群落多样对揭示土壤中甲烷氧化的微生物学机制及全球甲烷循环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综述了土壤甲烷氧化菌的定义、分类和氧化甲烷的过程,对比了目前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多样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等,提出了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能很好地检测到土壤中活跃的甲烷氧化菌群落多样变化.

  • 标签: 甲烷氧化菌 PCR 稳定同位素示踪 SIP—PLFA
  • 简介:根据枇杷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塘栖历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塘栖枇杷生长期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趋利避害、科学发展枇杷生产的建议,并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有针对的气象服务。

  • 标签: 枇杷 气候适宜性分析 气象服务
  • 简介:台风是对三门县影响最大的灾害天气,也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主要从三门县台风灾害系统特征出发,重点阐述了台风对三门社会经济带来危害的3大致灾因子大风、暴雨、风暴潮的影响现状,并在阐述当前的孕灾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台风资料和气象自动站资料,开展了历史台风危险评价和危险空间分析,并得出一定结论:台风对我县影响是全境的,区域上有轻重区别,当前讨论台风灾害影响时不应忽视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特征。

  • 标签: 台风灾害 特征 危险性 分析
  • 简介:为了探求引发输电线雷击跳闸时的地闪强度特征,利用浙江省电力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2005--2011年地闪数据和输电线雷击跳闸事故资料,绘制了浙江省地闪密度分布图和强度分布图,分析了浙江省地闪密度和地闪强度分布特征。依据地闪和雷击跳闸事故时间和地点一致的原则,并结合气象部门的天气状况记录,筛选出8个典型个例和98个雷击跳闸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地形过渡带是地闪密集区,浙江省负闪强度呈现沿海高于内陆的分布特征。在引发输电线跳闸的地闪中,强度在0—100kA之间的地闪占91.8%;强度介于10~50kA之间,占总地闪的69.4%。从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分析,随着输电线电压等级越高,绕击跳闸的比例越大,而引发输电线雷击跳闸的地闪强度越小。

  • 标签: 地闪 雷击跳闸事故 地闪密度 地闪强度 反击 绕击
  • 简介:指出生态补偿标准的关键或实质是空间选择与分配问题,并根据国内生态补偿项目运行的独特环境,围绕补偿效益这一内在目标,分析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分配的重要;论述与比较了国际与国内的相关研究动向;结合一个生态公益林补偿配置的研究框架,指出了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空间优化配置的解决方向.

  • 标签: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空间配置 生态公益林
  • 简介:全国立典剖面岩矿石特征多元数据整合工作将通过对我国各地质时代主要岩浆岩剖面资料的系统收集、研究与综合集成,实现我国主要岩浆岩剖面的地质研究资料、岩矿石与薄片等多源数据整合,为全国主要构造带与重点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三维地质结构建立、地学研究等项工作提供详实的区域和全国对比的基础资料。

  • 标签: 数据整合 矿石特征 剖面 成矿地质背景 环境地质调查 地质时代
  • 简介:尖扎盆地发育一组近南北向断裂带,即尖扎渡口—隆务河口断裂带。通过对该断裂带野外调查,表明该断裂带长约20km,为逆冲断层,最新活动为早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

  • 标签: 坳陷 隆起 断裂带 活动性
  • 简介:利用平凉市7个气象站1965~2010年逐日、逐月的气温、降水、蒸发等资料,分别采用K指数、PDSI、CI指数、Z指数等4种干旱指标计算了各站近46a逐月的干旱指数,分析比较了这4种干旱指标在干旱变化、干旱程度和范围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K指数、CI指数和Z指数在多数情况下与降水对应关系密切,而PDSI对降水变化的反映并不十分灵敏;各种干旱指标都能反映出区域内干旱的发生,但反映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无论在重旱年份或一般年份K指数计算的干旱程度和范围明显要大于其他3种指数,Z指数则明显偏轻,PDSI和CI指数介于二者之间;重旱年份K指数对干旱程度及范围的反映更为接近实际情况,Z指数最差;一般年份,PDSI、Z指数和CI指数更具有优势,但CI指数在冬季的适用较差。干旱是一个复杂的累积过程,在业务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前期水分情况及旱情发生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干旱指标。

  • 标签: 干旱指标 平凉地区 适应性
  • 简介:根据天气形势、本地气象要素等分析易于产生泉州沿海区域污染的气象条件,重点从干湿条件、相对湿度及无雨日数等与湿度相关的要素方面探讨泉州沿海区域污染的干湿污染特点。结果表明:泉州沿海区域空气污染产生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地面高压(高压底部、后部或高压)、地面倒槽、低涡锋面和锋前暖区等形势;地面气象要素多为升温降压、日风向及风速存在海陆风变换、夜晨有雾霾现象;相对湿度在70%-80%时,易造成区域空气污染。

  • 标签: 天气形势 气象要素 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