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它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长三角拥有享誉全国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特色经济,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19%的GDP、吸引了超过50%的外商直接投资,2007年GDP达467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这些举世瞩目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倚重外来投资,依赖出口,靠的是资金、资源和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而随着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严重,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
简介: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调研和修正、完善,作为中国第一部针对城镇群,第一部即将以立法形式保障实施的《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简称《规划》)于7月27日通过了专家组论证。规划成果获得基本认同。据了解,经过最后定稿的《规划》,将尽快提请广东省人大审议通过,
简介:国务院日前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黄龙云介绍相关情况指出,珠三角地区将紧紧抓住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战略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简介: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二次市长联席会议近日在浙江台州市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陆海联动、共赢发展”。
简介:目前长三角都市圈已形成比较合理的“宝塔型”的6级城镇体系。但是与国际上发育成熟的都市匿相比较.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镇人口规模偏小导致城市的集中度不高、中小城市城市化水平偏低都市圈内部南北发展不均衡等。因此今后需要扩大中心城市上海的人口规模.以进一步发挥大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作为都市圈南北两翼的中心,南京杭州、苏州和宁波的人口规模需要有较大增长;同时要加速中小城市的发展和中心镇的培育。
简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速,研究淀山湖区的发展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视野下,找寻发展的新目标与路径。从长三角旅游体系分析出发,研究淀山湖区的比较优势,明确淀山湖区在长三角旅游体系中的定位,提出淀山湖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路径。
简介:长三角城市具备了较好的创新环境,其创新投入逐年增加,创新资源重点分解为财力和人力两种,探讨长三角城市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现状获得的主要结论是长三角城市创新研发资源规模总量多年来在全国雄踞榜首,但局部规模和结构不均衡。论证结果表明,从长三角城市创新资源的分布看,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和政府主导配置的现象并生,共同构筑了创新资源分布的内在机制,理解和把握科技资源分布的内在规律并寻找其与政府配置行为内在规律的共同交融点,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望很好地实现两者的结合。
简介: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逐步走向一体化,其文化整合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研究了这一地区的文化起源、文化生态及其交互影响,主张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构筑共同繁荣的长三角都市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圈),同时提倡发展多样性、个性化的城市历史特色文化。
简介:本文用生态学中的生态边缘效应原理,分析了生态边缘效应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生态边缘地带和非生态边缘地带的不同之处,指出处于生态边缘地带的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其各个局部应形成一个最佳组合,发挥整体的边缘效应。
简介: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大江大河关系密切,长江作为我国流域范围最大和水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从东向西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集聚全国19%的土地.40%的人口和近半数的经济总量。长江三角洲因其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是我国开发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资本集聚和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海黄金海岸的结合部,
简介:今年上海铁路局将迎来历史上建设的最高潮。目前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等10条新铁路的新建计划提上日程,今年上海铁路局管内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将达到200亿元,超过去年25%。
简介:从基础体系构建、都市圈协调发展、重大项目的注入、二线城市的重点塑造等方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构想,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简介:2004年6月3日,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省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政府在广州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
简介:城市经营的理念越来越为各类城市所认可并加以实践,而城市综合实力无疑是衡量城市经营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对16座城市的城市综合实力做了比较与分析。
简介:在当前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长三角地区仍存在行政壁垒制约区域发展的问题。沪浙临界地区有较强的互补性,区域协同是提升临界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地跨沪浙两省市,利益主体多元,其总体规划以“将科技城打造成跨区域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突破体制壁垒,从交通联网、产业联动、空间融合、设施共享和政策互利等方面探索沪浙临界地区的协同发展。
简介:上海通过建设“四个中心”成为世界级城市,应是努力的方向。而上海迈向世界级城市和长三角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六大都市群”之一,应是同一过程。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从整体出发,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包括:
简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汪道涵先生在世的时候,上海的学术界发起对长三角一体化做了许多工作。1999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2002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第二次“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城市市长、企业家论坛”。
简介:国外区域的规划都是由企业来做的,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深思的。这隐含着区域的发展是靠一种内在的力量在推动的,而这种内在的力量实际上就是市场的力量,再具体到市场的主体企业,这些企业肯定不是小企业,而是一个大的集团,而且经营的范围都是跨区域的,所以出于他本身的利益需求,这些企业就需要这些地区能协调发展。由此引申出来,长三角这个区域是地域意义上的,还是行政性的?若按照16个城市来确定范围,是按照城市群的基本概念来划分;若按照两省一市来确定,则是按照行政区划来划分。
CEPA使“大珠三角”胜过“长三角”
回首珠三角
长三角区域发展
珠三角发展规划概要解读
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长三角共建幸福生活城市圈
长三角都市圈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析
长三角视野下的环淀山湖地区发展研究
长三角城市创新资源分布动力机制研究
长三角区域都市文化生态圈构建研究
生态边缘效应和长江三角洲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由来和发展
上海拟开建6条铁路 长三角同城效应更加显现
聚焦长三角发展机遇,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泛珠三角区域房地产业合作备忘录
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区域协同视角下的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总体规划
对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几点意见
长三角的发展应分阶段进行研究和规划,应提倡“产学政”三结合
长三角各城市之间是一种网络型的关系,应把长三角看成全球城市区域来规划,应更强调文化等软实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