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报告1例NRAS基因突变致系统红斑狼疮(SLE)临床特征,提高对NRAS基因突变表型谱认识。方法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特点、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家族史等。采用外显子捕获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anger测序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先证者,男,2.6岁,1岁后反复出现发热、外周血PLT和RBC计数下降;2.6岁时出现皮疹、左膝关节肿痛,有轻度蛋白尿,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患儿无明显面容异常,其他脏器无畸形。测序发现NRAS基因c.38G>A(p.G13D)杂合突变,其父母均未携带,为新发突变。Sanger法验证了上述高通量测序结果。c.38G>A突变为已报道致病突变。结论本研究显示生殖细胞NRAS基因突变患儿可仅有SLE表型,进一步丰富了NRAS基因突变表型谱。

  • 标签: RAS病 NOONAN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NRAS基因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系统红斑狼疮(SLE)合并脑后部可逆脑病综合征(PRES)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报告北京协和医院诊断4例儿童SLE合并PRES临床资料,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病例行文献复习,分析儿童SLE合并PRES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4例SLE患儿均伴有狼疮肾炎,从确诊SLE至出现PRES时间1-63个月,出现PRES时1例正在接受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PRES均以惊厥、头痛起病,伴血压升高。2PubMed数据库检索到11例SLE合并PRES儿童病例,结合本文报道4例,15例进入分析。女性14例。年龄最小8岁。从确诊SLE至出现PRES间隔中位时间为6个月(1个月至8年)。15例出现PRES时均有惊厥发作,10例伴头痛,7例呕吐,9例意识丧失,7例视力障碍。15例均有血压升高。12例有狼疮肾炎。治疗SLE予甲泼尼龙或CTX冲击治疗分别为4和3例,予羟氯喹2例,予环孢素和利妥昔单抗各1例,PRES分别发生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2d至4年。15例行头颅MRI检查示大脑后循环皮质下白质受累为主。12例予降血压治疗,10例予抗惊厥药物短期治疗。9例SLE处于活动期,继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6例非活动期SLE患儿减停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15例神经系统症状均恢复,随访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9例复查头颅MRI示颅内病变完全或基本消失。结论儿童SLE合并PRES主要表现为惊厥、头痛、意识障碍和视觉障碍。对于有狼疮肾炎SLE患儿血压升高时,尤其同时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CTX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警惕PRES发生。早期诊断和治疗PRES预后较好。

  • 标签: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 简介:我们收集了近15年我院及外院住院治疗系统红斑狼疮(SLE)病例113例,从发病、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几方面对小儿SLE做一全面的回顾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女性多见,男:女=1∶4.13。年龄5~14岁,以10岁以上多见(占81%)。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者12年。患儿起病急,首发症状各异,可以表现为发热(42.5%)、皮疹(13.3%)、淋巴结肿大(6.2%)、关节痛(15.9%)等全身症状,可在病初即出现器官受累症状.如头痛、抽搐(3.5%),尿少、浮肿(11.5%),腹痛、腹泻(4.4%)及出血点,瘀斑(2.7%)。临床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分析 实验室检查 狼疮性肾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 首发症状
  • 简介:前言主要说明“因为什么而要研究什么”问题,一般应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明确说明研究目的,包括主要和次要目的。可少量引用切题重要参考文献加以分析,作为自己设想依据。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研究过”之类提法。一般不超过250字。

  • 标签: 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 国内外
  • 简介:前言主要说明“因为什么而要研究什么”问题,一般应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明确说明研究目的,包括主要和次要目的。可少量引用切题重要参考文献加以分析,作为自己设想依据。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研究过”之类提法。一般不超过250字。

  • 标签: 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 国内外
  • 简介:前言主要说明“因为什么而要研究什么”问题,一般应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明确说明研究目的,包括主要和次要目的。可少量引用切题重要参考文献加以分析,作为自己设想依据。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研究过”之类提法。一般不超过250字。

  • 标签: 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 国内外
  • 简介:前言主要说明“因为什么而要研究什么”问题,一般应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明确说明研究目的,包括主要和次要目的。可少量引用切题重要参考文献加以分析,作为自己设想依据。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研究过”之类提法。一般不超过250字。

  • 标签: 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 国内外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与儿童过敏紫癜复发(HSP)相关。方法:选取扬州市洪泉医院于2019年11月-2022年6月初次诊断为过敏紫癜患儿共108名,出院后通过电话、网络、再入院等形式随诊1年。依据复发情况将出院后未复发分为对照组,过敏紫癜再次复发为复发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相关实验室指标、出院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复发组患儿出院后激素治疗、出院后饮食、运动限制比例低于未复发患儿(P<0.05);紫癜缓解时间(<6天)、有前期感染病史人数和入院时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SⅡ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2)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发现:C反应蛋白、SⅡ水平升高为HSP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紫癜缓解时间(<6天)、出院后激素治疗、运动限制为儿童HSP复发独立保护因素(P<0.05)。3.系统免疫炎症指数预测儿童过敏紫癜复发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I0.697-0.867,P<0.001),SⅡ对儿童过敏紫癜复发预测敏感性74.5%特异性为70.2%(P<0.05)。结论:SⅡ水平升高是儿童过敏紫癜复发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SP复发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 标签: 过敏性紫癜;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复发;危险因素
  • 简介:《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第1期“病例讨论”栏目中“严重脱发和骨髓抑制:是系统红斑狼疮加重吗?”一文配发了编者按刊出后,我们选择了与这个疾病诊断治疗相关免疫、血液和肾脏专业3位专家就系统红斑狼疮(SLE)与免疫抑制药物所致骨髓抑制临床鉴别问题展开讨论,编辑整理如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髓抑制 脱发 免疫抑制 病例讨论 治疗相关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炎症为突出表现弥漫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累及是SLE两个主要临床特征.SLE是一种高度异质疾病,评估SLE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制订相应治疗方案,已日益成为共识.因羟氯喹有抗光敏及稳定溶酶体膜作用而用于SLE治疗,其不仅对SLE皮损及关节症状有效,还能提高整体疗效,减少皮质激素用量,并可在SLE病情控制,激素减量或停用时作维持用药[1].羟氯喹治疗儿童SLE报道甚少,现将我院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期间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7例轻型儿童SLE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联合治疗 羟氯喹 泼尼松 临床观察 儿童
  • 简介:随时都要看到孩子进步,尤其是孩子表现不好时候,不要打击孩子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对孩子表现给予夸奖,对孩子进步给予赏识,这将会让孩子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观念。

  • 标签: 婴儿 养育方法 个人 家庭生活
  • 简介:打开一切科学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 标签: 婴幼儿保健 生理卫生 清洁卫生 营养学
  • 简介:目的提高对儿童不典型继发性血栓PLT减少紫癜(TTP)认识。方法总结1例无神经系统受累继发性TTP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ADAMTS13酶活性和Anti-ADAMTS13抗体检测结果,行系统文献检索文献复习。结果男性患儿,12岁,急性起病,病初有发热,双下肢可见瘀点,PLT及Hb进行下降,血涂片可见破碎RBC,高胆红素血症,LDH明显升高,镜下血尿,肾功能正常,补体正常,考虑血栓微血管病(TTP或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ADAMTS13酶活性检测2.3%(正常值40%-130%),ADAMTS13抗体检测90U·mL-(-1)(正常值〈12U·mL-1),确诊继发性TTP,予血浆置换和激素治疗。4个月后患儿停用所有药物,目前停药6月无复发。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共有14篇英文文献中40例继发性TTP进入本文分析,发病年龄(10.2±5.2)岁,男19例,女21例,发热36例(90%),神经系统受累28例(70%),肾脏受累18例(45%),均有贫血和PLT降低。3例死亡,37例血浆置换+激素治疗,31例(83.8%)对血浆置换治疗即时反应好,1例因血浆过敏和1例血浆置换导管相关感染改为激素+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好,1例难治继发性TTP加长春新碱(利妥昔单抗上市前)随访时复发,2例发生血浆置换依赖,加环孢素后治疗反应好,1例治疗反应不好,加长春新碱后治疗反应好,,4例失访(10.8%),平均随访时间29月(3-72个月),13例(39.4%)出现复发,9/13例加利妥昔单抗中仍有2例复发。结论贫血和PLT降低应怀疑TTP,需行ADAMTS13酶活性及其抗体检测,有助于区别遗传和获得TTP;血浆置换+激素,或+利妥昔单抗是TTP治疗组合选项。

  • 标签: 血栓性PLT减少性紫癜 儿童 ADATS-13酶活性 ADAMTS13抗体
  • 简介:患儿,男,系第2胎第2产,母孕后期发现羊水过多,胎龄36周顺产于当地卫生院,出生时无窒息,出生体重2140g。生后当天喂奶时出现呛咳及青紫,遂转来我院,经检查诊断为“先天性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于生后3日我院行“先天性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根治术”,手术顺利,术中证实为ⅢB型,术后带气管插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入NICU监护治疗。

  • 标签: 张力性纵隔气肿 心包积气 先天性食道闭锁 新生儿 胸腔闭式引流管 食管气管瘘
  • 简介:产前应进行胎教随着妊娠天数一天天增加,尤其到了妊娠后期,孕妇开始盼望孩子早日降生。越到妊娠后期孕妇这种心理越是强烈,临到预产期,有的孕妇会变得急不可待。当然,熬过了漫长孕期,盼望看到孩子是什么样,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可取。要知道,新生儿所具有的一切功能,产前胎儿已完全具备。

  • 标签: 产前 胎教 妊娠后期 后期孕妇 预产期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手术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斜疝中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们采用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斜疝52例,均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后腹腔镜下辅助手法复位,对复位失败者于腹股沟外环体表投影处做1.5om小切口,松解嵌顿,均行腹腔镜下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改良法)。结果5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下辅助复位36例,手术时间(35.4±9.16)min,住院时间(4.5±1.5)d,腹腔镜下嵌顿松解16例,手术时间(54.9±13.6)min,住院时间(5.5±1.7)d。无输精管、精索血管损伤,无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切口疝、疝复发等。结论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嵌顿斜疝安全可行,疗效确切,腹腔镜下可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腹股沟 治疗 儿童
  • 简介:目的提高对妊娠同族免疫肝病-新生儿血色病(GALD-NH)临床特点认识。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1例GALD-NH患儿临床表现及尸检病理诊断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文献复习总结该类患儿临床特征。结果男,生后第2d发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少尿,全身水肿(大量胸腔积液、腹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积极对症治疗无效,生后43d死亡。尸体解剖病理诊断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外组织(胰腺、甲状腺)铁染色阳性,肝组织膜复合攻击物C5b-9免疫组化阳性,确诊GALD-NH。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of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2月20日,12篇英文文献。报道89例与本文病例合并后共90例NH,表现为胎儿水肿(17例)、羊水少(21例)、宫内发育迟缓(33例),生后出现铁代谢异常(65例)、肝功能衰竭(62例)、凝血机制异常(58例);肝外铁沉着阳性(48例),肝组织C5b-9免疫组化阳性14例;铁螯合剂+抗氧化治疗36例,单纯IVIG治疗4例,单纯换血治疗9例,IVIG+换血治疗20例,肝移植13例;死亡55例,存活35例,随访28例,均预后良好。结论GALD-NH罕见,生后早期发病,以铁代谢异常、肝功能衰竭和凝血机制异常为主要表现,肝外组织铁沉着及肝活检为确诊依据,早期换血+IVIG治疗为病因治疗,病死率高,存活者预后良好。

  • 标签: 妊娠同族免疫性肝病 新生儿血色病 新生儿肝功能衰竭
  • 简介:大年龄儿童发育髋关节脱位一般是指6岁以上儿童,由于患儿持续负重,髋臼、股骨头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软组织随着股骨头逐渐上移而明显变形。2001年以来作者采用切开复位,Chiari骨盆内移截骨加盖术治疗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髋脱位 骨盆骨 外科学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报告3例肺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SFTPC)突变致儿童间质肺病(chILD)伴家系外显不全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总结3例家系外显不全chILD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对SFTPC突变基因型及其临床表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儿均为足月顺产,出生时无异常,在生后2~15月出现咳嗽、气促和发绀,持续不能离氧,CT示弥漫磨玻璃样变伴或不伴囊变,其中1例有家族史。多予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类固醇、羟氯喹治疗,2例好转,1例死亡。3例患儿家系测序均检测到SFTPC基因存在致病杂合错义突变[2例c.218T>C(p.I73T)杂合错义突变,为国外数据库最常见致病突变;1例c.314A>G(p.D105G)杂合错义突变],各家系均有健康携带者。共检索到报道SFTPC突变致chILD外显不全文献7篇10例患儿,结合本文3例,13例起病时间从新生儿期至11岁,CT多表现为弥漫磨玻璃样变,均有长期吸氧史,2例死亡,2例chILD,9例缓解。结论SFTPC突变致chILD中国汉族人群存在外显不全现象,对这类疾病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认识为早期诊断、干预、预后判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间质性肺病 儿童 表面活性蛋白C 基因型 表型 突变
  • 简介:目的提高对儿童嗜酸细胞胃肠炎(EG)认识。方法报告1例EG合并急性胰腺炎患儿诊断和治疗过程,系统检索文献汇总复习类似病例相关报道,分析总结EG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结果男,14岁,以"反复腹痛、腹泻1周"主诉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查血嗜酸性粒细胞(EOS)0.62,血清IgE393U·mL^-1,骨髓细胞学检查示EOS比例增加,内镜下显示胃肠道黏膜慢性炎症,病理活检显示十二指肠黏膜EOS浸润,诊断为EG。经泼尼松抗炎和抗过敏药物等治疗1周后病情缓解,血EOS降至正常,随访2年患儿病情稳定无反复。万方、中国知网、EMBASE和PubMed等数据库系统检索相关文献11篇,汇总EG合并急性胰腺炎14例(儿童病例4例),均以急性胰腺炎表现起病而误诊,以腹痛、恶心和呕吐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主,外周血EOS均明显升高,腹腔积液EOS比例对诊断EG合并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提示意义,14例均有不同程度胃、十二指肠黏膜异常改变。13例明确诊断后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1例手术切除胰腺后复发,诊断EG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结论EG合并急性胰腺炎罕见,对不明原因急性胰腺炎,且伴血EOS增多或常规抑酶抑酸治疗后临床转归差者,应警惕EG可能,完善内镜病理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胰腺炎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