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形态学特征、分类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入选的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患者61例101眼均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验光确定屈光度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入选者需在同一天内行散瞳眼底检查、OCT及FFA检查,必要时行眼底联合造影(FFA&ICGA)。分析不同类型的OCT及FFA形态学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探讨其与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及中心凹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FFA分类的漆样裂纹型在OCT分类的1型中所占比例为57.14%,显著高于新生血管型和黄斑萎缩型(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分类的黄斑萎缩型在OCT分类的2型中所占的比例为67.80%,显著高于漆样裂纹型(18.64%)和新生血管型(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3型均属于FFA分类的黄斑萎缩型。OCT1型的屈光度、眼轴长度明显低于2型和3型,而最佳矫正视力和中心凹厚度则明显高于2型和3型。FFA的漆样裂纹型与新生血管型在屈光度及眼轴长度上虽无明显差异,但后者的BCVA及中心凹厚度显著低于前者(P<0.05)。漆样裂纹型及新生血管型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显著低于黄斑萎缩型,最佳矫正视力则明显高于黄斑萎缩型(P<0.0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OCT和FFA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结合OCT和FFA的图像特征对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形态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提高我们对疾病发病机制及预后转归的认识,更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区学校视力监测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发展动态.方法对我区2000~2001年二所中学二所小学二所幼儿园视力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二所中学二所小学二所幼儿园学生视力不良以屈光不正为主.(2)屈光分析表明近视屈光不正发病率中学最高,占91.85%;其次是小学,占53.47%,但以轻度近视为主;幼儿园学生以远视屈光不正发病率为高,占74.52%,以轻度远视为主.(3)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的增加,视力不良、近视屈光的发生率增加.结论在中小学、幼儿园中进行视力监测和屈光状态分析可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和弱视,及时防治,对控制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视力不良的防治工作还需教育、预防、临床等部门密切配合和政府部门政策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