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治疗后复发率很高。结石成分的确定,对于深入探讨泌尿系结石成因、治疗和预防结石复发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我院对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656例结石标本进行了化学定性和定量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红外光谱 分析 尿路结石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金标准。由于术后患者永久性尿流改道,需终身佩戴集尿袋,腹壁造口存在造成身体形象改变,导致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术后患者 根治性 延续护理 腹腔镜 尿流改道术
  • 简介:迄今研究己阐明Notch信号通路主要成员及核心转导过程,发现Notch信号通路与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病有关。近年来肾脏病领域研究证实,Notch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等多种肾小球疾病有关,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发生。本文旨在介绍Notch信号通路及其肾脏病领域研究进展,为探索肾脏病发病机制和相应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NOTCH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脏发育 肾间质纤维化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构建并鉴定逆转录病毒介导Ku80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建立稳定、高效、长久低表达Ku80的人肾癌786-O细胞株.方法针对Ku80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RNA干扰靶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与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后pSUPERretro-puro载体连接,构建pSUPERretro-puro-siKu80干扰表达载体,并对重组载体进行测序鉴定.筛选出基因沉默效应最强干扰序列后使用磷酸钙法共转染293FT细胞,产生病毒颗粒随后感染786-O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用RT-PCR检测Ku80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测定转染后786-O细胞Ku80蛋白表达量,以鉴定稳定细胞株.结果测序结果证实目的片断正确插入pSUPERretro-puro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pSUPERretro-puro-siKu80干扰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干扰表达载体786-O细胞Ku80基因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抑制Ku80基因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获得Ku基因稳定干扰的人肾癌786-O细胞株,为下一步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研究肾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KU80 逆转录病毒载体 RNA干扰 肾肿瘤
  • 简介:Notch信号通路在生物进化进程中高度保守,参与多种生命活动调控。诸多研究证实Notch信号通路与前列腺癌发生和演变关系极为密切,Notch信号通路同时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双重功能,这一争议说明Notch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调控具有多功能性和复杂性。本文系统阐述了Notch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增殖、浸润、转移以及药物抵抗等多个过程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为基于Notch信号通路研发新前列腺癌分子诊断标志物和临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NOTCH 前列腺癌 信号转导 癌基因 抑癌基因 治疗靶点
  • 简介:目的筛选肾透明细胞癌进展相关基因。方法通过构建共表达网络筛选肾透明细胞癌进展相关基因并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基于GSE36895数据得到2173个差异基因用于构建共表达网络。通过共表达网络确定与肾透明细胞癌进展最相关棕色模块(r=0.52)为枢纽模块,进一步筛选得到6个枢纽基因TOP2A、CDK1、CDC20、KIF11、CCNB2、BUB1。通过测试集GSE73731数据对枢纽基因进行验证,各枢纽基因表达量与肾透明细胞癌进展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01);其中CDC20、BUB1对于低级别(gradeⅠ、Ⅱ)及高级别(gradeⅢ、Ⅳ)肾透明细胞癌有较高诊断效能(AUC>0.7,P<0.0001)。另外基于TCGA数据,各枢纽基因表达量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期及预后均显著相关。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显示枢纽模块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相关生物过程及通路。GSEA显示枢纽基因高表达组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及免疫相关通路。结论通过WGCNA构建共表达网络筛选得到6个枢纽基因与肾透明细胞癌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枢纽基因可能通过细胞周期相关通路来影响肾透明细胞癌进展及预后。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基因芯片 枢纽基因
  • 简介:由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医学院、四川生殖卫生学院主办。东方民族性学研究所承办“第五届中国国际性学学术交流会”于2007年8月10至1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来自奥地利、捷克、挪威、英国、以色列、美国、也门、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波兰、中国、香港特区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共80多位专家学者及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 标签: 学术交流会 国际性 西宁市 中国 社会稳定 西藏大学医学院
  • 简介:目的:研究Janus激酶(JAK2)和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途径激活在IL-6介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方法:(1)细胞培养及分组:待生长状况良好HK-2细胞株60%-80%细胞贴壁后,无血清培养基同步24h,然后根据分组给予相应刺激。(2)指标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0h、24h、48h7、2h不同时间点α-SMAmRNA、E-cadherin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25ng/ml浓度IL-6刺激24h、48h、72h后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检测0、5、10、25、50ng/ml浓度IL-6刺激30min,以及IL-6(25ng/ml)刺激0、15min、30min、60min、120min后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检测AG490预处理细胞4h,IL-6(25ng/ml)分别刺激30min后及48h后P-STAT3、P-JAK2和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刺激前比较,IL-6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HK-2细胞α-SMAmRNA、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mRNA、蛋白表达;IL-6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上调HK-2细胞P-STAT3表达,高峰发生在30min;AG490部分抑制STAT3、JAK2磷酸化,部分抑制IL-6诱导α-SMA蛋白表达上调、部分抑制IL-6诱导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结论:HK-2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参与了IL-6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发生。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上皮细胞转分化 Janus激酶和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活化因子
  •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同济医学院查新站)提供全文文献服务。如果您正在查找生物医学文献却无法获得原文,请充分利用本站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全文文献服务)。同济医学院查新站1993年被卫生部确认为首批“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2003年获批为教育部综合类科技查新站。

  • 标签: 同济医学院 查新咨询 文献服务 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文献
  • 简介:肾小球硬化是各种肾小球疾病发展最终结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主要原因。细胞内信号通路肾小球硬化作用是目前研究热点。MAPK(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是调节细胞内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改变重要信号通路,p38MAPK通路炎症、应激、细胞周期、凋亡等多种细胞生理/病理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如下。

  • 标签: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P38信号通路 肾小球硬化 细胞内信号通路 p38MAPK 病理过程
  • 简介:肾脏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慢性肾脏病重要标志[1]。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是肾脏纤维化特征性改变。目前认为,肾脏纤维化程度能可靠地反映肾脏病预后。近几十年来,肌成纤维细胞来源颇具争议。传统观点认为肌成纤维细胞起源于固有的成纤维细胞,但是,循环中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yofibroblasttransformation,EMT)和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分化均被认为是其可能来源。

  • 标签: 肾脏纤维化 TGF 肌成纤维细胞 信号通路 胞外基质积聚 Smad
  • 简介: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进程可经历激素依赖和激素非依赖阶段,其转变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其中。近年来随着MAPK信号通路研究深入,

  • 标签: MAPK信号通路 前列腺癌 DD3基因 相关性 RAS 信号传导通路
  • 简介: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分析3、7、17号染色体及9p21位点异常与尿路上皮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评估其用于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泌尿外科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116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FISH检测,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统计分析3、7和17号染色体及9p21位点畸变率与尿路上皮肿瘤分级相关性。结果①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FISH和细胞学诊断尿路上皮细胞癌灵敏度分别为81.0%和37.9%;对照组,FISH和细胞学诊断尿路上皮细胞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93.4%。②各染色体及区带呈较高畸变发生率,3、7、17号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分别为94.3%、95.6%和88.5%;9号染色体p21位点畸变阳性率为63.2%。③FISH灵敏性随着肿瘤分级分期升高而增高。结论FISH技术能明显改进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对于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及复发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细胞癌 诊断
  • 简介:尿路上皮癌是我国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尿路上皮覆盖部位,以膀胱癌最为多见,最常表现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泌尿系肿瘤传统检查方法之一,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近年来新兴细胞分子学技术,可以从基因层面检查出肿瘤病变,本研究通过比较血尿患者尿液FISH检查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血尿患者尿路上皮癌筛查研究临床价值。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肿瘤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临床应用 无痛性肉眼血尿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血尿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筛查临床应用价值,为从尿液脱落细胞早期诊断膀胱癌提供途径。方法选择20例健康正常人,通过FISH技术检测9号染色体p16位点、3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及17号染色体变异情况,建立阈值。100例血尿患者留取晨尿,分别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FISH技术检查。统计分析FISH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探针检测p16基因完全缺失阈值为3.9%,部分缺失为5.4%,扩增为3.2%;3号染色体缺失阈值为4.0%,扩增为3.5%;7号染色体缺失阈值为4。0%,扩增为2.8%;17号染色体缺失阈值为5.8%,扩增为3.4%。以至少两种探针检测结果超过阈值或一种探针检测结果至少存在两种异常为诊断阳性。FISH技术血尿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筛查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6%和i00%,尿脱落细胞学检测分别为46.8%和100%。结论FISH技术无创快速,对血尿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筛查敏感度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脱落细胞学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长期导管Palindrome同以往长期导管非palindrome导管透析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1年10月1日~2012年6月1日接受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术患者,选取其中采用Palindrome导管与相同手术时间非Palindrome导管病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通畅率.两组感染及低流量发生率用次/1000导管日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其他比较用t检验.结果:总手术59例次(59人),Palindrome导管组31例次,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31例次(30人),经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次(3人);带管时间3~230d;发生感染2例次,平均感染率为0.37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1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37/1000导管日;拔管0例.普通长期导管组28例次(28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24例次(24人),经左颈内静脉置管4例次(4人);带管时间1~219d;感染3例次,平均感染率0.83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2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6次/1000导管日;拔管2例.两组感染、低流量发生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alindrome组优于普通长期导管组.Palindrome导管反接时未发生流量不佳.Palindrome组Kt/V、URR优于非Palindrome导管组(P分别0.01,0.02,0.03).结论:Palindrome导管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临床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较好补充选择,但是由于样本量小,尚需进行更大样本、多中心及更长时间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透析导管 PALINDROME
  • 简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正常细胞增殖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该通路活化也参与了包括肾细胞癌在内多种肿瘤发生、转移与血管生成。为了评价MAPK通路调节肾癌细胞生长及增殖过程作用,研究者首先测定了透明细胞肾癌MAPK及MAPK激酶(MKK)表达情况,

  • 标签: MAPK激酶 信号通路 血管生成 肾细胞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癌生长
  • 简介:前列腺癌美国男性中发病率居首位,致死率居第二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局限性前列腺癌常规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而对于进展期患者则需要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therapy,ADT)。

  • 标签: 局限性前列腺癌 受体信号通路 雄激素 抵抗性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去势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肾衰泻浊丸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BMP-7/Smads/TGF-β1岛信号转导通路影响,探讨肾衰泻浊九延缓CRF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致CRF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后血清BUN、Scr变化及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6及BMP-7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内Smad6、BMP-7蛋白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肾组织内TGF-β1mRNA表达水平。结果:肾衰泻浊丸能够明显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能够降低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增加Smad6,BMP-7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下调CRF大鼠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泻浊丸可能是通过升高Smad6,BMP-7蛋白表达,降低TGF-β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了TGF-β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通路;肾衰泻浊丸通过影响BMP-7/Smads/TGF-β1信号通路转导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是其延缓CRF进展机制之一。

  • 标签: 肾衰泻浊丸 慢性肾衰竭 信号转导 BMP-7 SMAD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