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骨质疏松研究深入,SPA、DXA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本文对成都地区绝经后妇女233人进行了SPA、DXA骨密度测定,比较研究了SPA、DXA两种方法测量值,诊断结果及相关性。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DXA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诊断结果 临床
  • 简介:目的对自行设计颈椎三维活动度测定测量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由A、B医师分别对30名健康受试者颈椎屈伸、侧屈、旋转活动度进行2次重复测量,得出本组受试者颈椎三维活动度平均值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得出A医师重复测量组间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ICC)95%CI,得出A医师与B医师间重复测量ICC95%CI。结果本组受试者颈椎活动度均值为:屈伸123.0°±8.3°,侧屈86.3°±8.9°,旋转135.1°±8.3°。观察者内屈伸活动度一致性非常好(ICC=0.87),侧屈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2),旋转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4);观察者间屈伸活动度一致性非常好(ICC=0.87),侧屈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0),旋转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1)。结论本实验证实颈椎三维活动度测定具有良好观察者内信度观察者间信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稳定精确颈椎活动度测量工具,适合临床科研使用。

  • 标签: 颈椎 头部运动 活动范围 关节 可重复性 结果
  • 简介:目的:测量斜坡椎管角在不同骨科患者群数值范围,分析X线及CT矢状位重建法测量斜坡椎管角一致性,并探讨斜坡椎管角测量对枕颈融合术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89例无上颈髓压迫症患者37例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测量颈椎中立位过屈、过伸位侧位X线片上斜坡椎管角数值。随机选取有或无上颈髓压迫症患者各10例颈椎中立位X线CT正中矢状重建图像,由2位测量者重复测量斜坡椎管角并计算组内相关系数。结果无上颈髓压迫症状者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斜坡椎管角均显著大于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P<0.01);前者斜坡椎管角数值变化范围为23.87°±10.23°,后者为19.10°±7.96°(P<0.01);说明后者枕颈复合体较前者僵硬并处于异常屈曲位。X线法测量斜坡椎管角观察者之间组内相关系数为0.619,低于CT重建法相应值0.897;X线法观察者组内相关系数在观察者1观察者2分别为0.6350.657,也低于CT重建法相应值0.9370.924;CT重建法较X线法具有更好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得出了不同骨科患者群斜坡椎管角数值范围,为枕颈融合术患者体位摆放枕颈部固定融合角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术准确测量斜坡椎管角提供了具体方法

  • 标签: 颈椎 寰枕关节 椎管 脊髓压迫症 放射测量术
  • 简介:目的应用放射吸收法测量云南西双版纳、西藏内蒙古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傣族、藏族蒙古族健康人群骨量分布差异峰值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健康男女1126名,年龄20~79岁。西藏藏族健康男女1531名,年龄20~79岁。内蒙东乌旗蒙古族健康男女901名,年龄20~79岁。以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用美国Alara公司提供Metriscan^TM指骨骨密度,进行骨密度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双版纳傣族男女、西藏藏族男女内蒙古东乌旗蒙古族女性峰值骨年龄段均在30—39岁,蒙古族男性峰值骨年龄段在4|D~49岁。傣族藏族男性骨量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蒙古族男性70~79年龄段骨量丢失11.04%。傣族女性50~59岁年龄段骨量丢失达20.80%,藏族女性为13.67%。蒙古族女性丢失12%以上在60-69岁年龄段。三个民族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值比较,男性除藏族蒙古族20—3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除傣族藏族20-29岁年龄段没有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成人傣族男性与藏族蒙古族健康成人男性相比骨密度有显著差异,藏族蒙古族男性40岁以后骨密度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傣族女性与蒙古族女性各年龄段骨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傣族与藏族女性30岁后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是种族、地域,还是生活习性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骨密度值 民族 健康人群 骨量丢失百分率 Metriscan^TM骨密度仪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腰椎神经根管骨性容积评价方法,为神经根管提供一种定量测量指标.方法福尔马林浸泡尸体标本20具,先后采用螺旋CT(SCT)扫描及灌腊法测量L3,4、L4,5、L5S1左、右侧神经根管容积.SCT扫描范围自L3上缘至S2上缘,利用O2图像工作站将原始扫描图像进行3D重建,分别以上、下椎弓根中点及内、外缘所围成区域作为神经根管容积,并与灌腊法直接测量神经根管容积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测量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重建下腰椎神经根管骨性容积简便、易行、可靠,可为临床神经根管源性疾病诊断提供定量指标;容积评估更能反映神经根管真实变化;以上、下椎弓根中点及内、外缘所围成区域作为神经根管容积评估标准,人为操作误差明显减少,与椎间盘、神经根管变化密切相关.

  • 标签: 神经根管 容积 测量 螺旋CT
  • 简介:目的检测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成年女性骨密度,探讨其骨密度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当地268位20岁~60岁成年女性,按不同年龄分组,每组5岁,共8组。应用韩国生产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测定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l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68例全部进入分析。(1)女性峰值骨密度处于36岁~40岁年龄组,峰值组骨密度高于绝经后组(P〈0.05),随年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2)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升高。(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sI年龄呈现出负相关(r=-0.193,P〈0.01),身高有显著关系(r=0.157,P〈0.05),并未发现与体重BMI有关系。结论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女性SI值与年龄身高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获得sI值为进一步探讨长寿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跟骨 骨质疏松症 广西巴马
  • 简介:目的通过对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腰椎定量CT(QCT)测定值进行分析,以探讨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变化规律,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检出率。方法以出生并生活在昆明市区50—79岁、绝经1年以上社区女性208例为研究对象,用定量CT法测量其腰。至腰,骨密度(BMD)。结果绝经1年以上妇女BMD均值均进入骨质疏松期,随着年龄增加其BMD均值逐渐降低,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各年龄段BMD均值均较北方同年龄段人稍低,绝经后妇女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1),其中50~59岁年龄段上升速度较快,60岁以后上升速度明显趋缓。结论QCT诊断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具有较高敏感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均值稍低于北方同年龄组,骨质疏松程度稍重一些,昆明地区绝经后妇女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明显增高年龄段主要在55~59岁。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QCT 骨质疏松症 发生率
  • 简介:目的对比同一组检测者,使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前臂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QCT测量腰椎骨骨密度测定结果,发现不同设备,不同部位骨密度测量差异性相关性。方法选取志愿者63例(男性19例,女性43例),分别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前臂骨BMD值T值(n=63),再用QCT测量腰椎骨BMD值T值(n=63)。分别以QCT测量腰椎骨T值、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T值,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诊断标准1994年WHO制定,T值≥-1.0SD为骨量正常,-2.5SD〈T值〈-1.0SD为骨量减低,T值≤-2.5sD为骨质疏松)。用SPSSl3.0软件对DTX-200QCT测量BMD值T值,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分别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种设备检测结果BMD均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相同年龄段QCT测得BMD较DTX-200测得BMD要,40岁以后更为明显,DTX-200与QCT测量BMD值相关系数=0.554(P〈0.01),二者骨质疏松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52.4%。结论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BMD值与QCT测量腰椎骨BMD值密切相关,目前直接使用WHO制定诊断标准,对QCT与DTX-200测量结果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探讨,不同检测设备,不同检查部位应有不同诊断标准或换算系数。

  • 标签: 定量CT(QCT) 腰椎骨 前臂骨 双能X线(DTX-200) 骨密度
  • 简介:本文对建筑行业40岁以上近200名中老年女职工进行了骨密度(BMD)测定。根据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年龄及体重/身高^2(kg/m^2)比值等分别进行分组。经过询问病史及必要体检,以除去患有各种系统疾病者,除去长期服用雌激素及各种钙制剂者。采用国产单光子骨密度(BMD)测量测量受检者非优势臂桡、尺骨中远端1/3交界处,并计算出骨密度(BMD)值。结果显示:(1)半室内半室外半体力半脑力组骨密度(BMD)值即显著高于室内脑力组,又显著高于室由体力组。(2)建筑行业女职工同样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骨密度降低。(3)骨密度(BMD)值与体重/身高^2(kg/m^2)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提示人体骨密度(BMD)值高低、骨矿告量多少不仅年龄、身高、体重内在因素影响,而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对人体骨矿含量多少同样起着不可忽视作用。

  • 标签: 骨密度测量 BMD 身高 年龄 结果分析 比值
  • 简介:肌少症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减少及其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复杂老年综合征.在全球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重要危险因素.其诊断标准主要由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国际肌少症会议工作组提出,通过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身体活动能力进行诊断.肌少症前期仅有肌肉质量减少,肌少症期包括肌肉质量减少伴随肌肉力量下降或身体活动能力降低,重度肌少症期肌肉质量以及身体活动能力均会降低.早期对骨骼肌进行定量测量成为诊断肌少症重要手段之一.骨骼肌定量测量方法主要有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测量、超声方法.计算机体X线层摄影在骨骼肌质量研究主要应用是作为金标准来校准其他方法;磁共振成像在肌肉定量测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生物电阻抗方法目前公认筛查肌少症手段,并且有诊断阈值,然而精确性欠佳;超声有经济、易携带、高效优点,其对体成分检测价值有限.本文探讨了骨骼肌定量测量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骨骼肌 定量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睡眠时合适枕头高度测量方法方法对43例健康成人进行自然站立位卧位2种状态下枕头高度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结果在自然站立位立正姿式双手抱肩姿式下测得肩-面距明显大于侧枕高,自然站立位测得枕-背距明显大于仰枕高度;在卧位状态下,侧枕高度明显高于仰枕高度;在合适枕高下,卧位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曲线良好,与自然站立位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卧位下,采用合适枕高,颈椎可以保持良好生理弧度,与自然站立位状态下颈椎生理弧度比较没有显著差别;睡眠时仰枕高度应该低于侧枕高度.

  • 标签: 人体 体位 人体测量术
  • 简介:目的了解QDR-4500A型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活体大鼠精密性探测去卵巢后大鼠骨丢失能力.方法测量15只体重为202~311gSD大鼠全身、股骨及腰椎骨密度(BMD),每只大鼠测量3次,可得变异系数(CV),15只大鼠CV平均值为该指标的批内CV.结果①全身、股骨、腰椎BMD批内CV分别为0.71%、2.02%2.44%,全身BMD批内CV显著低于股骨腰椎(P<0.05);②全身BMD批间CV为0.99%,股骨整体为2.8l%,腰椎总体(L3~L6)为3.42%;③术后4周去卵巢组全身、股骨、腰椎BMD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而股骨远侧干骺端BMD低于假手术组(P<0.05);④去卵巢后14周腰椎总体(L4~L6)BMD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QDR-4500A型DXA测量大鼠全身、股骨腰椎BMD有较好精密性,全身优于局部骨骼;其精密性能满足检出去卵巢后骨丢失.

  • 标签: 双能X射线吸收法 骨丢失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min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疗效差异。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163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男105例,女58例;年龄18~72岁,平均39岁。75例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髓内钉组),88例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MIPPO组)。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交锁髓内针组愈合74例,愈合率98.7%,平均愈合时间为4.7个月(3~18个月),1例骨折不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受限2例,踝关节活动度受限1例,术后膝前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值3.8(0~5)分,无踝部疼痛,拔除髓内钉后膝前痛均明显好转。Johner-Wruh评分,优47例,良18例,10例,优良率86.7%。MIPPO组愈合87例,愈合率98.8%,平均愈合时间为4.6个月(3~18个月),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踝关节活动受限3例,术后无膝前痛发生,踝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值3.7(0~5)分。取除钢板后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Johner-Wruh评分,优55例,良20例,13例,优良率85.2%。X线片显示:两组均无明显患肢成角畸形(成角大于5°)及短缩畸形(短缩距离小于1cm)。统计学显示: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均可取得理想效果,术后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 标签: MIPPO 交锁髓内钉 胫骨中远段骨折 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探索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强度降低影响。方法30只12周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给予0.4mL/100g20%乙醇溶液,每周3次。治疗组接受白藜芦醇40mg/kg治疗,每日一次,治疗为期12周。治疗结束时收集血清和股骨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股骨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干骺端较模型组具有更多骨小梁以及更佳骨微观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治疗组股骨极限载荷峰值负荷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诱导雄性大鼠骨量减少强度降低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酒精 骨密度 Mircro-CT 骨强度 大鼠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沈阳市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体成分变化特点及两者之间相关性,明确影响骨强度指数主要因素。方法2017年4月选取沈阳汉族医学生1949例(男生721例,女生1228例),年龄19-21岁,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和生物电阻抗分析,分别测量学生右足跟骨骨强度及体成分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研究骨强度指数与体成分各指标之间关系。结果沈阳汉族医学生男、女生骨强度指数均在19岁时最高,之后20岁21岁时骨强度指数均降低,只有女生差异显著(P〈0.01);男生各年龄组骨强度指数值均大于女生(P〈0.01)。汉族男生各年龄组脂肪含量、体脂率及水肿系数均显著低于同年龄组女生结果(P〈0.01);除了19岁年龄组腰臀围比,男生各年龄段体重、总水分、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骨质、蛋白质、肌肉量、瘦体重、骨骼肌含量及基础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女生结果(P〈0.01或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与BMI骨骼肌含量正相关(P〈0.01),与脂肪含量负相关(P=0.000)。结论沈阳汉族医学生骨强度指数在20岁21岁时显著下降,女生骨强度指数下降情况较为严重,是骨质疏松重点防护对象;BMI骨骼肌含量是预防骨质疏松保护性因素,而脂肪含量是引发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 标签: 骨强度指数 体成分 汉族 医学生
  • 简介:目的比较PLIFALIF及附加椎弓根螺钉后相邻节段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0具小牛腰椎标本,随机选5具为对照组,将10具标本分为L4/L3PLIFALIF单纯融合组及附加内固定组,比较L3/L4节段应变、强度位移。结果两种融合方法在附加内固定前后比对照组,应变位移都增加,强度降低(P〈0.01),两组间以ALIF组变化最大,PLIF最小(P〈0.05);在内固定前后配对比较,附加内固定后应变、位移增加,强度降低(P〈0.05)。结论PLIFALIF单纯融合及附加内固定有增加上位节段退变趋势,以ALIF较为明显。附加内固定后比单纯融合有增加退变趋势。

  •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较多见,发病年龄提前.传统手术方法是行后路椎板切开减压椎间盘切除术.但由于这种方式切口,病程久,疼痛时间长,使许多本应得到及早诊治患者放弃手术,采取拖延、回避做法,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我科于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引进德国枢法摸*丹历公司生产MEDTM椎间盘手术系统行椎间盘切除术56例,与传统手术方法56例进行对照,发现采用该术式患者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后路手术 椎间盘镜 椎间盘切除 手术方法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前,胸椎侧凸前路矫形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后路矫形手术相比,前路矫形手术矫形力可直接作用于侧方移位/或旋转椎体,拥有力学优势,可获得更好畸形矫正和平衡重建.前路矫形手术融合节段可明显缩短,保留更多活动节段,无需剥离腰背部肌肉,因此可能降低远期下腰部退变、失代偿以及腰痛并发症发生.对于年龄较小、仍有较大生长潜能青少年,前路矫形手术切除了椎体生长软骨板,可消除单纯后路矫形手术后远期可能出现畸形加重"曲轴效应".另外,前路矫形手术是通过缩短而不是延长脊柱来矫正侧凸,减少了因牵拉脊髓而致神经损伤可能性.对于儿童体瘦患者,前路矫形手术还可以避免后路手术内固定隆起迟发性感染发生率较高缺点.

  • 标签: 矫形手术 前路 椎体 后路 入路选择 特发性胸椎侧凸
  • 简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在创伤骨科并不少见,其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均较高,为大家所公认,而不同内固定方法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并发症发生又有着直接关系.现将我院骨科从1987年8月~1999年2月使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86例,将其疗效并发症做一回顾性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内固定 手术方法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疗效 三冀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