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官腔放置球囊尿管与传统的术后宫放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与区别。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76例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粘连电切术后宫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对照组:36例,术后宫放宫内节育器+戊酸雌二醇。观察术后六个月宫恢复及其他临床情况、月经改善、妊娠,术后再次粘连,体温、血象、腹痛不适等情况。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有20例妊娠(妊娠率为52.63%),对照组有9例妊娠(妊娠率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阴道出血,对照组有4例发生阴道出血。结论: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宫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可起到局部压迫止血作用;同时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尤其对于重度粘连患者;在月经及妊娠方面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 球囊尿管 宫内节育器 戊酸雌二醇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造影对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病变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阴道超声(two-dimensionatransvaginalultrasound,2D-TVS)、二维超声声学造影(two-dimensionalsalineinfusionsonohysterography,2D-SIS)及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共检查出内膜息肉63例,粘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3例,内肌化血凝块4例,正常内膜8例。2D-TVS对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69.2%;2D-SIS对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88.7%。造影前、后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IS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内病变的可靠方法。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宫腔造影 宫腔内病变
  • 简介: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造成胎盘剥离面出血,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严重危及产妇生命[1]。过去,填塞方法治疗产后出血多用长纱条填塞或自制水囊压迫止血,技巧要求较高,操作时间较长,达不到迅速控制出血的应急目的[2]。本研究通过应用压迫装置取得了良效,旨在为临床寻求更为快速、简便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应用 压迫装置 宫缩乏力 宫腔 胎盘剥离面出血
  • 简介:粘连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最主要的原因是手术对子宫内膜造成的损伤。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复发性流产。目前认为宫腔镜是诊治粘连的金标准,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形态,恢复正常月经,解决不孕,预防粘连复发。本文对宫腔镜在粘连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并展望诊治粘连的新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粘连分解
  • 简介:目的:探讨微管人流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资料为来我站就诊的自愿接受流产的患者300例,研究对象分为微管组和药流组,每组接纳患者150例。微管组采用一次性组织吸引管,采用负压吸引术进行人工流产,当子宫收缩或子宫壁有粗糙感时停止操作,术后10天来我站进行超声检查。药物组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口服,孕囊排出10天后来站进行超声检查,回声阴影大于1cm应进行清宫处理。结果:微管组患者流产率明显高于药流组患者,微管组患者的出血量也明显小于药流组患者,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各级疼痛无明显差异,微管组患者除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外,无其他术后副反应;药流组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发热、呕吐、皮肤红疹等副反应。结论:微管人流吸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出血量少、患者痛苦少、吸的完全流产率高,为妇女终止早孕提供了新的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宫腔微管 终止早孕 临床效果
  • 简介: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68岁,绝经20年,因下腹胀痛10d入院。查体: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内8.4cm×5.4cm液性暗区,提示官腔积脓。入院后给予头孢+替硝唑治疗2d,第3天准备扩引流时,脓液自行流出,量约300ml,予一次性造影管每天冲洗,第5日复查B超,子宫轻度增大,轻度分离。继续抗感染治疗2d,痊愈出院。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宫腔积脓 老年 子宫增大 B超检查 替硝唑治疗
  • 简介:1853年法国医生Desomeaux应用早期的内窥镜观察了"子宫内口",首次报道了"检查".1869年,爱尔兰的Pantaleoni为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并提出了宫腔镜(Hysteroscopy)或子宫镜(Metroscopy或Uteroscopy)的概念.近20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宫腔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内病变 诊断 治疗 子宫内膜癌 宫腔电切术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1月到2012年3月在我站实施中期引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和总结了中期引产术后宫积血的病因及相关的防治措施。其中,3例患者的中期引产术全部顺利完成而出站,并经随访调查,均无异常情况出现。

  • 标签: 中期引产术 宫腔积血 防治 探讨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insemination,IUI)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1659个IUI周期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排卵数、IUI的时机、洗精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数、IUI的周期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IUI治疗妊娠率与患者年龄、子宫内膜厚度、IUI治疗周期数、排卵数及洗精前前向运动精子数有关(P〈0.05);与不孕类型、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IUI时机、洗涤后前向运动精子数无关(P〉0.05)。结论影响IUI结局的主要因素是:子宫内膜厚度、患者年龄、IUI治疗周期数、排卵数及洗涤前前向运动精子数。

  • 标签: 不孕症 宫腔内人工授精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提高,无数不孕不育家庭有了“生”的希望,但因内膜因素导致的生育力低下仍是生殖医学发展的瓶颈。因此由于内膜损伤导致的粘连这一疾病引起的生育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由JosephG.Asherman于1948年首次详细报道而由此得名,定义为由于内膜损伤导致部分或全部闭塞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反复流产。在临床中,宫腔镜手术辅以物理屏障、激素治疗成为粘连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膜缺失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认识的加深,运用宫腔镜手术联合干细胞治疗粘连成为新的治疗方向。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干细胞 子宫内膜 损伤 修复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女,64岁,主因绝经12年,下腹疼痛10余天于2009年12月14日收入院。患者12年前自然绝经,1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下腹痛,放射至背部和下肢,呈间歇性,伴恶心和呕吐,偶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8℃,无阴道排液、出血等症。B超提示:盆腔囊实混合型包块;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子宫穿孔 宫腔积脓 2009年 病例摘要 下腹疼痛
  • 简介:目的:通过对填塞纱条法和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缩乏力性出血的对比应用,比较二者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2008年1月-2012年5月间所施行的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仅选择单纯性缩乏力出血的患者共47例,其中有29例行宫纱条填塞术作为对照组,从2009年开展B—Lynch缝合术后有18例行B-Lynch缝合术作为研究组,两组在年龄,孕龄及剖宫产指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别。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乏力I}生出血的患者B—Lynch缝合术优于纱条填塞术,通过熟练掌握B—Lynch缝合术的方法和技巧后,笔者在治疗剖宫产术中乏力性出血基本行B—Lynch缝合术取代了纱条填塞术,正尝试把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多因素的产后出血。

  • 标签: 剖宫产术中 宫缩乏力性出血 宫腔纱条填塞术 改良B—Lynch缝合术
  • 简介:正常子宫内膜修复可为无瘢痕的完全愈合,而内膜再生障碍则可能导致女性粘连等问题。粘连临床处理棘手,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初见端倪。本文就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粘连发生机制及目前干细胞治疗粘连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 宫腔粘连 再生 干细胞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三维(4D)输卵管超声造影对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162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17例经阴道动态三维(4D)超声造影的不孕患者为研究组,同期45例未做超声造影的不孕患者为对照组,追踪两组患者在半年内自然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造影后半年内36例成功怀孕,妊娠率为30.8%;同期对照组有6例成功怀孕,妊娠率为13.3%,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动态三维(4D)输卵管超声造影除了能准确、快速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成为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重要诊断手段,同时对不孕症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 标签: 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 动态三维(4D) 不孕症
  • 简介:目的:一次性使用P型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早孕妇女,孕45d以内(孕囊≤20mm)进行终止妊娠,将其分为吸管组和传统组各28例,吸管组采用一次性组织吸引管,传统组采用金属吸管,在人流术中吸管组无痛率82%,显著高于传统组3%,吸管组术中出血量(10±3)ml,显著低于传统组(16±5)ml,吸管组术后出血天数(4±1)d,显著低于传统组(7±1)d,人流术的并发症为0,显著低于传统组14%,完全流产率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吸管组在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以及人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Y—Y6.0/28—21P”型一次性使用p型组织吸引管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基层医院的人流术中,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宫腔吸管 传统金属吸管 人工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