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研究不同微量元素及其不同水平的叶面施肥方法对桑叶生化组成成分的影响效果,我们用良品种做了一个实验。此实验由六种微量元素组成,每种微量元素又分两种剂量(水平),即铁(2.5与5.O公斤/公顷/年)、镁(2.5与5.0公斤/公顷/年)、硼(2.5与5.0公斤/公顷/年)、铜(2.5与5.0公斤/公顷/年)、锌(5.0与10.0公斤/公顷/年)、钼(2.5与5.0公斤/公顷/年)。通过数据的分析显示出在十一种生化参数中有5种参数,即非还原性糖、总糖、碳水化合为物、粗纤维、总自由氨基酸,比对照实验统计上显著地提高了;剩下的6参数,即水分、总灰分、还原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粗蛋白,也都超过对照但增加不明显。可观察到,施用钼(2.5公斤/公顷/年)、钼(2.5公斤/公顷/年)、钼(2.5公斤/公顷/年)、铜(2.5公斤/公顷/年)和镁(5公斤/公顷/年)这几种水平,非还原糖、总糖、总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总自由氨基酸五种参数上升最大,分别比对照上升26.962%、24.585%、15.339%、22.519%和24.841%。
简介: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四川九号桑,名山五号桑,6071号桑,沙二和大十桑的雌蕊表面形态结构。结果发现:1、四川九号桑雌蕊花被及其边缘有长毛,名山五号桑雌蕊花被边缘有毛。前者雌蕊花柱极短,柱头内侧表面有毛;后者雌蕊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有毛。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四川九号桑和名山五号桑归类为华桑(M·CathayanaHemsl.)较为合适。2、6071号桑雌蕊花柱长(约1.2mm),柱头也长(约1.7mm):柱头内侧表面密生棒状小突起。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6071号桑归类为山桑(M·bombyciskoidz.)较合适。3、沙二和大十桑雌蕊均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也都密生小毛。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沙二和大十桑应归类为广东桑(M.atropurpureaRoxb.)。
简介:本文对连续二年亩产桑叶达到3000、2500和2000kg的示范桑园的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鲁西平原,湖桑32号要达到亩产桑叶3000kg,春叶产量必须达到1200kg以上,夏秋叶产量达1800kg左右。合理的结构是:亩栽1300~1500株,春、秋有效条数为7600~8000根,夏伐后亩留芽数1~1.1万个,晚秋亩有效条长1.4-1.5万米,剪梢后春季亩条长在8000米以上,生长芽数在11片左右。每种农作物的产量结构都有其独特的构成因素。在蚕业生产上,桑园的产量是以桑叶的鲜重来表示的,诸如亩栽株数、株条数、株条长,单位条长产叶量,公斤叶片数及收获次数等因素构成了桑园的产量结构。要达到一定的桑叶产量水平,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产量结构。我们在开展鲁西平原亩产桑叶3000kg的机理研究中,对连续二年亩产桑叶达到3000、2500、2000kg的示范桑园的产量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简介:经市秋栽桑督查组验收,今年秋栽桑栽出了特色。我市发展蚕桑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乡、村、社、户为主体,实行坚定不移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集中成片栽桑,适度规模发展。以科技支撑,探索规范化栽桑模式,走基地建设,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道路,取得了良好开端。经市10月底验收表明:全市1999年育桑苗146.4公顷,超计划9.8%,排苗l07.8公顷,占计划80.8%。一步成园栽桑193.7公顷。秋栽小桑园198.l公顷,大行间作桑园509公顷,四边桑241万株。全市共计秋栽桑园900.9公顷,秋栽882.2万株。特色之一,全市突出了基地建设,蚕桑基础得到增强。全市育苗栽桑27个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蚕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县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发挥我县蚕桑生产的区域优势,适时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拉长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淳安是省蚕桑西进工程建设8个重点县之一,以淳安为重点建设浙江优质茧丝基地,在淳安建立中国蚕桑良种繁育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决策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杭州市丝绸与女装‘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列为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务实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