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1960—2013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60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和物理诊断方法对暴雨发生过程中多个时次的环境场与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大暴雨天气是极地、西风带、副热带及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低层冷式切变线带动极地冷空气从偏北路径入侵辽宁地区,西风带短波槽东移使低空急流加强,诱发地面辐合线锋生触发辽宁地区大暴雨。辽宁地区大暴雨的落区、强度与低空急流和冷暖空气的路径、强度密切相关;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是产生强降水的基础,动力抬升条件是降水强度的决定因素。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揭示了辽宁地区大暴雨的共性,可为辽宁地区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简介:元素化学特征的变化已在油气盆地井间地层对比中得到运用。但很少有公开发表的文献明确地将化学地层与物理对比(physicalcorrelations)联系起来,更没有人在河流沉积体系的研究中将这二者相联系。本文将化学地层学方法用到南非卡鲁盆地(KarooBasin)二叠系博福特群(Beaufort)河流相沉积地层研究中,对三个测量剖面进行了地层对比。利用基于直升机载激光雷达(Heli-LIDAR)数据开展的年代地层对比结果,对化学地层对比结果进行了验证,以便对相距7公里的两个剖面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此外还参照基于GoogleEarth绘制的地层图进行了验证,以便对相距25.5公里的两个剖面进行对比。利用细粒岩性研究成果开展了化学地层学表征,在厚度约为900米的地层段内划分出了8个化学地层组合,厚度在50米和250米之间。在该地层段内观察到较粗粒岩性(河道沉积带)的地球化学组分出现过两次明显的变化。在相距7公里的两个剖面上开展了更高分辨率的化学地层组合细分,划分出了4个相关的地球化学单元(厚30~60米),用于高分辨率地层对比。间距为7公里和25.5公里的两对剖面的化学地层对比和年代地层对比的结果都高度一致。所研究地层段的厚度和剖面间距与公开发表的地下层序的化学地层学研究成果相似;因此地下河流沉积体系化学地层对比的地面验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本文的博福特群沉积地层相似。
简介:2015年8月14日,在呼伦湖设置采样点,采集水样,分析呼伦湖水体的化学特征,以揭示呼伦湖水化学特征、水体中的离子来源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呼伦湖湖水的pH为9.06-9.23,湖水为弱碱性水,湖东南部水体的pH相对较大;湖水中总溶解固体质量浓度为670-843mg/L,平均值为784.17mg/L,总体上东北部和中部湖水中的总溶解固体质量浓度较大;以CaCO3计的水总硬度为141.80-250.36mg/L,平均值为210.20mg/L,湖水属于硬水;湖水中的优势阳离子为Na^+,其占阳离子总数的80%;优势阴离子为HCO3^-,其占阴离子总数的73%;呼伦湖水体水化学类型为[C]NaⅠ型或HCO3^--Na^+型;湖泊水体水化学特征受蒸发岩盐和碳酸盐岩的控制,水体离子来源不受大气降水控制,主要受蒸发—结晶和岩石风化共同作用,且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对离子组成和来源也有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来,呼伦湖呈现淡水湖、微咸水湖不断交替的特征,与区域气候特征存在良好的响应关系。
简介:采集2012年春季和秋季成都城区的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样品,分析得到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等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PM2.5的浓度分别为101±64μgm^(-3)和88±30μ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日均值的1.3倍和1.2倍。基于K^+、OC/EC(OC浓度/EC浓度)和K^+/EC(K^+浓度/EC浓度)指标判别生物质燃烧事件,结果发现春、秋季生物质燃烧期间PM2.5中OC、EC和K^+、Cl^-等成分明显高于非生物质燃烧期;SO_4^(2-)、NH_4^+、Ca^(2+)、Mg^(2+)、NO_3^-、Na^+等其它水溶性离子浓度在生物质燃烧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春、秋季生物质燃烧期间OC浓度分别是非生物质燃烧期的4.2倍和1.8倍,EC为非生物质燃烧期的2.3倍和2.3倍。K^+和Cl^-浓度在春季生物质燃烧期超过平均值的3倍,在秋季生物质燃烧期超过平均浓度的0.8倍和0.9倍。
简介:在野外露头实测、系统采样基础上,结合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着重讨论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系芦草沟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沉积时的古环境,对比了准南与柴窝堡凹陷芦草沟组沉积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柴窝堡凹陷芦草沟组常量元素中Ca,K,Mg和Na相对富集,P相对较少,微量元素比值V/(V+Ni)及V/Cr均低于准南,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准南与柴窝堡凹陷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于生产力较高、水体缺氧的还原环境,但相对于柴窝堡凹陷芦草沟组,准南芦草沟组页岩形成于生产力更高、水体更深且更缺氧的古环境,该环境更有利于总有机碳的形成与保存。
简介: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对美国科罗拉多州皮申斯(Piceance)盆地曼科斯(Mancos)组页岩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把上白垩统曼科斯组页岩奈厄布拉勒段划分成了6个化学地层。对间距大约32km的9口井开展了化学地层对比,其结果与基于伽玛和深电阻率电缆测井资料开展的岩性对比结果非常一致。基于电缆测井资料的岩性解释结果表明,奈厄布拉勒段及其同位地层主要由互层的钙质页岩和泥质石灰岩构成,其厚度向盆地西北方向逐渐增大。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在奈厄布拉勒段沉积的过程中,向盆地的东部,缺氧和钙质富集的程度都提高,而向盆地的西北部,陆源碎屑物质输入量增多,粘土富集程度提高。元素交会图表明,大部分硅都是碎屑成因的,而且向西和西北方向,奈厄布拉勒段的碎屑沉积体系特征越来越明显,而碳酸盐沉积体系特征则越来越弱。采用声波一电阻率曲线叠合法,基于△10gR计算了总有机碳含量(TOC)。结果表明,奈厄布拉勒段由富有机质地层和贫有机质地层组成。其TOC平均值介于1wt.%(贫有机质沉积地层)和2.37wt.%(富有机质沉积地层)之间,最大值出现在该盆地的南部和东部。根据元素和TOC资料估算了岩石的相对脆性,结果揭示了奈厄布拉勒段的地层变化性,塑性层(TOC高,ca含量和Si/Al比低)和脆性层(TOC低,Ca含量和Si/Al比高)交替出现。
简介:本文把高分辨率碳同位素特征与岩心描述及伽马测井资料相结合,并将之作为对比工具,在实现更精确定年的同时,对沙特阿拉伯舒艾拜组(Shu’aiba)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细化。舒艾拜组浅水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与古地中海深海记录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该组的下白垩统源自海相c”特征。舒艾拜组碳同位素值介于1.5‰到6‰之间,成岩作用的影响很少甚至没有;氧同位素值介于-2.7‰至-6.7‰之间,但在成岩过程中发生过变化,不能用于化学地层学分析。舒艾拜组锶同位素记录介于0.707356到0.707454之间,因成岩作用影响而与标准的阿普第阶记录略有不同。舒艾拜组台地是一个大型复合居序(约7m.Y.),由下阿普第阶7个高频层序和上阿普第阶另外2个进积层序构成。根据岩心描述和伽玛测井资料对碳同位素数据进行了标定,建立了两个详细的高分辨率地层剖面。碳同位素数据有助于细化舒艾拜组内部地层结构,特别是在陆坡和开阔海环境中沉积的横跨上、下阿普第阶界面的这套地层。舒艾拜组底部的Hawar“致密”地层单元的碳同位素值记录了与全球天然气水合物选出事件相关的重要衰减过程,其后为与全球海洋缺氧事件1a同期的层松藻(Lithocodium)和似核巴契藻(Bacinella)相沉积有关的重要正向偏移。在大多数井中,台地上厚壳蛤建造底部的炭同位素值约为4.5‰,而且表现出一致的碳同位素变化趋势,向舒艾拜组项部则呈逐渐衰减之势。虽然碳同位素值也存在与侧向沉积相变化(从泻湖相、边缘相、斜坡相、开阔海相到台盆相)有关的一定变化,但仍具有相似性且全油田可进行对比。没有太多证据支持与大气淡水成岩作用有关的碳同位素值衰减。但氧同位素记录可能受到与近地表暴露有关的大气淡水成岩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