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6年6月19日~30日对渭河流域周至段鱼类资源与其栖息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鱼类有2纲(硬骨鱼纲和辐鳍鱼纲)4目(鲤形目、鲈形目、鲶形目和鲑形目)6科(鲤科、虾虎鱼科、鲿科、鳅科、鲑科和鲶科)17属18种,其中优势种为拉氏鱥Phoxinuslagowskii与鲦Hemiculterleucisculus;常见种为红尾荷马条鳅Homatulavariegata。鱼类资源多度状况与水质差异显著相关,在渭河与黑河交汇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各样区种类分布较为平均,但群落数量差异较大。总体而言,渭河流域周至段鱼类组成较为简单,鱼类资源呈下降的趋势,丰富性程度不高。
简介:如何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海洋渔业经济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由此根据捕捞总量控制法(TAC)以及捕捞总量控制法结合个别可转让渔获配额管理法(TAC结合ITQs)展开讨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TAC结合ITQs管理方法的经济有效性.最后就我国渔业的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简介:将由从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肝脏中分离的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QHD-1菌株,在盐离子浓度为0%~8%NaCl、温度为4℃、10℃、15℃、20℃、25℃、30℃和35℃、pH1~10(间隔1单位)、添加0%~2.0%(NH4)2SO4和0%~8%MgSO4的50mLTSB培养液中常规培养,采用改良微孔板法研究盐离子浓度、温度、pH、NH4+、Mg2+对哈维氏弧菌QHD-1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影响菌株QHD-1的生长,在盐离子浓度3%、30℃、pH8时,菌株QHD-1生长最好;NH4+、Mg2+能促进QHD-1菌株生长;菌株QHD-1能在聚苯乙烯板上形成生物被膜,且受初始菌液浓度等上述因素的影响;生物被膜形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8、盐离子5%、初始菌液浓度1.0×109cfu/mL。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与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简介:雌性三倍体鲑鳟鱼已知是不育的,因而有利于水产养殖。本研究旨在对多种温度和水静压刺激处理诱导三倍体硬头鳟(Oncorhynchusmykiss的一种溯河回游类型)的效果加以对比。热休克和水静压刺激在各组硬头鳟卵受精后25分钟开始施行。热休克处理所用温度为26—36℃,持读1.25~20分钟;水静压处理所用压力为5.5~8.3×10~4KPa(1KPa=0.145psi)持续2~6分钟。三倍体的诱导率通过红血球细胞核长径的测定来计算。在26℃温度下持续20分钟的热休克处理和在7.6×10~4kPa压力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诱导出100%的三倍体比率(triploidrate),但是各组卵的成活率却与处理的强度成负的相关关系。因而三倍体产量(triploidyield)(即三倍体的诱导率与孵出时的成活率的乘积)在26℃下持续10分钟的热休克或6.9×10~4KPa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处理时为最好,分别是50.3%和49.9%。
简介:硬头鳟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三种红血细胞核类型,圆形的幼体核(L核,在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椭圆形的成体核(A核,在椭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和近椭圆形的未成熟的成体核(ImA核,在近椭圆盘形的红血细胞内)。L核从胚胎早期发生(眼点期前后)至卵黄吸收完毕后(受精后65日,孵出后33日)消失,其间核直径逐渐减少,减幅达29.7%。A核从胚胎孵出时开始出现,至卵黄吸收完毕后,A核基本取代其它类型核,其间核长短径持续发生变化。长径逐渐增加,短径逐渐减少,这种变化直至受精后99日才稳定下来,此时A核长径增幅为43.1%,短径减幅为22.3%,长短径比率由1.11增至2.04。ImA核在胚胎孵出时开始出现,但比例很少,尺寸变化不大,在卵黄吸收完毕稍后(受精后74日,孵出后42日,)可忽略大计(基本上转变为A核)。在胚胎孵出前,红血细胞核全为L核;在卵黄吸收期间,L,A和ImA3种混合存在,核大小及形状发生急剧变化,核类型迅速发生转换,最终全为A核所取代,这种变化和Ichiro(1974)所描述的虹鳟红血细胞的变化基本一致。在卵黄吸收完毕后(受精后74日),A核尺度相对稳定。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着色深,核形状清晰,便于测量。所以,硬头鳟(虹鳟)早期发育中,这一阶段用红血细胞测量鉴别其倍性的合适取样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