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研究了碱性条件下Al3+及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对H2O2的稳定作用、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及MgSO4、DTPA和Na2SiO3对碱性H2O2溶液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可以对碱性H2O2溶液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Al3+在强碱条件下对H2O2的分解没有影响.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在碱性条件下都会快速催化分解H2O2.4种过渡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Cu2+、Fe2+、Mn2+、Fe3+.在过渡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Mg2+仍然有较好的防分解性能;Mg2+对有Fe2+存在的H2O2碱溶液的稳定效果好于Fe3+.无论H2O2的碱性溶液中是否有过渡金属离子,加入DTPA对H2O2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稳定效果远不如添加Mg2+效果好.Na2SiO3加入不含过渡金属离子的碱性H2O2溶液中时,不能够起到稳定H2O2的作用.
简介:采用Fe^2+-H2O2-二氧化硫脲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桉木浆-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H2O2用量、二氧化硫脲用量、单体浓度和液比对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及环氧基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接枝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增加单体浓度、减小液比、控制合适的H2O2和二氧化硫脲用量都能提高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并且环氧基水解率都可控制在10%~15%。通过红外光谱发现,GMA已成功接枝到桉木浆上。
简介:本文采用GMS-5卫星云图资料以及相同时次的漠河和郑州两个辐射站的地面净辐射资料,通过读取红外1、红外2、水汽和可见光云图上的卫星计数值,并将卫星计数值按照GMS-5定标表转换成亮度温度和反照率,最终形成一套利用卫星资料研究云对地面净辐射影响的数据集.采用统计的方法将地面净辐射与影响地面净辐射的各因子:太阳天顶角、地面及云面反照率等有关因子进行拟合,发现地面净辐射与这些因子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在引入卫星红外通道亮温值减水汽通道亮温值这一因子后,在有云状况下,拟合的相关系数有较明显的提高,原因可能是这一因子包含了云分类的信息,这一方法的提出为利用卫星资料研究云对地面净辐射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另外,本文采用的原理和方法不仅适用于GMS-5卫星,同样也适用于风云2号卫星,可以应用到我国的气象业务中去.
简介:对原漂白工艺与改进的H2O2漂白工艺进行了实验室对比,结果表明,后者的漂白效果要远优于前者。但调整后的H2O2漂白工艺对工厂未充分洗涤的次氯酸盐(H段)漂白浆没有漂白效果。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的螯合效果与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EDTANa4)的相当,但它们都优于DTPA。当EDTANa2(用量0.1%)与三聚磷酸钠(用量0.1%)复配物作为H2O2漂白的螯合剂时,H2O2对未充分洗涤H段漂浆的漂白效果明显,添加少量的尿素与双氰胺,H2O2漂白效果不提高。浆料筛分结果表明,芦苇浆末端H2O2漂白前的细小组分来自于原浆,H2O2漂白前浆料中细小组分(过200目)的含量对H2O2漂白效率影响较大,当细小组分含量大于5%时,H2O2漂白后未洗浆的白度较低。对原浆中的细小组分进行显微镜观察可知,细小组分中大部分是非纤维细胞,其中有80%左右(面积)的是尘埃,20%左右是杂细胞或细小纤维。
简介: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对广西4种丛生竹(撑篙竹、粉单竹、吊丝竹、青皮竹)的主要解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优质制浆造纸竹材的合理筛选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4种丛生竹的维管束形态均属于断腰型,平均纤维组织比量、纤维长度、长宽比和壁腔比分别介于40.2%~46.8%、1.75~3.54mm、117~229、2.50~5.90之间。在竹壁径向上,维管束密度由竹黄向竹青逐渐增大,而双壁厚呈减小的趋势,竹壁径中部的纤维长度、宽度和腔径均为最大。综合来看,4种丛生竹适宜作为制浆造纸原料。其中,撑篙竹的纤维性能与毛竹相近,粉单竹、青皮竹和吊丝竹的纤维性能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