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1976年,Marbach将术语咬合幻觉定义为患者自我感知到不规律的咬合,但临床医师却不能发现任何咬合差异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此类患者以前有过改变咬合的治疗经历,对咬合超敏,以及长久抱怨咬合的不适,但往往并不伴有疼痛。存在咬合幻觉的患者往往会经过漫长的、昂贵的、不可逆的、侵入性的以及不必要的治疗手段以试图解决这些症状。本研究的目标是:①了解正畸医师对咬合幻觉及其相关症状和体征的了解:②确定治疗该症状的最常见的方法;③确定地区差异或执医经验的长短是否影响上述因素:④确定咬合幻觉患者的性别特征。方法:该研究采用SurveyMonkey软件电子管理进行了14项调查。根据美国正畸学会(AAO)的医师信息目录,我们通过电子邮件招募了4124名正畸医师参加该项调查,其中337人完成这项调查。结果:在回应的正畸医师中,大约有50%的医师不熟悉“咬合幻觉”这项术语。然而,有许多正畸医师报道说见到过抱怨咬合幻觉的患者。人口地区差异,例如执业的区域和执业的时间长短并不影响对此类症状及其治疗方法的熟悉程度。结论:正畸医师需要提高对咬合幻觉这种症状的认识,并为该类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
简介:2015年5月15日,四川大学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举行。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任赵沁平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许唯临教授、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主任周学东教授、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铁城教授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四川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围绕“医教研产”一体化,在口腔医学信息系统研发、科研项目申请、医工人才培养、口腔手术模拟装备产业化推广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任赵沁平院士和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主任周学东教授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