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砒砂岩区沙棘种植地区,从中尺度上来看,沙棘与其他林、草、农地、河道、路面等一起,组成了6类水平空间结构类型。从小尺度上来看,沙棘人工林主要呈片状、横带状、纵带状、零散等4种分布类型,而这4种分布类型又与自然群落分布的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嵌式分布等类型发生着一定的关联。对于沙棘来说,集群分布并不是一种十分有利的类型,要采取带状平茬等措施,防止沙棘郁闭后的早衰和死亡;而横带、纵带甚至零散分布类型,应为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最佳水平结构类型,营林工作中应予以培育。
简介: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在九十年代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其中阔叶林主要是刺槐林及刺槐与侧柏的混交林,研究其植被结构对以后人工林的营造和抚育有重要意义。分坡向、坡度和混交类型,选择了不同类型的24块标准地,测定各标准地内乔木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利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样地的立木材积量,同时测出草本层的生物量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通过比较草本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乔木层的材积量,由此确定在不同的立地类型内种植何种混交林最佳。
简介:2009年12月17日,由陕西省榆林市水务局主持,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陕西省榆林市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会议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教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教高等9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简介:在沙棘果皮、种子、果渣中或果实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数量可观的珍贵天然抗氧化剂。人们对寻找可代替合成抗氧化剂的天然抗氧化剂的兴趣逐渐上升,大量的研究也因此产生。据记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果实是黄酮醇丰富的来源,黄酮醇由异鼠李素的糖苷,五羟黄酮,4,5,7三羟黄酮醇组成。同时,还发现其它天然抗氧化剂浓度也很高,如原花色素,抗坏血酸,生育酚和类胡萝卜素。果汁从浆果中提取,引流至剩余的滤饼,
简介:针对砒砂岩地区困难立地生态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2-10a的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地区人工种植沙棘后,随着沙棘林龄的增长,植物种类逐步增加。在造林初期,林下草本植物以一年生且旱生的植物地蔷薇为优势种群;造林3a后,以多年生植物赖草、阿尔泰狗娃花为主要优势种;造林8a,地带性植被—百里香和本氏针茅成为林下建群种,一年生草本所占比重降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层次结构合理。
简介:2011年9月19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第二次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等有关编制单位人员。
简介:本文重点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通过专用软件,分类型统计各景观要素的面积、斑块数等,对区域内景观成分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砒砂岩区在沙棘及其他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基础上,区域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景观本底由盖沙地和稀疏植被分庭抗衡,逐渐过渡到以稀疏植被、灌丛、林地和沙棘等各类植被为主。沙棘渐渐成为区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简介:2008年8月1日,由水利部黄委会水保局主持,在郑州召开了《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会议成立了由黄委会总工办、水保局、财务局、上中游管理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验收组组长由黄委会副总工吴宾格教高担任。验收组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一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关于规划编制工作情况、主要编制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开展了认真讨论。
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的水平空间结构类型
晋西黄土区人工刺槐林植被结构分析
《陕西省榆林市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沙棘果渣中黄酮醇苷的结构研究
砒砂岩地区人工沙棘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全国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第二次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后不同时期的景观要素组成结构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通过水利部黄委会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