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飞虱是传播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传毒媒介,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在山东省发生严重,对玉米和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根据历年飞虱发生情况,目前发生虫,结合该虫发生规律、近期气象预报等综合分析,预计飞虱在鲁西南地区大发生,鲁南、鲁中及半岛地区偏重发生。

  • 标签: 灰飞虱 山东省 大发 水稻黑条矮缩病 玉米粗缩病 警报
  • 简介:对国际上已建立的农药施用者暴露测定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全身整体取样法、贴片法、荧光示踪法、化学移除法等几种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贴片法和全身整体取样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具优势的2种农药暴露测定方法,其中全身整体取样法又优于贴片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测定人群潜在和实际的农药暴露,是目前普遍采用、最安全且最准确的农药暴露测定方法。

  • 标签: 施药者 农药暴露 被动剂量测定 健康风险
  • 简介:2016年,农药行情走出一轮先抑后扬的“V”型反转走势,草甘膦行情也是如此。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价格持续上行,累计涨幅近40%。新年伊始,草甘膦价格并没有停止其上涨步伐,江苏扬农化工等一些农药企业纷纷上调了草甘膦销售价格。后期草甘膦是否能延续高景气度?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需求复苏、环保约束导致产能无法大量增加等多重利好驱动下,草甘膦行业有望从目前的“价升跌”转为“价齐升”。

  • 标签: 草甘膦 销售价格 农药企业 业内人士 行情 化工
  •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纳他霉素和乙霉威对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的抑制活性,同时采用药液培养法间接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药剂对菌丝体糖、蛋白和电解质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如)在25℃下为37.42μg/mL,在5℃下为0.9840μg/mL,活性提高了37倍;乙霉威对供试菌的活性在5℃下较25℃提高了5倍。25℃下经纳他霉素处理8h后,菌丝体可溶性糖渗漏为6.5mg/g,蛋白渗漏为162μg/g,药液电导率为700μs/cm,均显著高于相同条件下的0.1%吐温-80对照和乙霉威处理。不同处理温度之间,温度越低菌丝内含物的渗漏越少。

  • 标签: 纳他霉素 灰葡萄孢 抑制作用 作用机理
  • 简介:用微量称重法可以方便地测定作物叶片的流失点(POR)和最大稳定持留(Rm),用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的Rm结果不同,引用润湿方程的概念来分析影响Rm的规律,浸渍法测定的Rm与粘附张力有关,当接触角大于90°,叶片表面不粘附液体,Rm趋于零,用喷雾法测定作物叶片Rm,结果显示与药液的粘附功[γ×(COSθ+1)有关,即使接触角大于90°时,由于粘附功大于零,Rm值也大于零,对于水稻这样难润湿的作物叶片,清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Rm;反之,对于棉花、黄瓜这样的作物叶片,添加表面活性剂反应而会降低Rm。

  • 标签: 流失点 最大稳定持留量 粘附张力 粘附功 作物叶片 农药药液
  • 简介:以多菌灵为对照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纳他霉素对葡萄孢Botrytiscinerea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菌核萌发的毒力,研究了常温下两种药剂对菌株产孢和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及多菌灵对葡萄孢不同生育阶段菌体的抑制作用随温度降低而有不同程度增强;分生孢子对药剂最为敏感;温度对药剂对菌丝毒力的影响最显著;多菌灵对菌株不同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均高于纳他霉素。供试药剂对菌株产孢时间和菌核产生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多菌灵可显著刺激菌株产孢和菌核形成。

  • 标签: 纳他霉素 多菌灵 灰葡萄孢 毒力 生物学性状
  • 简介:研究了新型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N-(2,4,5-三氯苯基)-2-氧代环己烷基磺酰胺(简称化合物108)对葡萄孢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菌核产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菌丝致病力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08对葡萄孢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及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6.90、4.70和4.11μg/mL;菌核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当药剂质量浓度达20μg/mL时,无菌核产生。经化合物108处理后的葡萄孢菌丝致病力下降,40μg/mL处理的菌丝致病力显著低于对照。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化合物108能导致葡萄孢菌丝萎缩、塌陷和变形,菌体细胞壁增厚、皱缩及分层。

  • 标签: 灰葡萄孢菌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 抑制作用 形态学 超微结构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间隔5d采样,成茶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值10.0mg/kg;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及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4次冲泡的总浸出率为19.6%~21.8%,人体摄入的苯醚甲环唑残留占每日允许摄入(ADI)的9.0%。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茶叶 残留 茶汤 浸出率
  • 简介:以代森锰锌为对象,研究了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技术对小油菜施药后原始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型、相同有效成分用药量的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不同,30%代森锰锌悬浮剂喷雾后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94.4~115.8mg/kg)明显高于70%可湿性粉剂(34.3~86.1mg/kg)和75%水分散粒剂(61.1~82.4mg/kg);同种剂型和剂量条件下,施药液的多少对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药液的增加,沉积呈递减趋势;喷片孔径从0.7mm增大至1.6mm时,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沉积由86.3mg/kg减小至65.1mg/kg;喷雾压力对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影响不大;采用对角线采样方法,当采样数量为5时,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与采样数量15,25相比差异显著;当采取随机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别为25,50和100时,三者之间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对角线采样法相比差异显著。可见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方法成为影响农药原始沉积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农药剂型 喷雾参数 采样方法 小油菜 代森锰锌 原始沉积量
  • 简介:建立了番茄、黄瓜及土壤中杀虫单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先将杀虫单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沙蚕毒素,经乙醚液一液分配后用甲醇定容,采用UPLC-MS/MS法测定沙蚕毒素浓度,最后再折算成杀虫单的残留。结果表明:在1~500μg/L范围内,杀虫单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仪器检出限(LOD)分别为0.213μg/kg(番茄)、0.212μg/kg(黄瓜)和0.172μg/kg(土壤),定量限(LOQ)分别为0.710μg/kg(番茄)、0.707μg/kg(黄瓜)和0.573μg/kg(土壤);对于番茄、黄瓜及土壤样品,10、100和500μg/kg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显示,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79%~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6%~16%。该方法可用于番茄、黄瓜及土壤中杀虫单残留检测。

  • 标签: 杀虫单 沙蚕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残留 黄瓜 番茄
  • 简介:建立了水一沉积物系统中四氟醚唑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测定方法。沉积物样品依次经y(丙酮):V(水)=9:1混合提取和二氯甲烷萃取后,中性氧化铝与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用LC-MS/MS测定;水样经二氯甲烷萃取后直接用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在0.5~5μg/L或0.5~5μg/kg添加水平下,四氟醚唑在水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3%,在沉积物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7%~103%,RSD为6.3%~11%。该方法中四氟醚唑的最小检出量为2.OPg,四氟醚唑在水中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5μg/L,在沉积物中的LOQ为0.5μg/kg。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基质干扰小,适用于水一沉积物系统中四氟醚唑残留的检测。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四氟醚唑 水-沉积物系统 残留量
  • 简介:建立了快速测定番茄(酱)及香梨中矮壮素和缩节胺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经V(水):V(乙腈)=1:1提取,无需富集浓缩等特殊净化步骤,以WatersAcquityBEHHILIC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1-0.02mg/L范围内,矮壮素和缩节胺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矮壮素及缩节胺在番茄、香梨及番茄酱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004-0.002mg/kg和0.0009-0.002mg/kg,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在0.01、0.02和0.05mg/kg3个添加水平下,矮壮素及缩节胺的回收率分别为71%-94%和75%-10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7.7%和2.8%-6.9%。该方法简便快捷,定量准确,可用于同时检测番茄(酱)及香梨中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残留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番茄 香梨 番茄酱 矮壮素 缩节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