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延期妊娠终止妊娠时机,以确定适当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5年10月-2007年9月分娩的妊娠41-41州周且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2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延期妊娠组羊水过少、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和剖宫产率均较足月分娩组高(P〈0.05);延期妊娠引产干预组羊水Ⅲ度污染、剖宫产率均较延期妊娠自然临产组高,而阴道自然分娩率低(P〈0.05);用地诺前列酮做引产前预处理+催产素引产较直接催产素静点引产组有较高的自然分娩率和较低的剖宫产率及引产失败率(P〈0.05)。结论延期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在综合监测提示胎盘功能良好状态下仍可继续妊娠,不适当的干预可增加难产率,引产前的预处理可增加自然分娩机会。
简介:目的探讨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regulatedindevelopmentandDNAdamageresponses1,REDD1)在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早孕绒毛组织(6~10周)、中孕(24~28周)及足月晚孕(38~39周)胎盘组织各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Westernblot杂交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REDD1mRNA及蛋白在不同孕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EDD1蛋白表达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随着孕周增加,REDD1在mRNA及蛋白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REDD1可能早期参与了滋养细胞侵袭的过程。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助产方式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于2011年10月至2014年8月经阴道分娩的1857例初产妇,按照不同接生处理方法分为A、B、C、D组,A组398例为单纯无保护会阴接生,B组459例以导乐助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C组418例以双侧会阴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D组582例同时采用导乐助娩与双侧会阴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比较4组接生成功率、会阴完整率、疼痛情况等临床效果。结果D组的无保护会阴接生成功率、会阴完整率、新生儿评分高于其他3组,产后出血、第二产程时间少于其他3组,产妇满意度、产妇情绪状态优于其他3组(均P〈0.05)。结论导乐助娩与双侧会阴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提高了产科接生质量,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产妇的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孕足月初产妇120例分为四组;A组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B组为剖宫产术后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PCA);C组为剖宫产术后未行镇痛;D组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L浓度,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24h后,B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8h不同时间,C组疼痛评分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前,C组疼痛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早、母乳量充足时间晚、7d纯母乳喂养率高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48hPRL水平均明显高于产前(P〈0.01);C组产后24h、48h,PRL水平均低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产后镇痛未见对血PRL水平及泌乳等的影响,疼痛是影响产妇泌乳的因素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单胎妊娠孕妇500例,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母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500例中208例阴道试产,146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0.2%,剖宫产者354例,剖宫产率70.8%;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住院费用均高于阴道分娩组,恶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阴道分娩组长,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感染、窒息及颅内出血与阴道分娩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再次行剖宫产的绝对指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予阴道试产。
简介: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Bl(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l,TGF—B1)和Smad4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及IA2-ⅡA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carcinomaofthecervix,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Smad4在35例CIN、50例SCC、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肿瘤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TGF—β1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CIN、SCC组织中表达强度渐增加,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F—p1在SCC中的表达强度与SCC的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Smad4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CIN、SCC组织中表达强度渐减弱,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mad4在SCC中的表达强度与SCC的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TGF—p1和Smad4在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TGF—β1、Smad4蛋白可能在SCC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们的表达与SCC病理分级有关,有望作为判断SCC恶性程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