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参生产由于前几年产大于销,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使我省东部山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至使许多国营参场欠债累累,有的企业甚至破产,人参加工质量严重下降,使我国人参在国际市场信誉大降。从1995年开始,由于人参栽培面积下降,再加上省政府的宏观调控,1995年比高峰期1989年,绿色面积减少一半,1996年又比1995年减少10%左右,人参产量1996年比1995年减少15-20%,比高峰期的1992年减少60%,我省1996年人参产量低于1988年,高于1987年,总产约3000吨左右,又出现求大于供的局面,所以人参价格开始回升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由于人参缺口较大,价格的上涨,因此人参假冒商品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我省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地,这样大量的假冒商品在市场上出现有损于我省的人参在国内外的声誉。建议省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组织有关方面人员参加,共同对我省参茸市场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的整顿和清理,狠狠地把制假、卖假产品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法律制裁。下面就我省参茸市场的情况据我们所知,提出来,供打
简介:(一)清末至民国初年,从事医事活动具有广泛影响的医家张锡纯、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县,其先人移居河北盐城。生于1860年,殁于1933年。张氏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其祖父精于医学,少年时代在祖父监护下受诸子百家教育之时兼习医理。经两次乡试不中,遂弃功名而专志于医,到清末在医界渐有名望。民国初年,曾在国民党、军阀统治时代的军队里任职,官致军医正,曾移师武汉,受到当时内政部之器重。军阀混战,官运凋零,又转入医界,1918年受聘在沈阳开办立达中医院,任院长之职。直奉战争战火燃起,则返回故里,悬壶于沧州。1921年迁入天津,设中西医汇通社,招收门入、弟子授业,晚年开办“国医函授学校”,培育中医人材计有500余人。其间论著、文章颇丰,在多种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由于长期行医、授业、著述、办学,使张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在京津和东北一带可谓名声鹊起,有人赞其为“轩岐的功臣,医林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