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越橘乙醇提取物的毒理安全性。方法:对越橘乙醇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90天长期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包括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LD50>12.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别。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无致突变作用。90天经口毒性试验,以1.0、2.0、3.0 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100、200、300倍)剂量的越橘乙醇提取物连续给大鼠灌胃90天,实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眼部检查、尿液检查、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
简介: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小牛血清的水溶液中加入丙酮和乙醇,然后在加热的情况下可形成稳定的小于500nm的微球胶体溶液,这种方法产生的微球可在较低温度(70-75)和较短时间(20分钟)内达到稳定,比较传统的高温(100℃以上)和长时间(30分钟以上)的加热制备法,这种丙酮乙醇加热变性技术有许多优点,这篇文章描述了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如丙酮,乙醇和小牛血清比例,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微球形成以及四氯四碘荧光素包裹率的影响,由本方法产生的微球可包裹40%左右的四氯四碘荧光素,在37℃和PBS溶液中,上述微胶囊在15天时间里释放了起始四氯四碘荧光素包含量的25-60%。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浓维磷糖浆中咖啡因、维生素B1和烟酸含量HPLC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XB-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0.1%辛烷磺酸钠(含0.1%磷酸)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量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1nm。结果:咖啡因、维生素B1和烟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8.22μg/ml~382.25μg.mL-1(r=1.0000)、7.28μg/ml~72.75μg.mL-1(r=0.9995)和0.78μg/ml~7.84μg.mL-1(r=1.0000);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3%、99.8%、98.6%,RSD分别为0.66%、1.14%、1.30%。结论:所建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浓维磷糖浆的质量控制。
简介:目的:采用三种方法制备pPB修饰的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分别采用薄膜分散法、二次包封法、逆相蒸发法制备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并对不同方法制得脂质体的粒径、电位、包封率进行比较。结果:薄膜分散法、二次包封法、逆相蒸发法制得的脂质体粒径分别为(209.20±1.77)nm、(212.70±1.27)nm、(196.40±1.56)nm,ξ电位分别为(–43.35±2.17)mV、(–37.85±0.68)mV、(–47.95±2.62)mV左右,包封率分别为(28.55±5.61)%、(38.46±7.85)%、(33.88±3.50)%。结论:三种方法制得的脂质体的包封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二次包封法所得脂质体的包封率最高,因此选择二次包封法作为pPB修饰的肉苁蓉总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简介:目的比较白附子、银花、白芨、六月雪4味中药乙醇提取物祛黄褐斑作用的差异,选出作用最强的药材。方法以MTT法测定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抑制率、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含量变化;采用多重比较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银花的浓度为62.5μg.mL^-1,白芨、白附子各浓度(500、250、125、62.5μg.mL^-1)均对B16鼠黑素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强。白附子的浓度为250μg.mL^-1或银花的浓度为62.5μg.mL-1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最佳。白附子的浓度为125μg.mL^-1对黑素合成抑制作用最好。结论白芨与白附子可作为祛黄褐斑有效成分的候选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