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为开发杨梅花色苷资源,对杨梅花色苷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pH值、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单因素的浸提效果的比较分析,确定了3个主要的影响因子,即: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杨梅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40℃、提取液pH3、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杨梅花色苷的提取率为91.83%。利用AB-8、D101和ADS-173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杨梅花青素,结果表明:ADS-17对杨梅花色苷基本无吸附,AB-8和D101分离杨梅花色苷的效果相近。以体积分数60%的乙醇瘩液为洗脱荆,上样pH3时,两种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提取物中花色苷得率分别为70.00%和67.08%,产品得率分别为1.44%和1.38%。

  • 标签: 杨梅 花色苷 提取 纯化
  • 简介:目的:分离获得降酸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菌株.为高果酸果酒酿造与果酒生物降酸提供优良酵母菌资源。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自然发酵的枇杷酒和刺葡萄酒中分离酵母菌;通过发酵特性及酸代谢降酸试验,筛选降酸能力强,能同时降解苹果酸和柠檬酸的优良酵母菌JP2和J4;采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85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及结论:酵母菌JP2与J4分别被鉴定为酿酒酵母JP2、酿酒酵母J4,其被应用于“解放钟”枇杷酒和葡萄酒发酵.分别使总酸下降了16.60%、11.07%和13.76%、8.59%,其降酸能力水果品种间存在差异。

  • 标签: 枇杷酒 刺葡萄酒 生物降酸 酵母菌 分离 鉴定
  • 简介:采用多聚磷酸钠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磷酸化修饰.研究磷酸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厦改性后大豆分离蛋白几种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大豆分离蛋白4%、三聚磷酸钠9%、反应初始pH9、反应时间3h时,磷酸化程度最大:磷酸化后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以厦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磷酸化 功能特性
  • 简介:采用热水提取坛紫菜多糖,经分离纯化得到3个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SP1、SP2及SP3)。通过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对多糖组分进行分析,并用化学法测定多糖组分中的硫酸根、糖醛酸、半乳糖及3,6-内醚半乳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SP1的单糖组成中含半乳糖96.53%、鼠李糖1.225%、岩藻糖0.85%、阿拉伯糖1.37%、木糖1.16%;SP2、SP3的单糖组分为半乳糖,而无其它单糖。3种多糖的硫酸基含量分别为(8.54±0.44)%、(10.24±0.23)%及(12.35±0.58)%,糖醛酸含量分别为(15.00±0.23)%、(10.46±0.55)%及(11.50±0.35)%,3,6-内醚半乳糖含量分别为(6.84±0.43)%、(4.99±0.24)%及(4.56±0.36)%。

  • 标签: 坛紫菜 多糖 组成分析
  • 简介:目前,莲籽的加工是先切壳、穿芯,再进行分离与清选。由于壳与仁之间的间隙较小(0.1~0.2mm)莲籽穿芯、切壳后、多数壳、仁仍为一体,人工分离与清选难度加大,效率也很低下。为此,我们设计了莲籽壳、仁分离与清选机械,将振动分离、揉搓分离、抛掷分离与气流分离有序结合,实施莲籽混合物中莲芯、碎壳和莲仁的分离与清选。

  • 标签: 莲籽 清选机械 振动分离 揉搓分离
  • 简介:莱菔子作为祖国传统资源及药食同源物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和广泛的来源。莱菔子具有诸多保健功能.其中部分功能与其多糖组分有关。因此,研究莱菔子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及其功能特性,对深入研究和利用我国传统资源,开发新型功能保健食品,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莱菔子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莱菔子 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 简介:由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兴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共同承担的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科技专项一优质有机稻米生产全程监控技术项目在北京鉴定会上得到了农业专家的一致肯定。2001年,国家“973”重大项目研究基地、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科技专项一“优质有机稻米生产全程监控技术”正式落户新会区沙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近年.示范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方式

  • 标签: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全程监控 北京 生产 国家 重大科技专项
  • 简介:探讨不同添加量的不同变性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将压热冷却高直链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制成糊化淀粉、老化淀粉、抗性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以质量比15:85。20:80,25:75混合,在高压80MPa均质两次,研究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结构、质构及持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高压80MPa两次均质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硬度和持水性均增大:而不同添加量的不同淀粉对蛋白凝胶的硬度和持水性均显著增强(P〈O.05)。在淀粉添加量为20%的条件下,蛋白凝胶硬度最大,而各样品间凝胶持水性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凝胶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蛋白凝胶网状结构中产生孔洞,暴露出更多的蛋白结构表面活性基团,改善蛋白质功能特性,增大凝胶硬度并提高凝胶持水性。添加淀粉的大豆蛋白凝胶的亮度L显著高于未添加淀粉的大豆分离蛋白(P〈O.05)。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淀粉 高压均质 凝胶性质
  • 简介:乳化性是大豆分离蛋白(SPI)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不同浓度的蔗糖酯添加到SPI中,经过或不经过热处理后测定1%SPI溶液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基于其乳化性的变化,通过测定粒径来揭示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并结合红外光谱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系列蔗糖酯浓度梯度中添加量为1∶100(m/m)时SPI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粒径测定表明:乳化活性比较高的样品的粒径都相对较小,由此推断蔗糖酯能够抑制SPI分子间聚集。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加入蔗糖酯后,SPI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蔗糖酯 粒径 二级结构
  • 简介:目的:分离纯化鱿鱼眼透明质酸,为利用鱿鱼加工废弃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太鱿鱼眼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酶解时间、温度、酶用量对透明质酸提取率的影响,优化酶法提取透明质酸工艺条件;以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用紫外光谱和凝胶过滤层析鉴定透明质酸的纯度及其分子质量,并用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结果:1)枯草杆菌蛋白酶提取透明质酸的最适条件为酶解时间1h,温度60℃,酶用量4%,鱿鱼眼透明质酸的提取率达14.10%;2)利用H2O和NaCl溶液分步洗脱,DEAE-SephadexA-25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2个透明质酸组分HA-1和HA-2,得率分别为5.22%和84.37%;3)HA-1和HA-2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77×105、1.73×106,均显示为单一洗脱峰,无蛋白、核酸杂质;红外图谱显示其具有透明质酸标准品的吸收峰。结论:鱿鱼眼透明质酸酶法提取率14.10%,纯化得到的透明质酸分子质量分别为6.77×105和1.73×106。

  • 标签: 鱿鱼眼睛 透明质酸 酶法提取 纯化
  • 简介: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福建各地区药白曲中的根霉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株根霉纯菌株。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确定这6株根霉均为米根霉属RhizopusoryzaestrainCBS112.07。通过糯米基质固态发酵法跟踪测定米根霉产液化酶、糖化酶以及产还原糖和总酸能力,结果显示:6株米根霉的液化力在前5d呈递增的趋势,其中以菌株M1,M2,M3产液化酶活力最高,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糖化力则在前5d内呈现快速上升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其中以菌株M2,M3,M6产糖化酶活力最高,其糖化力均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三者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还原糖产量变化趋势与糖化力相似,其中以M2、M3产还原糖量最高,并与其他菌株之间呈显著差异性;此外,M4产总酸能力最高,可达到1.17%(以乳酸计),其产还原糖量和糖化酶活力最低。M1,M2和M3是可应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优良米根霉菌株。

  • 标签: 福建药白曲 根霉 鉴定 生化特性
  • 简介:研究首乌藤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对小鼠的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LS300B树脂适宜于首乌藤黄酮的分离纯化,参数优化条件为:2.5×60cm层析柱,以浓度为0.80mg/mLpH值为4.5的黄酮2BV/h的流速上样;用4BV体积的50%的乙醇以2BV/h的速度洗脱.体内抗氧化结果表明:首乌藤黄酮可以提高受试小鼠血清、肝脏、脑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说明首乌藤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 标签: 首乌藤 黄酮 分离纯化 体内抗氧化
  • 简介:将膜技术应用于食品化学工业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集成优先透水膜可以突破常规酯化反应平衡的限制,节约资源,提高产率。维生素C(VC)生产的关键工艺是甲醇与2-酮基-L-古龙酸(2-KLG)的甲酯化反应。基于PERVAPR2201膜与2-KLG甲酯化反应的集成工艺,分别进行甲醇/水二元体系、甲醇/2-KLG/2-Me-KLG/水四元体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由于分离膜及时去除了酯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水,迅速地改变了常规酯化反应状况。酯转率(η)随酯化反应液中水(CR-H2O)的减少而显著增加。η和膜的渗透汽化(PV)分离性能都明显受集成工艺的反应温度、初始料液醇酸比(R0)、分离膜面积和料液流量的影响。在膜与常规工艺集成的2-KLG甲酯化反应过程,η达99.06%,CR-H2O小于2mol/L,PV过程膜的渗透通量125~225g/(m^2·h),渗透液中水含量(CP-H2O)大于80%。

  • 标签: 维生素C 膜分离 酯化反应 食品化学 集成工艺
  • 简介:采用湿热法将绿豆分离蛋白(MBPI)与葡聚糖(Dextran)进行糖基化反应,并对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空间结构及乳液性质进行研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接枝度先迅速增加后增速变缓慢。糖基化作用对MBPI的分子结构影响显著,这是由于Dextran分子对色氨酸残基的屏蔽作用导致糖基化反应后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糖基化反应后MBPI的三级结构变得更加松散。这对功能特性的发挥非常有利。糖基化反应能够显著改善MBPI的乳化性能及乳液稳定性.80℃及90℃糖基化反应2h制备的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乳液的平均粒径和乳析指数最低,乳液稳定性最好;而反应超过2h后,乳液粒径和乳析指数又增大,使乳液稳定性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亲水基团的引入破坏了油-水界面平衡所致。

  • 标签: 糖基化反应 绿豆分离蛋白 荧光光谱 乳液性质
  • 简介:目的:分离获得高耐受二氧化硫的枇杷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LF)菌,为果酒生物降酸提供优良乳酸菌资源。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自然发酵的枇杷酒中分离乳酸菌,并通过耐受性试验筛选优良的MLF乳酸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法对目标菌进行鉴定。结果及结论:R23和R35分别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R23)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R35);R23与R35均具有MLF能力,且可耐受120mg/L的总SO2浓度,是2株优良的枇杷酒MLF菌。

  • 标签: 枇杷酒 苹果酸乳酸发酵 乳酸菌 分离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