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性型成釉细胞瘤分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3例性型成釉细胞瘤患者采取分期手术治疗,一期采用刮除术加开窗术治疗,二期手术去除残余组织并磨除相邻骨质,术后定期X线片追踪观察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中3例患者一期手术后失访。10例经术后1~4年追踪观察,9例效果满意,原肿瘤区骨质恢复良好,未见复发,1例患者在二期手术后24个月复发。结论性型成釉细胞瘤采用分期治疗法确切可行。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刮除术 开窗术 分期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变异链球菌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形态学的变化,及对其葡糖基转移酶基因(gtf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旋转培养系统(rotarycellculturesystem,RCCS)建立模拟微重力细菌培养模型,将变异链球菌分为模拟微重力组和对照组。在37℃厌氧环境(80%N2,20%CO2)下培养24h,收集模拟微重力组及对照组菌体,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学变化;并通过Q-PCR方法检测模拟微重力对变异链球菌gtfB,gtfC,gtfD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图片显示,模拟微重力组细菌之间的不定形胶冻样物质明显少于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模拟微重力组细菌的荚膜部分减少,分裂状态下的细菌两极不对称。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变异链球菌gtfB、gtfC、gtfD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变异链球菌的超微结构有显著改变,对其gtfB、gtfC、gtfD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模拟微重力 变异链球菌 葡糖基转移酶
  • 简介:目的用三维模拟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翼腭窝解剖的直观展示,加强学生对该解剖部位的理解,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方法应用Dicom数据进行翼腭窝三维建模。三维重建软件横断面窗口上翼腭窝及与之相通的骨孔位置创建sphere对象。轻度移动横断面窗口中各解剖位置上的sphere,在三维视窗中可以同时观察到各解剖位置上的sphere的移动情况。结果可将翼腭窝各切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同时结合三维展示,学生易于理解翼腭窝的解剖结构。结论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在翼腭窝解剖教学中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解剖 三维模拟 翼腭窝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正颌手术模拟研究方法。方法:将颌面畸形患者CT断层图像利用Simplant软件行颅颌面骨组织三维重建,截骨,构建颅颌面骨树状结构模型。在虚拟环境碰撞模型上行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及颏成形的手术模拟。结果:该系统形成的三维立体虚拟影像,可从任意视角观察,清晰逼真。运用系统工具进行骨组织的旋转、平移等手术模拟操作,实现了操作者与模型的交互作用,图像及触觉感知实时反馈,沉浸感强。应用该方法实现了正颌手术设计、虚拟操作及术后效果预测。结论:颅面三维虚拟正颌手术系统可以行正颌手术模拟及手术操作训练,在虚拟环境下实现图像反馈和力、触觉感知的手术模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虚拟现实 正颌外科 手术模拟 可视化 触觉感知
  • 简介:目的评价纯铌(Nb)金属在DL-α磷酸甘油与醋酸钙阳极氧化处理后的表面特性。方法所有Nb试件在模拟体液(SBF)沉浸30d。用扫描电镜观察膜层的表面形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膜层的电子结合能元素分布。结果Nb试件电镜观察结果,阳极氧化处理的表面呈现多孔重叠的微孔,阳极氧化及300℃高温蒸汽压下2h热处理,SBF沉积后的表面呈现微细的结晶,其微孔逐渐减少。XPS分析所有Nb试样上观察Nb、Ca、C、O谱及微量的P谱。结论阳极氧化及热处理可诱导Nb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层,提高其生物活性。

  • 标签: 水热处理 模拟体液 阳极氧化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简介:接诊一个病例时,需要对最终治疗结果了然于胸.这是实施任何治疗的基础.包括将会发生改变的前牙形态、大小、尺寸。一个好的治疗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基于诊断蜡型的实体模拟.该实体模拟将在患者口内试戴后获得患者认可。本病例报道例证了如何通过诊断蜡型将信息转移到患者的口腔。这不仅对修复医生和技师是有用的.对实施冠延长术的外科医生也有帮助。治疗计划不应被看作是一系列独立的过程,而应被视为一个整体的工作流程。诊断蜡型联合实体模拟作为指南,甚至对于牙周科医师来说是冠延长的一个新途径。

  • 标签: 修复治疗 前牙形态 模拟 实体 蜡型 诊断
  • 简介:目的:此前瞻性随机配对对照试验旨在评价根据平台转移概念设计的新的内倾性平台转移型种植修复体边缘骨水平和软组织的改建情况.并与外六角形种植体比较。材料和方法:传统外六角形种植体(对照组)和内倾性平台种植体(试验组)的种植体几何外形相同.长度都是13mm.按标准方法植入40例患者的上颌后牙区。修复负重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后由2名独立检测者测量放射影像学骨水平。在基台连接时及18个月后测量颊侧软组织高度。结果:负重18个月后.40例受试患者的所有80颗种植体均有临床骨结合。放射影像学评价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平均骨丧失分别为05mm±01mm(范围0.3~0.7mm)及16mm±0.3mm(范围11~22mm)。与试验组种植体减少约06mm的软组织高度比较,对照组平均显著减少24mm。结论:18个月后.采用传统外六角型种植修复治疗方案者比平台转移型种植修复者骨丧失显著。另外,与平台转移种植体比较.外六角形种植体颊侧软组织高度明显减少。

  • 标签: 骨吸收 牙科种植体 随访研究 种植体连接 种植体平台 平台转移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分别进行12.5、125、250mT的静磁场加载1、3、5、7d,考马斯亮篮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静磁场加载21d后,茜素红S钙染法检测矿化结节并计数。结果静磁场加载1d后,各磁场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ALP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静磁场加载3d后,125mT和250mT磁场组ALP活性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磁场加载5、7d后,各磁场组ALP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125mT和250mT磁场组ALP活性高于12.5mT磁场组。静磁场加载21d后,各磁场组矿化结节计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矿化能力。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静磁场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 简介:伴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及种植义齿所独有的优点,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牙列缺损与缺失患者选择了种植义齿修复,然而种植义齿也存在着不足。种植体由于无牙周韧带的附着,和周围的骨组织直接发生紧密的骨结合。当咀嚼发生时,依靠其颈部周围的牙槽骨为支点,发生微动和位移完成咀嚼过程。在咀嚼过程中受力的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组织更易被重新改建。就此有学者研究了种植体-基台界面的骨吸收情况,并将研究重点集中到影响咬合力传导的各个方面,如颌骨骨质、种植体形态、上部结构设计、咬合力和材料种类等。本文就平台转换(PS)设计在种植义齿临床运用的现状与前景综述如下。

  • 标签: 平台转换 种植体 骨吸收
  • 简介:目的:评价3种不同液体模拟髓腔流体压力对3种粘结系统与牙本质粘结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磨平完整人磨耠面至中层牙本质深度,分别用去离子水、磷酸盐缓冲液和人血浆模拟15mmHg牙齿髓腔压力.涂布3种粘结剂:单瓶装全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3MESPE);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G-Bond(GC牙科)和iBond(HeraeusKulzer)。堆塑2mm高度复合树脂。粘结堆塑完成后.所有样本均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并置于20mmHg髓腔压力下24h。万能测试机测试每个样本的微拉伸强度,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断裂模式。数据用ANOVA和Bonferronipost-hoc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设置P≤0.05。结果:在SingleBond粘结剂中,去离子水表现出比血浆和磷酸盐缓;中液更高的微拉伸强度;在G-Bond中,去离子水与磷酸盐缓冲液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但人血浆微拉伸强度较低;相反.在iBond中.3种液体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所有样本断裂模式主要为粘结界面和混合模式断裂。结论:不同液体模拟髓腔压力会影响粘结剂与牙本质问的粘结效果.全酸蚀相比自酸蚀粘结系统粘结效果受髓腔压力影响更敏感,粘结剂中含有蛋白质凝固成分比不含这些成分的粘结效果好。

  • 标签: 髓腔压力 人血浆 微拉伸强度 粘结系统
  • 简介:目的:在三维标准牙冠数据的基础上,实现调验的模拟过程.方法:对牙冠的咬合设计进行一定简化和假定,以势能场函数来模拟调(牙合)的数学表示,并得出相应的求解方程.结果: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实现,给出了调(牙合)的实际例子.结论:用数学公式来模拟描述牙冠设计的调(牙合),有一定理论意义.

  • 标签: 标准牙冠 咬合 调控 三维 构型 目的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2016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进行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24例患者25枚种植体,其中平台转移组12例(12枚种植体)、平台对接组12例(13枚种植体)。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通过拍摄临床照片和X线片检查,进行红色美学指数(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ES)评估并评估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MBL),应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台转移组与平台对接组均获得100%的种植体存留率。平台转移组MBL为[(0.38±0.39)mm],低于平台对接组[(0.98±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3.5,P=0.002)。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PES分别为(9.33±2.61)和(8.15±1.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2.5,P=0.168)。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WES分别(6.83±1.59)和(7.15±2.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2.5,P=0.437)。结论采用平台转移和平台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进行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均可获得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和满意的美学效果。平台转移可以减少种植体周围MBL,但其修复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美学 牙科 骨质吸收 平台转移 牙种植 红色美学指数 白色美学指数
  • 简介:选择种植修复的患者,关注的不是种植体,而是种植体所支持的修复体的功能与美观效果,同时希望尽可能提高性价比和缩小手术创伤。如今,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体的美学效果已经能做到非常逼真.和天然牙难以区分。因此.在评估种植修复体时,要将其与传统牙支持式固定桥在美学和功能上进行比较。种植修复上颔切牙缺失是口腔种植学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种植体的数目和种植体的位置对于能否获得最佳的最终修复效果尤其重要。本文阐述将2颗平台转换的种植体植入到中切牙的位置,使修复体获得足够的生物机械性能和最佳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种植修复体 切牙缺失 上颌前牙 种植体植入 设计 治疗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基于普通Windows平台的口腔修复学临床及教学三维互动预览平台及三维模型数据库.方法:利用3Dmax软件建立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RPD)组件三维模型,Windows2000Server构建SQLServer数据库管理,ASP编写应用程序,最后制作义齿及人头三维模型,数据上传供二级用户调用.结果:初步建立了口腔修复学临床及教学三维互动平台及三维模型数据库.结论:利用该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制作临床义齿修复的三维模型,修复前优化义齿设计;教学中作三维互动演示,为网络教学,多媒体制作提供三维图形、图像和视频素材.

  • 标签: 临床 口腔修复学 RPD 义齿设计 可摘局部义齿 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比较平台转换和平齐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在固定修复时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95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植入平台转换种植体53枚,54例患者植入平齐对接种植体88枚。在种植体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功能负载12个月时,四个时间点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种植体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12个月时,平台转换种植体和平齐对接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00±0.00)、(0.08±0.04)、(0.24±0.16)、(0.36±0.19)mm和(0.00±0.01)、(0.18±0.12)、(0.65±0.38)、(0.79±0.41)mm。两组骨吸收量经检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在减少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方面比平齐对接种植体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平台转换
  • 简介:2014年7月9日,由四川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共建的国家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华西口腔医学院落成。日本齿科大学理事长中原泉先生、日本齿科研究协会会长江藤一洋教授、日本森田株式会社长森田晴夫先生与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周学东教授共同揭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包括虚拟仿真机器人教学实验系统和MOOG三维虚拟技能训练实习机,是全球建立的第2个此类教学平台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教学平台 仿真实验 虚拟 株式会社 技能训练
  • 简介:目的:研究平台转移在外连接种植体和内连接种植体上产生的生物力学效果,即负荷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材料和方法:将特制的外连接(EX)种植体替代体和内连接(IN)种植体替代体(50mm×12mm)植入模拟缺牙区牙槽嵴的树脂块中。分别用直径为50mm、4.2mm和37mm的基台连接替代体。将大小为100N、与种植体长轴成30°的侧向力负荷于种植体上.重复10次。将微应力测量仪固定于种植体平台以下1mm(颈部)和8mm(根尖区)的表面以检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用单因素分析和Steel-Dwass检验分析数据.P〈0.05,可认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结果:用直径5.0mm的常规基台连接EX和IN种植体替代体时.种植体颈部的应力最高(EX,-682.8με:IN.-5821με);其次是直径4.2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84.1με;IN,-2291με)和直径3.7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50.5με:IN.-1297με).数据对于EX种植体有统计学差异。在根尖区,随着基台直径的减小.应力稍有增加,但是对于IN种植体.直径42mm和37mm的基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可以说明平台转移能减少内连接和外连接种植体颈部区域的应力,并且EX种植体的应力降低幅度比IN种植体更大。

  • 标签: 外连接种植体 内连接种植体 平台转移 应力
  • 简介:2010年12月15日下午,“985工程”2期“口腔疾病生物学机制与防治”科技创新Ⅱ类平台建设验收会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举行。该平台经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获准建设,以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口腔疾病的生物学机制与防治研究为主线,以建设口腔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华西口腔医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目标,经过5年的建设,在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学科建设以及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均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成果丰硕、效益可观。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生物学机制 口腔疾病 科技创新 防治 验收
  • 简介:2015年1月17日,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第3类医疗技术研讨会暨网络平台管理培训会”在武汉举办。中华口腔医学会王兴会长、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边专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口腔医学第3类医疗技术获准项目的代表及未获准项目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中华口腔医学会 医疗技术 管理培训 网络平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