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保温、营养支持及光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和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黄疸消退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1—2mL/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5d。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住院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随着治疗的进展,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治疗第3天、第5天,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定。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通瘀灌肠液进行灌肠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儿的呼吸频率、血气分析、X线胸片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死亡率为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死亡率为15.6%。2组总有效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的6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中的相关内容规范治疗,如每周监测颅脑彩超,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于出生后1周的患儿辅助音乐疗法。治疗1周、2周、3周后,比较2组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2周、3周后NBN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2周、3周后增长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减轻脑损伤,方便实用,且治疗时间越长,临床疗效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1例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采用基础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阳黄清解颗粒治疗,10d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PCT、CRP水平均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改善患儿血清PCT、CRP、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缩短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5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GM1,10~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1~5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和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CT检查正常95.00%,对照组正常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GM1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HIE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
简介: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30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6静脉入壶,观察组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沙棘干乳剂。比较2组患儿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胃肠道无反应率为32.3%,观察组无反应率为58.5%,2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观察组患儿轻、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9%,4.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棘干乳剂用于防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患儿易于接受。
简介:目的观察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shworth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综合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64.29%,治疗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痉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可明显提高患儿的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改善Ashworth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