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收治的102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患者使用微型腹腔镜器械手术纳入微械组,48例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手术患者纳入普械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结果微械组术后总妊娠率、宫内妊娠率及活产率[44.4%(24/54)、42.6%(23/54)、38.9%(21/54)]均高于普械组[25.0%(12/48)、18.8%(9/48)、16.7%(8/48)](P〈0.05);微械组轻、中度输卵管病变患者的宫内妊娠率[64.7%(11/17)、41.7%(10/24)]明显高于普械组[25.0%(4/16)、18.2%(4/22)](P〈0.05)。结论使用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轻、中度输卵管性不孕能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
简介: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和社会关系改善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市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对症躯体支持治疗+个体化心理抚慰干预综合治疗,采用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C30(V3.0)]、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贝克抑郁问卷(BDI)、贝克焦虑量表(BAI)、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的评分均有升高(P〈0.05);疲劳、疼痛、恶心呕吐3个主要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6个单一条目中的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和便秘状况明显改善(P〈0.05);腹泻和经济困难评分虽然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焦虑、抑郁和绝望患者有所减少,接受现状者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TAS-20、BDI、BAI、IBS和NRS的评分值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84.62%(44/52),治疗后疼痛率(66.67%,38/57)与治疗前(91.23%,52/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改变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感和错误认知,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OL)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评表(FACT—B,包括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和特异因素方面),对15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费用支付方式、疾病分期和术后时间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生活质量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0者为自变量(包括年龄、疾病分期、术后时间),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分期、不同术后时间的患者间生活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分期为中期者得分低于早期者(P=0.014),术后时间为12个月、60个月者得分高于术后时间3个月者(P值均〈0.050)。结论疾病分期、术后时间是QOL的影响因素;应从影响因素出发,积极开展乳腺癌普查、躯体功能锻炼及心理疏导等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在现代医院中存在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成立8年多以来的具体工作及在全院临床科室和病人中产生的效应,结果:为病人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把方便送给了病人,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还给了病人,加强了无缝隙护患环节管理,减少了医疗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降低服务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结论:临床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取得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临床满意的效果,促进了临床护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