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沙棘+青海云杉和中国沙棘+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最大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和稳渗速度明显高于其纯林.17年生华北落叶松+中国沙棘林最大截留量较华北落叶松纯林高23.9%,枯落物持水量高26.3%,稳渗速度高2.4倍.退耕地所有中国沙棘林分最大截留量分布范围为1.43~2.02mm,较农作物高0.80~1.41mm,也高于退耕地种草、种药的0.23~0.43mm;退耕还林地表形成稳定的枯落物层,退耕栽植沙棘林枯落物层持水量较农作物十分明显;中国沙棘林地土壤的稳渗速度较农耕地的高5.5~19.5倍.退耕还林还草后,中国沙棘等人工植物群落较农作物的森林水文生态功能明显得到提高.
简介:本文评估了沙棘叶水提物在大白鼠体内的适应原活性和毒性。提取物的剂量依赖性适应原活性的研究采取将小鼠置于低温(5℃),低压(428mmHg),抑制(C-H-R)的环境下的30min前口服不同剂量的沙棘叶水提物。在亚急性毒性中,连续14d每天口服10倍和20倍最大有效剂量(每天口服1g/kg体重和2g/kg体重)和连续30d每天口服最大有效剂量(每天口服100mg/kg体重)后,研究血清和血液的生化参数和血液参数的变化。发现相对于对照组,重要器官的器官重量/体重比无显著变化(除肝脏和肾脏在1g/kg体重剂量和2g/kg体重剂量)。实验组小鼠的生化参数和血液参数也无显著变化。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口服沙棘叶水提物时,提取物的LD50大于10g/kg体重。这些结果表明,沙棘叶水提物在亚急性(30d)下给予最大有效剂量也具有潜在的无毒的适应原活性。
简介: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1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1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的景观异质性对比分析,以期从理论上进行高度概括,更好地指导类似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在种植沙棘后的砒砂岩区,沙棘斑块密度、边缘密度、聚集度等指数,从2003年向2008年略有增加。区域内持续的沙棘生态工程建设,形成区域化、片段化的沙棘林,导致了这些指数的变大。沙棘破碎化指数从呈微弱减小趋势,在造林面积几乎增加一倍的前提下,部分斑块整合到一起,致使破碎度指数有所下降。随着沙棘等生态工程的不断推进,区域内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有所提高,同时整个景观优势度指数逐渐降低,向更加和谐的景观系统转变。
简介:本文在沙棘籽油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观察其对急性放射性粘膜炎的治疗作用。第一阶段首先用6MV直线加速器对34只大鼠予以35Gy的照射,然后将其随机分为2周给药组、2周模型组、3周给药组和3周模型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称重及采血测定SOD、MDA值,处死大鼠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第二阶段对100例头颈部和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粘膜炎预防用药组与对照组共51例,两组用药与放疗同期进行;食管炎治疗组与对照组共49例,待放疗出现l级放射性粘膜炎后用药。实验研究证实:(1)沙棘籽油对于大鼠受照射所致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具有防护作用;(2)沙棘籽油可降低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毒性分级,缓解急性放射性疼痛,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粘膜炎有很好的疗效,有助于顺利完成放疗疗程。
简介:沙棘由于其有丰富的内含物和多方面的用途正被作为"新兴水果"而赢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喜爱.通过在柏林Baumschulenweg的育种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育成不同成熟期的5个雌性和4个雄性沙棘品种.更多的由欧洲和蒙古原生种产生的杂交选育工作仍在进行中.将这些无性系按照其生物学和果实性状进行评估.就单个性状来讲,各品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维生素的含量在17~340mg/100g之间变动,胡萝卜素的变动范围为6.5~23.8mg/100g).这表明,进一步的育种改良完全有可能.所有用于比较的沙棘品种由在德累斯顿Pillnitz进行的育种工作获得,这些品种将被进一步研究.为了保险起见,以及为了解决后来有可能产生的育种及植物病理学方面的问题,必须尽可能保存现有的所有的某一品种的基因多样性.为此目的,由国家资助扶持的基因库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