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废弃4年、9年和14年的3块废弃农田的木本植物物种组成、植物密度和种群结构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表征。在每块废弃地上,建立70个100m2样地,鉴别和计数幼苗、幼树和成年树。在4年龄林分中有13科17物种,9年龄林分中有29科48物种,14年龄林分中有22科44物种。在不同的演替阶段,林分中优势种不同。Lonchocarpusacuminatus在4年龄林分中重要值最高,Myrospermunfrutescens,榆梧桐和破布木在9年龄林分中重要值最高;Caesaeriacorymbosa,南美假樱桃、墨西哥丁香和红花风铃木在14年龄林分中重要值最高。从4年龄到14年龄的废弃地,总的立木度从5011株/hm2增加到9631株/hm2。胸径在1cm以上的植株总的基面积也随废弃农田年龄增加而增加。总的来讲,小的植株(胸径小于10cm)的基面积超过总的基面积的一半。9年龄林分物种丰富度最高,14年龄和4年龄林分次之。总之,相比于林分结构属性,次生林植物种类构成可以快速恢复到成熟林水平,这与热带干早森林总的演替趋势是相一致的。
简介:为研究孟加拉干旱区灌溉方式、株距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蔗分蘖数量、可榨甘蔗数量、甘蔗产量以及蔗糖含量的影响,在孟加拉第11农业生态区的洪积平原上进行了为期3年的栽培试验.试验株距分别为30,45,60和75cm,试验灌溉方式为天然降雨配合点灌和漫灌.试验区按裂区试验法进行布置,灌溉方式则按小区布设,株距试验布置在主试验区.试验结果表明,灌溉方式、栽植株距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甘蔗产量、含糖量有显著影响.就株距而言,45cm的株距可以获得最高的甘蔗产量(7581t·hm-2).同样,在雨养、点灌及漫灌三种灌溉方式中,漫灌的甘蔗产量最高(9127t·hm-2).最好的栽培技术组合为45cm株距配合漫灌,甘蔗分蘖数、可榨甘蔗数、甘蔗产量、产糖量以及投入产出比分别高达203×103株·hm-2,11553×103株·hm-2,10164t·hm-2,845t·hm-2和552∶1更多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