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虽然喉咽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refluxdisease,LPRD)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但是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尽管如此仍有相当部分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对LPRD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怎样的关系也不清楚,甚至误认为LPRD是GERD的严重状态。
简介:儿童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而产生的上呼吸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该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病,近年来逐渐引起学界关注。Vandenplas和Sacré-Smits[1]早在1987年推测婴儿期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患病率为18%。
简介: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最早由Cherry与Margulies[1]在报道酸性反流与喉后部肉芽肿病例时提出。本病未被正式命名前,曾有反流性喉炎、胃咽反流、咽食管反流和食管外反流等提法。已知LPR与某些呼吸道疾病有关,如哮喘。当哮喘患者出现咳嗽、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伴随症状时应考虑LPR。哮喘与LPR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在提高化疗病人运动耐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80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化疗疗程结束后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指导病人执行个性化的有氧运动处方。分别于出院前、随访3个月后测定6MWT、运动后HR及动脉血乳酸(LA)含量,比较两组心理症状。结果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运动后HR及L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处方能提高化疗病人的运动耐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简介:1概述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l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的损害。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将喉咽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refluxdisease,LPRD)这一概念提出用以描述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所引起的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LPRD作为咽喉疾病中一组较特殊的疾病给予关注及命名,
简介:1前言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不同于食管反流的另外一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咽喉部并损伤咽喉黏膜,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一种与酸相关性疾病。虽然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被人们所认识,到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率先报道了胃酸反流与喉后部肉芽肿的关系,
简介:目的:探索眼部运动时,面部相关联部位运动的特点,为评价周围性面瘫时面部联动提供参考。方法健康志愿者22人(45-60岁),利用自行设计的“基于运动捕捉的面部运动三维动态定量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用力抬眉”“用力闭眼”两个表情动作中,面部相关标记点的运动,使用移动距离(Smax)及运动速率(Vmax)两个参数描述其运动。结果1.“用力抬眉”动作,眉弓点左9.75mm,24.11mm/s,右10.14mm,25.87mm/s;除眼周标记点外,余标记点均有运动,移动距离为3.65mm至4.46mm,鼻唇沟点的运动速率明显大于其他标记点,左60.60mm/s,右62.70mm/s。口角点、鼻唇沟点运动距离、速率与眉弓点对应参数间线性相关关系强。2.“用力闭眼”动作,上眼睑点移动距离和速率最大,左10.56mm,87.68mm/s,右10.54mm,81.83mm/s。除眼周标记点外,余标记点均有运动,移动距离1.58mm至1.92mm,运动速率分布于11.40-14.76mm/s。口角点、鼻唇沟点运动距离、速率与上眼睑点相关参数线性相关关系差。结论健康人进行眼部主动运动时,会引起面部其他标记点发生运动,其获得最大距离、最大速率的时间一致,用力闭眼动作中运动幅度最大的点在口角点,用力抬眉动作速率最大点在鼻唇沟点,运动距离最大的点在下唇中点。
简介:目的:定量描述口部运动时,与其相关联的面部标记点运动,以探索评价面瘫、面肌联带运动的三维定量新方法。方法健康志愿者22人(45-60岁),利用“基于运动捕捉的面肌运动三维动态分析系统”,采集“用力示齿”、“向右上拉口角”、“向左上拉口角”、“微笑”四个表情动作时,面部相关联标记点(眉弓点、上下眼睑点、内眦点、外眦点)的运动,以最大移动距离(Smax)和最大速率(Vmax)两个参数描述。结果1.口周运动为主的表情动作中,面部其他部位标记点均有运动,且与位于口周的标记点在某一表情运动中其达到Smax或Vmax的时间分别是一致的。2.“用力示齿”动作:Smax下眼睑点(左3.93mm,右4.15mm)>外眦点>上眼睑点>眉弓点>内眦点(左1.59mm,右1.53mm);Vmax眼睑点左上(42.643mm/s)>余眼睑标记点(31.58mm/s-37.62mm/s)>外眦点>眉弓点>内眦点(左11.71mm/s,右11.09mm/s)。3.“微笑”动作:Smax及Vmax上眼睑点(左3.05mm,36.14mm/s;右2.53mm,28.90mm/s)>下眼睑点>外眦点>眉弓点>内眦点(左0.69mm,7.22mm/s;右0.77mm,7.80mm/s)。4.“向右上拉口角”动作,Smax及Vmax外眦点及下眼睑点右侧明显大于左侧,内眦点右侧略大于左侧,上眼睑点、眉弓点左侧略大于右侧。5.“向左上拉口角”Smax及Vmax外眦点、上眼睑点、下眼睑点左侧明显大于右侧,余标记点左侧略大于右侧。结论健康人进行口部运动时,会引起面部其他部位标记点发生相关联的运动,其达到Smax或Vmax的时间分别是一致的。在同一表情动作中,上、下眼睑点及外眦点的Smax、Vmax大于内眦点、眉弓点。Smax及Vmax的较小值出现于“微笑”动作内眦点;较大值出现于“用力示齿”动作下眼睑点。“向左上拉口角”动作同侧面部标记点Smax及Vmax均大于对侧相对称部位标记点。表�
简介:1喉咽反流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l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与上呼吸道的黏膜组织相接触,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咽喉部的症状,包括经常清嗓、慢性咳嗽、咽喉异物感、咽痛、声音嘶哑及发音疲劳等。
简介: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经常发生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SAHS)患者,但是至今两者之间究竟有无因果关系仍待阐明[1,2]。相对于此,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与SAHS之间关系的系统性研究明显落后于前者,仅起步于最近几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瑜伽运动治疗ICU护士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为ICU护士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通过公开招募的方法,选取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ICU护士40名,采用数字表法将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为期24周的瑜伽运动疗法,对照组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变。两组实验对象均在实验前、实验的第12周、第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表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实验组的VAS和JOA下腰痛评价表得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和治疗12周的实验组VAS、JOA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瑜伽运动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ICU护士非特异性下腰痛导致的功能障碍效果显著,是一种预防和治疗ICU护士非特异性腰痛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比较分析常见类型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在较短时间内(2N)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30例,其中痉挛型12例,弛缓型8例,共济失调型9例,混合型1例,接受2周共10次的构音障碍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在深呼吸下持续发/a/音的平均最长发声时间、平均发声频率及平均发声强度,采用Kay电脑语音工作站CSL-4500型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效果。结果不同类型构音障碍在发声参数上不同,其中痉挛型与弛缓型平均发声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痉挛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驰缓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所有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强度都有显著提高(P〈0.01),发声时间和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变化显著(P〈0.05),弛缓型构音障碍患者最长发声时间变化显著(P〈0.05),失调型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及发声时间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的呼吸与发声训练在短期内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的提高有明确效果;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声音参数变化差异明显,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策略;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在声音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为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环咽肌失弛缓吞咽障碍的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造影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照组仪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进食功能评价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球囊扩张术治疗lO一25次后,15例患者中有13例进食功能改善,对照组5例进食功能有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分析发现,治疗组13例环咽肌开放情况改善,而对照组中仅5例有所改善;视频吞咽造影检查中咽通过时间比较,治疗组中治疗前平均0.24s,治疗后为0.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咽期及食管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