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叙述了酸性豆乳饮料的制作方法,由于该饮料不稳定而使产品质量欠佳。因此,本文从二次调酸、乳化剂的选择、均质、杀菌工艺等方面对酸性豆乳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 标签: 酸性豆乳饮料 制作方法 乳化剂 杀菌
  • 简介:以牛乳和豆乳为原料,对酸乳杆菌G2的乳酸发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经G2菌发酵后,牛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高了3倍,在4℃下冷藏24h,氨基酸的含量可增加20.15%.在实验中添加植酸,结果表明,当植酸的添加量为0.20%时,发酵24h后植酸的降解率为55%.在豆乳中乳糖的添加对发酵产酸没有明显影响,利用酸乳杆菌G2和热链球菌F01对豆乳进行混合发酵8h,可得出满意的酸度(pH为4.2~4.3),因此植物蛋白乳可用来制备乳酸饮料.

  • 标签: 嗜酸乳杆菌 牛乳 豆乳 发酵 乳酸饮料
  • 简介:对从健康婴儿粪便中筛选出的具有良好产酸、耐酸特性的酸乳杆菌G2菌株在乳酸饮料中的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酸乳杆菌G2菌株在单独发酵时,以2.5%的接种量,酸凝时间为12h,酸乳中的菌体量可达1.3×10^9mL^-1。酸凝后的贮藏试验表明,D4℃值为9d,D25℃值为4d,将酸乳杆菌G2和热链球菌F01混合发酵,两菌株间存在一定的互生关系,酸牛乳中G2的菌体量为8.3×10^8mL^-1,大大缩短了混合发酵后的酸凝时间(只为7.5h)。热链球菌的存在对G2菌株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嗜酸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发酵 乳酸饮料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对低蛋白浓度、双氧水及抗生素等因素的抗逆性,为产品研发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添加9ppm双氧水和蛋白含量为2.3%的鲜奶作为试验组,正常无添加双氧水和蛋白含量为2.9%的鲜奶为对照组,测定菌株发酵时间和酸奶质构差异,评价菌株对低蛋白浓度和双氧水的耐受性;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参比菌株,测试菌株对5大类(林可霉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及其他类)共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于低蛋白、双氧水和抗生素等条件的抗逆性存在较大差异,少量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类、青霉素类和氯霉素类表现敏感。

  • 标签: 嗜热链球菌 双氧水 低蛋白 抗生素
  • 简介:为了预防和控制水气单胞菌引起疾病的暴发流行,对567例散发性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了分析和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了调查.检出水气单胞菌51株,其中检出含有气溶毒素Aero基因的菌株18株,占35.3%.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其病原学进行分析,同时针对近几年来腹泻病人水气单胞菌检出率增高的趋势,开展水气单胞菌对人类致病性的研究和疫情监测,提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水气单胞菌引起人类腹泻的流行病学意义,以指导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 标签: 腹泻病人 检出 流行病学 嗜水气单胞菌 人类 粪便标本
  • 简介:L-阿拉伯糖是一种无热量的天然甜料,可以反竞争性抑制小肠蔗糖酶,阻断蔗糖的吸收,抑制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升高。本文以酸性电解水作为催化介质,水解玉米皮提取L-阿拉伯糖,操作简便且环境友好,克服了传统无机酸水解法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高、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酸性电解水水解玉米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酸性电解水pH2.0,水解温度180℃,水解时间30min,料液比1∶40(g∶mL)。经验证试验后,L-阿拉伯糖水解得率为15.49%。

  • 标签: 玉米皮 L-阿拉伯糖 酸性电解水 水解
  • 简介:以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丙醇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经过回流脱水酯化法直接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酸用量为0.1mol的前提下,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2.5h、丙醇与对羟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3.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0%,此时反应的酯化率为97.5%。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多次,而且具有价格低廉、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强酸性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合成
  • 简介: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并强调要“把提高原料奶的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就全国而言,目前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只占30%左右,因此,加快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的问题,是一个相当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 标签: 食品 体细胞数 白细胞 营养
  • 简介:主要探讨了应用透性化细胞乳糖酶制取低乳糖乳的工艺条件。实验证明:透性化细胞乳糖酶的最适pH值为6.6,最适温度为39℃。加入0.5‰透性化细胞乳糖酶在39℃水解2h或8℃水解12h均可使牛乳中乳糖水解率达60%以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乳糖不耐受的问题。

  • 标签: 透性化细胞乳糖酶 低乳糖牛乳 生产工艺 乳糖水解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谱系选择法诱导胚胎干细胞(ES)神经分化的特点,建立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的模型。方法通过悬滴和悬浮培养、Nestin阳性筛选培养、神经样细胞增殖培养以及神经细胞分化培养的方法,建立体外诱导未分化的ES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观察各神经分化及各阶段的ES细胞形态,并通过RT-PCR以及荧光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ES细胞神经特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特点;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各阶段分化细胞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能力。结果随着分化培养阶段的延长,分化的ES细胞中可见大量神经样细胞出现,分化末期可见清晰的神经元结构(包括突触);分化早期,仅有部分神经细胞特异基因和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低,随着培养阶段延长,特异基因和蛋白均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在未分化和分化早期细胞中未检出,分化的中后期可检测出并呈现随分化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建立的体外谱系选择培养方法可诱导ES细胞分化获得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细胞,可为神经发育毒性研究提供模型。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谱系选择法 神经分化 体外试验 毒理
  • 简介:马尾松针叶含贝壳杉酸-19-甲醚、南洋杉酸、松香酸、鞣酸、α-及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K等,有祛风止痛、活血消肿、明目、安神的功效,〔1〕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有丰富的马尾松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目前尚无对马尾松针叶的毒性研究报道。...

  • 标签: 马尾松针叶 致突变性 急性毒性 阴性对照 精子畸形试验 阳性对照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锶矿泉水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分泌的影响,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HUVEC细胞分为2、4、6、8mg/L锶矿泉水(SMW)组和双蒸水(DDW)组,以4×104个/ml的浓度接种于培养板中,18h后,换成条件培养基培养至96h。分别于24、48、72和96h时,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培养72h的细胞分别用苏木素染色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以及用BCA蛋白化验试剂盒测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培养72h后,2和4mg/LSMW组细胞增殖速度快于DDW组(P〈0.05);8mg/LSMW抑制HUVEC增殖(P〈0.05);培养至72h时,各浓度的SMW组细胞分泌VEGF的量较DDW组均降低(P〈0.05),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mg/LSMW组分泌ET和NO减少(P〈0.05),而6和8mg/LSMW组分泌增多(P〈0.05),但同一浓度下,ET和NO分泌变化呈正相关。4mg/LSMW组NO/ET值增大(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锶矿泉水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内皮细胞ET和NO分泌,降低血管紧张性。VEGF并不直接参与锶矿泉水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 标签: 矿泉水 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
  • 简介: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采用霍恩氏法,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并分析体重变化、脏器比重、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进而对桦褐孔菌水提物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水提物对小鼠的经口毒性LD_(50)>10.00g/kg·BW,存活小鼠活动正常,体重、脏器比、ALT、AST、BUN、CRE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桦褐孔菌水提物属实际无毒级物质,且具有一定食用安全性。

  • 标签: 桦褐孔菌 霍恩氏法 急性毒性 LD50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的安全性,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芹菜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芹菜素大鼠急性毒性的MTD大于8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芹菜素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芹菜素对大鼠脏器无明显影响。结论芹菜素属实际无毒物,无遗传毒性,芹菜素的大鼠90天喂养实验的NOAEL为8g/kgBW。

  • 标签: 芹菜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暴露下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中CYP2E1依赖的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以25~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9h及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检测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含量,并研究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天冬氨酸转胺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的释放量及肝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释放增加,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在100mmol/L乙醇作用下,AST和MDA明显升高,在0~24h内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而GSH含量在6h后明显降低.结论100mmol/L乙醇急性暴露可导致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明显的氧化损伤,这种损伤与CYP2E1活性的变化直接相关.

  • 标签: 酒精 人原代培养肝细胞 氧化损伤 CYP 2E1 毒性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4种交链孢毒素对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的体外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Het-1A用不同浓度的4种交链孢毒素处理,分别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双染法、PI单染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Het-1A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4种交链孢毒素对Het-1A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54.31、43.38、121.91和141.96μmol/L,均可引起细胞凋亡,并可通过引起G_2-M期比例上升而影响细胞的周期分布。AOH和AME可通过剂量依赖增强caspase-3活性引发细胞凋亡。结论AOH、AME、TeA和TEN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诱导G_2-M周期阻滞等对Het-1A产生急性毒性。

  • 标签: 交链孢毒素 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 A 急性毒性 体外试验
  • 简介:本文报导了从176件急性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的3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及血清学分型结果,检出率为1.7%,检出了O10和O39血清型,从而填补了国内新的致人腹泻的类志贺邻单胞菌的O抗原群,其中一株与O1~O50诊断血清不凝集,这一菌株可能是一新的O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了病人与带菌动物间存在着共同的血清型,有可能发生人畜间的传播,造成人兽共患病,带菌动物可因粪便污染水源和环境,可经饮水和食物传播,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应引起广大临床和防疫工作者的重视。实验证实该三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具有肠道共同抗原。

  • 标签: 血清分型 类志贺邻单胞菌 急性腹泻病 腹泻粪便标本 共同抗原 带菌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房山区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负担。方法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横断面调查,分析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分布、临床表现、诊治情况以及经济负担。结果2014年4月—2015年3月共调查1678人,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0.65%(95%CI:0.27%-1.03%),年发病率为0.085次/人(95%CI:0.017-0.098次/人),每年房山区约有8.7万人次发生急性胃肠炎,食源性比例为54.5%(6/11)。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低年龄段、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居住在农村的人群,急性胃肠炎患病风险较高。72.7%(8/11)的病例进行了药物治疗,54.5%(6/11)的病例去医疗机构就诊,药物治疗的病例中87.5%(7/8)使用抗生素,急性胃肠炎造成总经济损失约为0.32亿元,占2014年房山区地区生产总值(519.3亿元)的0.62‰。结论房山区急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值得关注,且食源性比例较高,儿童患病风险较高,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负担评估,探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减轻食源性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提高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疾病 横断面研究 疾病负担 食品安全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