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术中实时CT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24例(对照组),采用CT实时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24例(观察组)。结果两组术后血肿体积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P〈0.05)。发病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近期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12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6个月,按Barthel指数评估远期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68.13±19.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9.17±26.73)分;P〈0.05]。结论术中实时CT监控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治愈率。
简介:我科1991年6月~2003年10月共收治硬膜下血肿52例,通过采用颅骨钻孔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现总结该病诊治过程的配合与护理.
简介:目的探讨血肿腔钻孔联合侧脑室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3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68例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血肿腔钻孔联合侧脑室置管引流加尿激酶溶解血肿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GO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并分别对患者术前意识分级、出血量大小与预后程度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预后良好91例,轻残4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13例,死亡23例,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前意识分级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出血量30~70mL组和70mL以上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秩次比较显示Ⅰ~Ⅱ级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Ⅲ~Ⅳ级组,30~70mL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70mL以上组。结论血肿腔钻孔联合侧脑室置管引流加尿激酶溶解血肿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简介:掌握颅内病变的定位技术,是神经外科医师手术的基础,也是影响神经外科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骨瓣开颅手术,还是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锁孔'(keyhole)技术等,都需依靠颅内结构或病变的精确定位的个性化选择手术方法,以利引导手术入路[1].在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中,医师是根据颅内病变的影像学资料,凭借解剖学基础和经验来确定病变的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了避免定位的偏差,常常需要做一个较大的头皮切口和骨窗,并减慢手术操作速度以利寻找病变、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这种操作远远不能达到当代微侵袭神经外科的标准.因此,寻找一种既精确、可靠,又简单、快捷的定位方法,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需要探索的课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立体定向技术以及神经导航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神经外科疾病定位诊断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成为最重要的诊断与治疗手段,是当代神经外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简介:目的为提高脑深部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术要点。方法2000年3月~2011年10月年共有222例患者进行了DBS手术,其中帕金森病207例,特发性震颤5例,肌张力障碍10例。刺激靶点355个,其中丘脑底核325个,腹中间核14个,苍白球内侧部16个。穿刺点锐性切开蛛网膜和软脑膜、合理应用微电极记录、术中应用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延伸导线与刺激电极接头埋置和固定在枕骨骨槽内、脉冲发生器在锁骨上固定是本组手术技术的要点。结果本组术后1年、3年、5年UPDRS评分,关期改善率55.8%,53.4%,45.2%;开期改善率22.5%、23.2%、20.4%。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皮层出血、电极过深、皮肤破溃感染等。结论严谨和细致的外科操作,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可提高DBS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简介:自1846年Holmes首先描述“麻醉”后,即伴随产生了“麻醉深度”的概念。然而,直到1937年方形成由Guedel提出的经典乙醚麻醉分期。此后半个多世纪,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麻醉”的内涵不断更新,与之相对应的“麻醉深度”的概念亦处于探索和讨论之中。目前,更倾向于将麻醉视为一种状态,包括意识消失、感觉和运动阻滞及降低应激反应。不同麻醉药物旨在达到不同“组分”的要求,因此,全身麻醉经常辅用肌肉松弛药、镇静催眠药、麻醉性镇痛药,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等。由于麻醉是多种成分的组合,现有的麻醉监测手段均存在不完善和局限性,尚不足以满足实时、精确、客观监测的要求,至今仍普遍采用临床表现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主要依据。然而,在探索麻醉深度监测方面亦颇有收获,不断地揭示和接近更为客观的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