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10月26日,第二RCC-MRx中国专业用户组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RCC-MRx中国用户组会议是与AFCEN协商后,根据AFCEN秘书处的安排与RCC其他中国用户组共同举办的。RCC-MR标准(核装置机械部件设计和建造规则)是由法国核岛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协会(以下简称AFCEN)编制和出版的技术规范,规定了高温条件下使用部件的设计、材料、制造、检验等技术要求(RCC-MRx为RCC-MR的升级版)。

  • 标签: 用户组 中国 建造规则 设备设计 部件设计 高温条件
  • 简介:《ASME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Ⅷ卷2册包含了压力容器及其相关的泄压装置的设计、材料、制造、检验、检查、试验、认证的强制性要求、具体禁令和非强制性指导。该文献旨在说明用于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Ⅷ卷2册的设计计算。

  • 标签: ASME 压力容器规范 手册 非强制性 设计计算 泄压装置
  • 简介: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Ⅲ卷5册提供了高温反应堆的建造规则,包括高温气冷堆(HTGR)和液态金属反应堆(LMRs)。这些规则适用于超过1册中温度的部件,以及温度等于或高于700℉(370℃)的铁素体材料、或温度等于或高于800℉(425℃)的奥氏体不锈钢或高镍合金的部件。更重要的是,5册还包含石墨堆芯组件的新规则。这些新规则包括对石墨的通用要求、设计和建造规则。除对石墨的辐照效应在石墨材料强度特性测定中反映出的概率设计特点外,新规则还包括了针对石墨的辐照效应。

  • 标签: 压力容器规范 建造规则 高温堆 部件 锅炉 核设施
  • 简介:今天,在数理统计和数据形象化的基础上又有3种新的QC工具补充到已有的7种质量工具中。这3种工具的诞生,完全归功于计算机技术。1、发现信息逻辑方法经常能快速地指出和表示出质量问题的特性。现代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检索原始数据,发现意外的信息以揭示出隐藏在QC中未发现的问题。因为当检测异常时,这些数据也表现为异样,这就能帮助指示生产过程中的错误所在。2、数据形象化在已有的7种QC工具中,大多数图解技术使用2维(2-D)图示,这就没有体现出汁算机技术发展的技艺程度。三维(3-D)形象化的叠加,使得关键的第三维数

  • 标签: 数据形象化 QC工具 种质量 现代计算机系统 质量工具 质量问题
  • 简介:该册包含预应力或增强的混凝土安全壳结构的材料、设计、建造、制造、试验、检验、超压保护要求。这些要求只适用于那些旨在提供压力保持或包含屏障的部件。这些要求不适用于其他支承结构,直接影响到系统部件的支承结构除外。针对2册的建造,该卷包含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附录。该2013年版的主要变化包括:——对检验技术和强制性附录Ⅵ(无损检验技术)要求的修改。——对强制性附录Ⅷ(电弧焊接钢筋合格评定)的修改。

  • 标签: 混凝土安全壳 系统部件 压力容器规范 建造规则 核设施 非强制性
  • 简介:鉴于我国全面引进了AP1000非能动核电技术,很多系统的设计发生了革新型的变化,其中消防系统的设计就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防火设计理念,因此文章简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用户要求文件(URD)Ⅲ卷对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消防系统的设计要求,讨论了编制我国相关标准应关注的问题.

  • 标签: 非能动 消防系统 美国用户要求文件 标准
  • 简介:本出版物替代2005年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丛书》NS-R-4号印发的“安全要求”出版物《研究堆安全》,并已考虑2006年出版的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丛书》SF-1号《基本安全原则》。促进核安全的各种要求旨在确保达到可以合理实现的最高安全水平,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其他现场人员和公众,以及保护环境免受核设施引起的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

  • 标签: 安全要求 安全标准 研究堆 国际原子能机构 保护环境 出版物
  • 简介:今年二季度初,核工业95质量工作隆重召开。来自中核总70多个单位的质量总工程师、质量处长肩负着军工企业质量工作重任的专家们汇聚北京,共商质量工作大计。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会议代表围绕搞好核工业企事业、产品(工程)质量,交流了经验,总结了教训,研究了对策。1质量工作成绩斐然核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遵循着“万无一失,一次成功”的方针。全方位地保证军品质量,从而造就出了一支人员高素质,技术高水准,产品高质量的三高队伍。随着改革开放,核工业的光荣传统依旧在发扬。总公司注重抓质量工作,近年来军工产品质量一直处在稳定阶段,军品合格率始终保持100%。民品质

  • 标签: 质量工作 核工业 质量兴业 质量体系认证 秦山核电站 军工产品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蒙特卡罗(MC)理论模拟计算方法来确定地面放射性测量模型标准(Y系列模型体源)表面中心点上方不同高度的剂量率/比释动能率,为将我国地面放射性测量模型标准转化为环境电离辐射模型体源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在建立MC数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CNP模拟计算软件计算Y系列模型体源表面中心点上方不同高度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由此,拟合出了能客观反映我国模型体源表面上方单位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并对其计算结果与其它实验方法实测的结果(G(E)函数法、高气压电离室法、TLD法)进行了比对,比对结果在10%内符合;同时对其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0%。

  • 标签: MC理论 数学模型 模型体源 空气比释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