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肛裂纵切缝术治疗效果与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侧位开放式肛裂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肛裂纵切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控制力及排便感觉良好患者(93.34%、90.00%)与对照组患者(66.67%、63.33%)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强度、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纵切缝术治疗慢性肛裂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创伤小,恢复疗程短,切口疼痛降低,控制排便功能恢复效果好。

  • 标签: 慢性肛裂 纵切横缝术 肛裂切除术 体会
  • 简介:【原料】黄橄榄6颗,玄参10克,猪脷1条,猪瘦肉250克,生姜2片。【制作】黄橄榄洗净、拍碎;猪脷和猪瘦肉洗净,飞水后切成小块。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左右(约8碗水分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熬2小时,进饮时加入适量食盐即可,这是3~4人分量。

  • 标签: 猪瘦肉 橄榄 咽喉不适 玄参 水分
  • 简介:腰痛是骨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症状,有些患者主诉腰痛,不伴有双下肢放射痛,弯腰时腰痛加剧,长时间弯腰需借助物体支撑方可直起,卧床休息腰痛亦无减轻,追问病史常无明显外伤史,经摄片检查未见骨质异常。检查时在第三腰椎突处有局限性压痛,经过局部封闭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 标签: 腰痛 腰椎 封闭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间盘突出治疗中采取颈椎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纳选对象为2022.11至2023.11在院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70例,按随机法均分2组,对照组行颈椎后根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行颈椎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比对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临床检查及日常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实施椎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的同时,还有着较高治疗安全性,建议推广。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 症状体征改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肛裂患者改良侧方纵切缝内括约肌切断手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肛裂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开放式侧位肛裂切除手术的44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改良侧方纵切缝内括约肌切断手术的44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9.21±1.93)d、治疗疗效97.73%、并发症的发生率6.82%优于A组患者(15.98±2.59)d、86.36%、20.45%,P<0.05。结论在对肛裂患者实施治疗期间,运用改良侧方纵切缝内括约肌切断手术,成效优良,能够减少并发症,加快创口愈合速度,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肛裂 运用 效果 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肛裂切除术和纵切缝术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03-2023.03期间,我院接收的40例肛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对比组治疗方法是肛裂切除术,观察组治疗方法为肛裂纵切缝术。对比临床指标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肛裂实施肛裂纵切缝术治疗效果更突出,值得推荐。

  • 标签: 肛裂 肛裂切除术 纵切横缝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纵向小组责任制排班方式在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时间段29例经外科患者和24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未实施纵向小组责任制排班方式,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时间段29例经外科患者和24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实施纵向小组责任制排班方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本研究中所得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患者满意度、消毒隔离、基础检查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纵向小组责任制排班方式在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横纵向小组责任制排班方式 神经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选入66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以抽签法分组,每组33人。参照组应用静脉镇痛模式,试验组选择腹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模式。评价各组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镇痛效果、镇痛药物应用情况比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腹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拟行日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用腹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56例需行日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观察组28例患者术中应用腹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围术期麻醉效果实施比对。结果:经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围术期麻醉效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经席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来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经席进行水分、总灰分和含量测定。以芦丁作为标准对照品,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溶液显色,在500nm下测定吸光度,建立测定经席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芦丁的浓度在7.678~46.068μg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34%)。

  • 标签: 横经席 水分 总灰分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枕位及枕后位产妇综合护理措施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产科发生枕位及枕后位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及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枕位及枕后位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 标签: 综合护理措施 枕横位 枕后位 分娩方式 新生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康复情况,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取本院3年内(2021.01-2023.12)内12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为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治疗,研究组为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血肿、瘢痕痛与柱状痛、掌浅弓损伤)、康复效果对比,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形小切口腕管松解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不仅能够减少腕管综合征患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加速康复过程,值得临床推荐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相同血浆浓度不同容量的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腹腔镜手术180例患者,因麻醉维持药物浓度差异将其分成A组60例(瑞芬太尼20ug/mL进行麻醉维持),B组60例(给予10ug/mL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C组60例(给予5ug/mL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记录3组患儿不同时刻心率、血压,记录手术时间,患儿苏醒时间,患儿在PACU停留时间,手术麻醉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A组患儿MAP和心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C组患儿MAP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B、C组与A组比较患儿苏醒时间短(P<0.05),患儿在PACU停留时间短(P<0.05);B组与A、C组比较患儿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10ug/mL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腹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好,苏醒快,值得推广。

  • 标签: 靶控输注 腹横肌平面 小儿 腹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无头加压螺钉与切开空心钉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髌骨型骨折患者68例,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行微创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空心钉与张力带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髌骨型骨折的效果优于切开空心钉联合张力带固定术,且并发症少。

  • 标签: 髌骨横型骨折 微创无头加压螺钉 切开空心钉 张力带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腹肌平面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入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32例,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1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全身麻醉,实验组开展超声引导下腹肌平面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用量、苏醒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的麻醉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苏醒、拔管的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的效果确切。

  • 标签: 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子宫肌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