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中国亚热带木麻黄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2006年5月-2007年4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对不同林龄(幼林、中林、成林)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异养呼吸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动态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6~7月份,最小值则出现在12~1月份。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变化与5cm深的土温存在着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表层含水量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双因素模型模拟结果显示,5cm土温和土壤表层含水量能够共同解释土壤异养呼吸变异的68.9%~91.9%(p〈0.05)。不同林龄下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平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呈现为中林〉成林〉幼林。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增强。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在幼林、中林、成林中分别达到71.89%、71.02%和73.53%。幼林、中林、成林样地土壤异养呼吸CO2年释放量分别为29.072、38.964和30.530t·hm^-2·a^-1。
简介:过去10年中,研究均显示内生真菌在植物生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对农业和植物的自身修复中提供有益的帮助。对于多功能植物种类如竹类资源的内栖植物(endoflora)的认识可以加强这些已被用在农业和植物自身修复方面的植物被广泛应用的可能性。然而,与可能带来的好处相比,目前对它的呈现形式几乎一无所知,更不要说竹种资源内生细菌的活动机制了。我们在工作中汇集了几个的竹种(确切的说是刚竹属的几个竹种)的内生细菌群落。利用无干扰的棕竹(P.humilis)和青川箭竹(Fargesiarufa)作为其内部细菌典型菌种分离策略的基准,从而获得纯培养的内生细菌。对所获得的菌株的鉴定表明,这2个物种都含芽孢杆菌。在地下的内生菌培养期间,棕竹(P.humilis)的地上内生菌要更加多种多样,包括不同的属,如:微杆菌属、LeifsoniaSP、类芽孢杆菌、土壤杆菌属/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伯克氏菌属。此外,乌芽竹(P.atrovaginata,)、紫竹(P.nigra)棕竹(P.humilis)的植株和细菌的整个DNA提取直接包含在相关的细菌序列鉴定中。本研究揭示了微杆菌属在乌芽竹(P.atrovaginata,)、紫竹(P.nigra)棕竹(P.humilis)以及未经培养的菌种中的存在。最后,我们采用了经典的Cholodny(1934)土壤真菌计数法进行了修正。Cholodny利用玻璃显微镜的载玻片来获得土壤细菌群落的样式,形成一个微观精细的景观生态,后来他利用不同的显微镜技术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我们的修正中,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塑料薄膜作为细菌群落附属和直接生长的基体,以保持这些菌落的原有的(原位)空间形态和结构。就其本身而言,这种方法是为了更好的对内生菌的细胞生态学的了解,即植物细胞及其内生菌之间的本质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