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芒麦草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随时间推移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对文献、网络资料的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案例,汇总了芒麦草目前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芒麦草已经在我国10个省(包括直辖市和自治区)22个市有自然分布。芒麦草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容易在入侵生境中建植、扩繁、归化,进而发展成为入侵植物。通过对芒麦草入侵地和原产地生境类型的比较发现,芒麦草容易在受到人为干扰或者人为活动频繁的生境中建植,结合芒麦草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欧洲风险评估体系(WG-WRA)中,芒麦草的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8分,入侵等级为高度入侵风险Ⅲ;澳大利亚风险评估体系(WRA)中,其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1分,对农业和环境的分值分别为13分和10分,是一种具有高度入侵风险的植物,需要加强预警工作和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简介: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极显著上升,药后9d、16d、25d450g/hm^2的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效分别为87.5%、95.2%、83.5%,与对照药剂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450mL/hm^2的处理防效相当,未达极显著差异。试验药剂综合表现为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安全性好,因此在当前生产上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简介:稻飞虱是上思县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常常爆发成灾为害,给粮食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试验选用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Pyraxalt^TM)防治水稻稻飞虱,与植保无人机喷药(处理I,240mL/hm^2兑水13.65L),机动喷雾机喷药(处理Ⅱ:240mL/hm^2兑水900kg)与农民自防(处理III)和清水对照处理(CK)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后3,7,20,40,60d,应用植保无人机喷药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为88.50%~99.95%;机动喷雾机喷药的防治效果在85.18%~99.91%,优于农民自防区处理。在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药后20~60d防治效果达96.23%~98.91%和94.34%~98.36%,显著优于农民自防区处理。因此,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无论在使用植保无人机喷雾还是人工机动喷雾器喷雾对防治稻飞虱效果显著的同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也表现出突出的防控效果。
简介: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结果表明,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3.3g/hm2能够很好的控制甘蓝小菜蛾,且防治效果高于对照,对作物安全。
简介:为探讨TATPTD对苏云金杆菌鞘翅目特效基因CryAa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本试验在实现了融合基因TATPTD-Cry3Aa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基础上,以甘薯小象甲为生测对象测定了原核表达产物PTD-Cry3Aa与Cry3Aa的毒力。结果表明,用大肠杆菌表达的Cry3A和PTD-Cry3Aa包涵体初提物均对甘薯小象甲成虫和幼虫有杀虫活性,且表现出一定毒力增效作用,对成虫的增效倍数为2.01倍,对幼虫的增效作用更加明显,达到3.19倍。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甘薯小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以及转基因抗虫甘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简介:为探讨及筛选对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高效低毒的氟虫腈有效剂型。将氟虫腈制成液体与干粉饵剂,采用饵剂诱杀的方法评价其对红火蚁的野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种氟虫腈饵剂对红火蚁均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0.05%氟虫腈液体饵剂作用迅速、高效,药后3d,0.05%氟虫腈液体饵剂的蚁巢减退率达72%,且随时间的增长,活动蚁巢减退率不断提高,18d蚁巢减退率、活动工蚁减退率均达100%,而0.05%氟虫腈干粉饵剂作用效果缓慢、持久,药后1~6d内蚁巢未见消退,药后6d蚁巢减退率才逐渐上升,32d后才达100%。由此可见,氟虫腈防控红火蚁效果迅速、高效、稳定;既可以作干粉毒饵,也可以作水剂毒饵。同时建议使用氟虫腈水剂毒饵来防控红火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