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有重复双因素试验设计,探讨地下现存量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特点及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回归模型,建立荒漠草原群落地下现存量变化规律的拟合和预测函数,为荒漠草原放牧管理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依据。研究发现,地下现存量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0-40cm),并随深度增加而急剧减少,且不同放牧制度对地下现存量的影响仅限于0-40cm土层内(P〈0.05);在总地下现存量方面,轮牧(824g/m^3)明显高于自由放牧(551g/m^3)和围封禁牧(520g/m^3)(P〈0.05)。根据设计构建的统一预测模型,能够得到的地下总现存量能够反映实际测得现存量90%以上的信息,为研究不同放牧制度间对地下现存量的影响差异及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草原管理和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荒漠草原 地下现存量 放牧制度 土层深度 回归建模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
  • 简介:论述了青海湖流域湿地的生态功能及退化特征,认为青海湖湿地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泥沙出露、草原退化等逆向演替特征明显;青海湖湿地的退化是在诸多因素驱动下发生的全方位、多层次、时间漫长的系统性行为,其恢复和治理也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和手段进行长期而全面的整治。

  • 标签: 青海湖 湿地退化 原因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天然草地、人工草地、退化草地数量的统计以及草地类型、分布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草地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草地不仅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资源,而且对发展高效、持续的生态农业是不可缺少的.对改善和保护一个地区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草地 生态系统
  • 简介:对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加强退化草地治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以草定畜,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等应对措施。

  • 标签: 草地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兴海县
  • 简介:尝试利用德尔菲法对青海湖北岸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引用了赵有益等人发表论文《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中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分级及判别标准,德尔菲法最后评定结果为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少受到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功能尚好,一般干扰下系统可恢复,生态问题不显著,生态灾害不大。

  • 标签: 环湖北岸 草原生态系统 德尔菲法评价
  • 简介:全球平均气温的不断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箱式法,并通过设置开顶箱(OTCS)增温装置来模拟增温状态,研究了2017青海湖流域的小泊湖高寒湖滨湿地7~9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NEE、ER、GEP均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且在整个研究阶段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2)增温对NEE、GEP抑制作用明显,对ER的影响较小,增温处理下的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对照相比较弱,从而降低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 标签: 小泊湖 高寒湖滨湿地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生态系统呼吸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 简介: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学原理、GIS理论、计算机软件技术,通过解决三江源区多层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科学集成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自主设计和开发了关于三江源区人工草地建植适宜区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统,为3S技术在青海草业科技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三江源区 人工草地 建植适宜区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为提高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内蒙古草原工作站于2016年11月29日-12月5日,在呼和浩特分东西部两期在呼和浩特举办“草原鼠虫害监测与上报系统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区16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技术培训班 呼和浩特 鼠虫害 监测 系统
  • 简介: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内蒙古达茂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了氮肥和磷肥的单施和配施样地,以未施肥样地为对照,采用LI-64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生态系统呼吸(ER)的日、季节变化,并分析了生态系统CO2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施肥未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日、季节变化特征。但NP肥的配施(10gN·m^-2,10gP·m^-2)可显著提高荒漠草原NEE、GEP和ER(P<0.05);三个N肥水平的NEE、GEP和ER大小关系基本表现为N10(10gN·m^-2)≈N5(5gN·m^-2)>N2.5(2.5gN·m^-2),即N5水平是增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最佳施氮量。土壤0~10cm含水量是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和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呼吸的主要环境因子。

  • 标签: 荒漠草原 CO2通量 施肥 环境因子
  • 简介:近几年,由于人类对草地过度干扰,使其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其干扰作用在荒漠草原影响尤为显著。关于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的地上植被指标、土壤成分指标并结合市场价值体系,估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9个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并对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研究。

  • 标签: 放牧强度 荒漠草原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 简介:为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动态管理,切实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补奖政策落到实处。内蒙古农牧业厅于2015年12月9—11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信息系统培训班”,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机制 呼和浩特 信息系统 内蒙古 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