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TD)的误诊因素,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正确诊断.方法:对临床15例的STD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STD患者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急慢性咽喉疾病、口腔赘生物、鼻息肉、病毒性疱疹、皮肤病等,但根据STD的自身临床特征仍可鉴别诊断.结论:干预STD的误诊措施,医师应警惕与性疾病有关的致病因素,重视病史的详细询问,对可疑患者应及时做一些特殊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STD 误诊因素 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治疗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G)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方法:纳入30例就诊前未经治疗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设为观察组;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cathepsinG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清中cathepsinG浓度为(32.2±12.3)ng/mL,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cathepsinG浓度上调为(260.4±2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6,P〈0.01)。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cathepsinG表达明显上调,其可能通过与多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参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组织蛋白酶G 机制
  • 简介:背景:目前,很少应用局限性腋部皮肤切除和邻近皮肤选择性汗腺切除术(Shelley术式)治疗多汗症。目的:研究该技术是否为一种永久性减少腋汗的好方法。方法:这是一项在某大学皮肤科进行的前瞻性、开放、非随机治疗性试验。从出汗最多区域的中央切除一小块椭圆形的与皮纹平行的皮肤。沿切口边缘向下潜行分离至出汗最多位置,然后翻起皮肤。用剪刀剪去邻近皮肤下面容易辨认的大汗腺。作者治疗了8例腋汗症患者的15处腋部皮损。通过患者白行估计手术后出汗减少的百分率来评估出汗减少的程度。并由外科医生对瘢痕外观进行分级。5例患者8处腋部皮损的HE染色切片用于组织学上评估汗腺组织的大小、位置和深度。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均有效:平均汗液减少程度是65%(极差40%~90%)。平均随访1.3年(极差0.1~6)且此间汗液减少程度一直维持。5例患者的组织学分析:汗腺较毛囊位置略深。在5mm厚的皮片中汗腺组织平均厚3.5mm。顶泌汗腺小叶较外泌汗腺的小叶更多、更大。两种汗腺紧密相邻,在皮肤内的深度无明显不同。结论:局限性腋部皮肤切除和选择性汗腺切除的局部外科手术仍是永久性减少腋汗的最安全方法之一。

  • 标签: 治疗性试验 组织学分析 皮肤切除 腺切除术 腋汗症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