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对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PAH)的有利作用,而西地那非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的作用尚未明确,为此LimZS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IntJCardiol,2007,118(2):178-182],回顾了3例平均年龄为44.3岁接受西地那非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与艾森门格综合征合并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病例记录回顾了基础水平的和随访的解剖学、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的特征。结果显示,3例患者中的2例有巨大第二房间隔缺损,另外1例有静脉窦缺损。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症,并在休息和(或)运动时去饱和。由于进行性的严重的体力活动能力不耐受而开始应用西地那非。
简介:西地那非用于治疗肺动脉高血压,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是安全的。为观察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西地那非对肺功能、气体弥散性、呼出NO的作用,评价西地那非是否能够阻断运动导致的肺水肿的形成,BussottiM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IntJCardiol,2007May7;(Epubaheadofprint)]。研究入选22例慢性心衰的女性患者,分别给予安慰剂、西地那非25mg、100mg,1次/d,同时测量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患者的肺弥散性、分子弥散性、肺毛细血管容量、一氧化氮弥散性,以及标准肺功能和最大心肺运动状态下的上述参数。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西那卡塞对尿毒症患者骨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门诊和住院中伴有骨痛症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即A组(单纯血液透析组)、B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C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西那卡塞组),观察并评估其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骨痛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C组治疗2周及6周后血清磷、PTH和骨痛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6周后与A组和B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西那卡塞组能有效的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磷和PTH,降低骨痛评分,缓解症状,其效果优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透析频率每周2~3次)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30例,在饮食管理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西那卡塞25~75mg/d,同时服用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甲状旁腺体积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血磷、iPTH水平、钙磷乘积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钙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治疗1、3、6个月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各治疗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6个月后,14例治疗前确诊甲状旁腺增生患者中9例甲状旁腺体积较前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无明显变化,治疗前未发生甲状旁腺增生的16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新的甲状旁腺增生。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活性维生素D联合西那卡塞治疗MHD的SHPT能有效抑制PTH的分泌,从而改善钙、磷代谢紊乱,抑制或减轻甲状旁腺组织的增生,且不良反应小。仅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肌痛,减少剂量后缓解。总体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有极少的关于服用西地那非或其他PDE5抑制剂治疗ED的患者出现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报道。本文中,GorkinL等使用全球临床试验和欧洲观察研究的安全性方面的数据资源评估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IntJClinPract,2006,60(4):500~503)。从有超过13000名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数据和不少于每年35000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出使用西地那非后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00000患者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约为2.8例,与已报道的美国普通人群样本的估算值相似(为2.52例和11.8例/100000患者/年;年龄≥50岁)。这些数据并不能提示使用西地那非会提高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