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脑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andsinust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好发于妊娠期和产褥期的孕产妇。发病率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易于误诊、漏诊,死亡率、致残率高,但早期诊断和干预则预后良好。本文重点就孕产妇CVST的早期诊断及误诊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促进临床医师及早识别危险预警,避免误诊,早期诊断,及时干预。
简介: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6-12月期间,首先采取焦点小组访谈法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表,之后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对接,并形成有效的上报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形成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2015年1月在全院范围内正式上线使用。结果: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我院护理人员血栓防治管理水平(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正确率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可提高临床对血栓的防治管理水平,降低患者痛苦;同时为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措施和制度提供数据和依据。
简介:在1825年,Ribes首次描述了脑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cere-bralvenousthrombosis,CVT)的临床表现,1例45岁男性患者,因头痛、癫痫发作、精神异常6个月死亡,尸检证实上矢状窦、左侧侧窦、及脑实质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此后,一系列经尸检发现类似病例。最初人们认为脑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疾患,具有较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其病理特征为出血性脑梗死,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进行性昏迷、死亡。随着科学的发展,临床已可应用血管造影术、MRI、MRA等新诊断技术。在生前诊断CVST。
简介:目的:调查外科护士对于预防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信行问卷,以便利抽样法调查北京市某医院的40名外科护士,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外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识得分为(9.38±1.74)分,占满分的62.5%;信念得分为(33.90±3.80)分,占满分的84.6%;行为得分为(38.78±6.83)分,占满分的77.6%。2外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的知识、信念与行为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3不同职称、责任护士状态、科室的外科护士预防术后患者DVT知、信、行的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士在预防术后患者DVT的知信行方面,信念水平最高,行为水平次之,而知识水平较低,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提高护士预防DVT的知识水平,以促进其信念的转念,进而改进护理措施。
简介:目的:系统分析近10年我国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研究的发展态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对2004-2013年国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210篇文献,分别发表在91种期刊上,近4年文献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作者来自29个省市,研究单位以临床医疗机构为主;文献以临床科研论文为主,其次是个案报告和经验介绍论文,仅2.86%为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对象集中在肿瘤患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案例报道与分析、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防治与护理对策、血栓形成原因回顾与分析等方面,目前尚无规范统一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实践标准;论文引文以中文文献为主(70.37%),论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者9篇,最高被引频次为93次;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者12篇(5.71%)。结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问题已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尚须加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探索更为简便有效的PICC相关性血栓的预防管理流程,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简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65岁,主因右上肢麻木1周入院.在急诊行颈椎X线检查见颈椎退行性改变,头颅CT检查见左侧侧脑室前角处类圆形高密度影.……
简介:目的: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物理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卧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应用物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DVT发生情况,并测定护理前后患者大、小腿间周径差。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3.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者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卧床老年患者进行物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DVT发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