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合同形式的划分及适用条件,包括合同效力的相关问题,并在避免合同无效的前提下,阐述了有约从约原则、情势变更原则,以及固定总价合同形式的内涵、合同价款调整原则,为合同关键性变更条款及调价条款的起草及谈判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管理与控制。
简介:摘要: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发电结构继续优化,大规模新能源机组进入市场。这也使得很多新能源发电企业在前期建设中投入较多成本,银行也推出“光伏贷”,但依然无法缓解这种情况,新能源企业电费收费权质押或转让给银行,后期还不上贷款,银行直接来电网公司划扣电费这种风险将增大。本文将就新能源大批量涌现银行应收账款抵押存在的问题风险防范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新能源 应收账款 抵押 风险 0引言 十三五以来,新疆由于自然资源优势,新能源装机增幅迅猛,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的新能源企业,在建设初期,已经将电费收费权质押或转让给银行。2019-2020年,电力公司不断收到新能源企业变更电费结算账户申请,理由多为:公司性质变更、银行管理要求等原因。经多方核查,新能源企业电费结算账户变更,大多数涉及电费收费权质押或转让等原因。 应收账款质押的含义 应收账款是指应收账款是指权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货物、服务或设施而获得的要求义务人付款的权利,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从法律性质上说是一种债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是借款人(卖方)以其对买方以信用条件提供商品或服务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所代表的债权设定质押,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当中小企业无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又寻找不到合适的保证单位担保时,可以用拥有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取得贷款。 伴随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已经采取这种方式试行,已经收到积极效果。 二、新能源市场应收账款抵押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新 疆电力公司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系统对各企业应收账款质押情况进行了查询统计,发现179家新能源企业中已有135家进行应收账款权利质押,占总数的75.4%,涉及金额近580亿元。其中,15家公司质押金额在10亿元以上,占总数的8.4%,116家公司质押金额处于1亿-10亿之间,占总数的85.9%,相关数据见下图。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城市化建设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也推动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也就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就实际情况而言,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主要是以工程项目建设之前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为依据的,合同中对于施工的质量要求、工期进度把控、变更索赔以及资金成本等信息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得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工作的重要性尤为重要了。本文针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索赔展开探究,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管理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国际工程EPC项目中总承包商会遭遇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一方面国际工程EPC项目要受到国家政治法律等的制约,要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另一方面,在项目自身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方面也会遭遇诸多风险,相对于传统EPC项目模式而言,难度有所提升和加大。基于以上,本文将就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存在不足、必要性及其具体实践策略展开分析和探讨。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国际承包商视角,结合2017版《FIDIC 施工合同条件》(红皮书)条件,总结提炼2017版《FIDIC 施工合同条件》中关于工程暂停与合同终止后的索赔程序与索赔依据,对于在责任与风险分担不均,外界环境较为复杂的国际工程环境下,面对业主因自身便利或者因业主违约提出工程暂停与合同终止时,承包商应该如何有效利用相应的索赔依据和程序,有理有据的计算出索赔的费用并在合理的期限内履行索赔程序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简介:摘要 合同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工作之一。不仅影响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而且与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关。随着中国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确保项目进度与利润,施工企业就需要将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简介:摘 要:“黑白合同”,虽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但在实践中,黑白合同不仅由来已久,而且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由此产生的法律纠纷更是层出不穷。同时,黑白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又极具现实性的问题。这一合同违规现象十分常见,本文围绕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合同不规范的问题进行展开,对主要问题现象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黑白合同的形成原因以及效力分析,为日后合同规范研究提供一个方向。
简介:摘要:由于对工程合同备案的法律规定过于单薄与模糊,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阴阳合同”乃至严重的工程纠纷。针对此类现象,本文站在最高法立法初衷的角度,结合《行政法》“合法行政”的原则,对其法律效力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