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7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采用支架技术治疗的9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行单纯支架植入术,6例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结果9例患者均在首次治疗中成功植入支架或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椎动脉均保留通畅,无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4~39个月临床随访,随访过程中无再出血表现。6例患者获3~18个月造影随访,其中2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者随访发现动脉瘤再通或增大,再次行血管内孤立术及椎动脉近端闭塞术;2例行单纯支架植人术者随访造影示动脉瘤闭塞;另1例不全闭塞。结论血管内支架技术能保存患侧椎动脉畅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应严密随访,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总结内镜血肿清除术的技术细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应用神经内镜治疗49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皮质造瘘位置选择、工作通道的走向、预防出血及内镜直视下止血方法等相关技术细节。结果49例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101.03±21.30)mL、手术时间(62.12±9.29)min、切口长度(5.02±0.37)cm及骨窗面积(6.65±0.31)cm^2。术后24h内行CT扫描,49例患者中43例血肿清除完全,5例血肿少量残留,1例未复查CT,无术后再出血发生。术后1例因脑疝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存活4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Ⅰ级19例,Ⅱ级17例,Ⅲ级5例,Ⅳ级5例。结论①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具有微创、血肿清除满意及预后良好的特点。②恰当的皮质造瘘位置、顺血肿长轴工作通道的走向和术中轻柔的操作,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副损伤;术前及术中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机会,内镜下“内镜结合吸引器”等直视下止血方法简便实用,值得推广普及。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后释放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安全性、疗效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间支架后释放技术(支架输送至载瘤动脉动脉瘤段,先填塞部分弹簧圈后再释放支架)治疗的153例178"个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解剖形态,支架植入技术操作程序,临床和造影结果。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植入支架,其中Neuroform支架76枚、Enterprise支架72枚、LEO支架33枚。术后即刻完全栓塞136个动脉瘤(76.4%),瘤颈残留29个(16.3%),部分栓塞13个(7.3%)。术中弹簧圈拉丝1例,血栓栓塞并发症1例。平均术后9.3个月后DSA随访74例,MRA随访44例,显示3例动脉瘤再通。结论支架后释放技术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能显著提高动脉瘤颈覆盖率而达到血管重建目的,使支架治疗技术成功率、安全性和疗效进一步提高。
简介:2002年第一届脑血管病学组成立后,学组专家共同编写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截止到2006年底进行了全国30个省的推广工作。各地反映非常热烈,达到了规范、统一各地临床医生治疗脑血管病治疗手段的效果。2007年8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向卫生部科教司共同申请《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方案应用与推广》进入卫生部十年百项的计划并获得批准实施,《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方案应用与推广》项目的正式批文已在卫生部的网站上公布。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又补充递交了《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方案应用与推广》项目的任务书和继续教育学分申请表(国家级一类学分)。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采集17例高血压脑出血拟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头颅CT数据,运用3D—slicer免费软件进行虚拟现实重建并设置标记物后,将重建图片导入智能手机,应用相机功能程序进行头皮与重建图片准确融合,精确描画脑内血肿体表投影,实现增强现实技术,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进而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运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可成功完成脑内深部血肿穿刺,并经神经内镜观察证实到达目标部位。结论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定位指导。
简介:本文讨论了眩晕及相关疾病的生理学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治疗眩晕的药物类型包括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物、苯二氮卓类、钙通道拮抗剂和多巴胺受体拈抗剂。这些药物通常具有多种作用。它们可缓解症状发作的强度(如前庭抑制剂)或影响其潜在的疾病过程(如在前庭性偏头痛病例中使用钙通道拮抗剂)。其中大多数药物,特别是那砦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还具柯调节前庭损害代偿速度的作用。近几年来,这一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现在经常推荐患者进行前庭康复性物理治疗以促进前庭功能代偿。因此,只有当治疗医师对所应用药物的药理学知识及其确切的药理学作用了如指掌时,才能进行最恰当的眩晕治疗。眩晕有4大类病因,相应的病因有共特定的药物治疗方案。耳源性眩晕包括内耳疾病如Meniere病、前庭神经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和双侧前庭神经麻缚。对于Meniere病和前庭神经炎这2种疾病,前庭抑制剂如抗胆碱能药物和苯二氮卓类有效。对于Meniere病,限盐和利尿剂治疗可预防复发;对于前庭神经炎,现在仅推荐短期应用前庭抑制剂。对于BPPV和双侧前庭神经麻痹,目前并不推荐进行药物治疗,但物理治疗对两者非常有效。中枢性眩晕包括与偏头痛或某些卒中有关的眩晕。偏头痛柏关性眩晕的治疗主要依靠预防性药物,如L型钙通道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β-受体阻滞剂。对于卒中患者或其他脑干或小脑器质性病变患者,推荐给予一种联合试用前庭抑制剂和物理治疗的折衷性治疗方法。精神性眩晕的发生与惊恐、焦虑性疾病和广场恐怖症有关。苯二氮卓类是最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未确定的和原因不明的眩晕由其他许多诊断组成,对这些患者的处理建议采用经验性方法,试验性联合应用“全效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