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选用采自辽宁某矿的天然钠基蒙脱石与两株异化铁还原菌模式菌株ShewanellaputrefaciensCN32和She-wanellaoneidensisMR-1,研究了蒙脱石与微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两株菌均能还原蒙脱石晶格中的三价铁,使微生物作用于蒙脱石之后的反应体系中二价铁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反应悬浊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透射电子显微镜晶格条纹像显示微生物作用后的粘土矿物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层间距d001值从1.29nm分别减小为1.06nm(CN32)和1.02nm(MR-1)。上述结果综合指示这两株异化铁还原菌能够通过还原天然蒙脱石结构中的三价铁促进矿物发生物相转变。
简介:搜集的六年地下水化学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被石油类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浅含水层的污染物的分布和氧化还原进程已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在1990年发生石油泄漏后不久,大量的苯存在于污染源地区,在受污染的地区,地下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掉。截止到1994年,Fe(Ⅲ)和硫酸盐的减少是显著的晚期电子接收过程。非常有意义的是,1994年的溶解甲烷在测量下限以下。这暗示了缺乏有意义的甲烷群。然而,到1996年,含水层沉积物中固相Fe(Ⅲ)的氢氧化物的消耗和地下水中溶解硫酸盐的消耗导致了甲醇类的大量繁殖。在1996年—2000年期间,水化学数据显示甲醇类的新陈代谢更加普遍了,对沉积物的萃取物16s-rDNA进行分子分析,显示了更加多元化的甲醇类的存在,相对于污染羽中心的外面,它和水化学数据反映的变化是一致的。该快速氧化还原过程反映了几种因素,包括大量污染物,相对快速的地下水流动(0.3m/day)(1foot/day)和原始存在于含水层沉积物中的可由细菌引起减少的低浓度Fe(Ⅲ)氢氧化物(1umol/g)。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文条件下受石油碳氢化合物污染含水层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快速发生变化,并且有效的固相Fe(Ⅲ)的氢氧化物影响了变化的速度。
简介:1875年英国第一个页岩气井钻于晚侏罗纪的Kimmerdge粘土层中,但其意义在当时没有得到实现。25年前,帝国学院应用美国页岩气范例进行研究,对英国的页岩气潜力进行了评估。在中部地区的石炭系以及侏罗系地层,特别是在维耳德,页岩气在天然气生产中的持续潜力得到了证实。由于没有女皇陛下政府的支持,这项初步研究没有取得结果。许多英国期刊拒绝出版该项目研究结果。结果最终于1987年在美国出版。能源部对英国石油资源进行了后续评估,2001、2003年先后再次出版,其中省略了页岩气资源。近来,英国地质调查局和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对英国的页岩气潜力进行了重新评估。尽管一直关注页岩气及其发展前景,但2008年第十三届陆上许可证交易论坛还是批准了几个页岩气勘探项目。Cuadrilla资源的PreeseHalll号钻井钻于2010年,这是第一口专门用于测试英国页岩气的井。相同的钻井和压裂技术使得页岩气在美国复兴,目前正应用于从富含有机质、处于产油窗的页岩中提取石油。一种有趣的推测是,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在英国南部的Wessex和Weald盆地的热成熟侏罗纪页岩中提取石油。
简介:摘要:对于市政类长距离线性隐蔽工程,同类型工程BIM&数字化应用案例较少,项目组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及三维正向建模,实现了BIM+GIS领域的深度应用,有效地整合模型信息和地理空间信息,同时在探索针对性解决方案的同时,竭力挖掘BIM&数字化应用对于该类型项目的辅助优化及收益点。旨在为今后同类型项目BIM&数字化应用全面推广贡献绵薄之力。
简介:51980-1990年5.1属性的进一步改善20世纪80年代,随着余弦瞬时相位、主频、振幅、频率和其他属性的发展,地震属性技术迅速普及开来。余弦瞬时相位得到发展是因为它是一个连续参数,不像相位本身在±180°有一个间断。这样一个连续属性可以被内插、平滑、处理甚至偏移。80年代还出现了一些对层段和地层属性的相关介绍,这些属性可以测量以拾取层为中心或两拾取层之间由用户限定的时窗内的平均特性。当地震反射波来自非均质油藏并影响到追踪所有地震道上某一波峰或波谷时,常用这种开时窗的属性。这些时窗化属性在统计上比瞬时属性合理,正如测井对比那样,把若干薄层和不连续砂层单元综合起来得到的是一个有效厚度与总厚度的比值图,而非识别单个砂体的厚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