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在如何缓解病人术后疼痛,提高其术后康复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将微输注泵与硬膜外导管或静脉通道相连,使药液按设定速度输入病人自控镇痛法(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技术与传统肌肉注射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且维持稳定血药浓度优点,从而提供满意镇痛效果。但随着此项技术广泛应用,陆续有不少文献报道此法有不足之处,且许多因素影响其镇痛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对应用PCA1200例患者术后情况作一分析。

  • 标签: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护理体会 病人自控镇痛法 镇痛效果 硬膜外导管 术后疼痛
  • 简介: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常见骨折,患者年龄多在60岁以上,其发生多与骨量丢失和骨强度降低有关,正确护理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报告老年(大于65岁)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整体护理过程中体会,认为术前心理护理、正确训练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早期辅助运动、减少各种潜在诱发因素护理工作重要方面。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气性坏疽患者紧急处理方法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气性坏疽患者5例,采取积极有效救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原则;迅速明确诊断;实施急诊清创探查术;给予完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5例患者中,1例保全了肢体,4例实施了截肢术。患者均脱离了生命危险,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及其他护理并发症。结论正确及时治疗方法及周密完善护理措施确保气性坏疽患者康复重要保证。

  • 标签: 气性坏疽 紧急处理 护理
  • 简介:使秘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90.47%。骨科患者由于创伤、卧床、疼痛等因素导敛生活习惯排便方式改变,极易发生便秘,便秘时常出现下腹膨胀,严重时出现食欲不振、无力、头晕、烦躁等症状,若不及早干预,对患者饮食、睡眠骨折康复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62例卧床患者进行护理下预,减少了便秘发生,促进了患者康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科卧床患者 护理干预 便秘 2009年 骨科患者 排便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方法将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68例择期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传统护理,而观察组根据引起苏醒期躁动因素给予针对预防性护理措施,监测并记录两组苏醒期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情况,同时分析两组躁动发生率并评价躁动分布情况。结果两组基础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35.3%低于对照组14.7%,P〈0.05),且两组躁动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降低手术对苏醒期血压心率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脊柱后路手术 苏醒期躁动
  • 简介:经前路胸椎椎体置换术治疗胸椎肿瘤常用方法之一.对13例行此手术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术前做好心里护理与准备工作,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妥善全面的护理和合理功能锻炼,有效预防了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 标签: 椎体置换术 经前路 常用方法 胸椎肿瘤 手术病人 心里护理
  • 简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最具有破坏性损伤之一,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为首选术式。充分术前准备严密术后护理,可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取得最佳疗效。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共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3例,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 术后护理 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 术前准备
  • 简介:近年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方法。随着新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内固定器材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为减少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颈椎前路减压 护理体会 围手术期 内固定器材 植骨融合术
  • 简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血栓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病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报导称约22%~29%DVT患者可能并发致命肺栓塞[1].DVT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危险因素.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发病,我国从文献统计结果显示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静脉回流障碍 静脉管腔 肢体肿胀
  • 简介: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与健康问题之一。本文作者总结自己多年社区护理工作经验,提出通过健康教育使骨质疏松症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运动及科学锻炼,从而降底骨质疏松危险因素预防其并发症,维护病人身体健康。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预防干预 老年 社区护理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较多见,发病年龄提前.传统手术方法行后路椎板切开减压椎间盘切除术.但由于这种方式切口大,病程久,疼痛时间长,使许多本应得到及早诊治患者放弃手术,采取拖延、回避做法,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我科于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引进德国枢法摸*丹历公司生产MEDTM椎间盘手术系统行椎间盘切除术56例,与传统手术方法56例进行对照,发现采用该术式患者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后路手术 椎间盘镜 椎间盘切除 手术方法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有2种:即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于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以往采用上述方法2次完成,对患者身心及经济影响较大.为此,我科室内从2000年开展了"颈椎前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及后路半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术"一次性完成,并取得了良效果,作为该手术式相关重要护理配合难度增加了,但经过护理人员细致护理,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多阶段 一次性手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前后路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 简介: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过性药物反应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22例患者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5mg/100ml静脉滴注15min以上输完。给药结束后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处理。结果唑来膦酸静脉滴注后主要一过性不良反应为发热(〉37.5℃),本科用药患者均出现发热(22例),其次症状为肌痛16例,流感样症状15例,关节痛10例,头痛5例。以上症状均为一过性,不超过48小时,并且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类药物后症状可缓解。2例第二次用药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血细胞分析及肝肾功检查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唑来膦酸给药后会出现发热、肌痛等反应,但均为一过性,通过采用积极用药后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用药安全性避免药物反应带来不良影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药物反应 护理
  • 简介:目的葛根药食同源植物,为了全面反映葛根对骨代谢作用,本研究采用了未经任何提取葛根,观察了其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密度组织构造作用。方法麻醉下切除小鼠双侧卵巢,制作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后,令各组小鼠每天分别摄取含有葛根低、中和高剂量饲料,并设正常组、模型组雌二醇组。4周后,对小鼠股骨骨密度、骨微细构造以及子宫作用进行检测。结果骨密度检测表明,低剂量葛根显著抑制了雌激素缺乏所致股骨骨密度下降;中剂量葛根完全抑制了这种下降;葛根高剂量组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加了骨密度,其作用强度与雌二醇相当。骨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因雌激素缺乏导致股骨远端海绵骨骨量减少、骨小梁宽度下降以及骨小梁间距增大,被低剂量葛根显著抑制,被中剂量葛根完全抑制。另外,高剂量葛根显著增加了骨量骨小梁宽度。子宫质量分析显示,小剂量葛根没有明显刺激子宫作用,中、高剂量葛根轻度抑制了子宫质量下降,但其强度仅为雌二醇1/10。葛根抑制骨量减少作用机制,可能性与抑制破骨细胞数量有关。结论葛根不同于雌二醇显著刺激子宫,而具有与雌二醇相当抗骨质疏松作用,有可能成为预防治疗女性闭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而有食品或药物。

  • 标签: 葛根 雌二醇 骨密度 骨量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广州地区成人年龄、性别骨密度关系。方法本横断面研究随机抽取了188名女性122名男性,年龄为17~88岁广州地区居民。采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typeIN-terminalpropeptide,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个亚组:严重缺乏(〈10ng/mL),缺少(10~20ng/mL),不足(20~30ng/mL),充分(≥30ng/mL)。结果受试者平均年龄为(47.39±19.32)岁。女性血清25(OH)D水平(25.35±6.59)ng/mL明显低于男性(27.25±7.94)ng/mL,P〈0.05。男性25(OH)D严重缺乏(10ng/mL)比例为1.6%,女性为0;男性25(OH)D缺少(10~20ng/mL)比例为22.9%,女性为20.5%;男性25(OH)D不足(20~30ng/mL)比例为65.6%,女性为73.4%。男性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249,P〈0.01),而在女性中二者没有相关性(r=0.130,P〉0.05)。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妇女(分别为r=0.382,P〈0.01;r=0.384,P〈0.01)、青年男性(分别为r=0.332,P〈0.05;r=0.260,P〈0.05)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当校正年龄因素后,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妇女腰椎、股骨颈骨密度之间仍存在相关性(分别为r=0.325,P〈0.05;r=0.323,P〈0.05)。但年龄校正后血清25(OH)D水平与年轻男性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78,P〈0.05),与股骨颈骨密度没有相关性(r=0.165,P〉0.05)。校正年龄后血清25(OH)D水平与中青年妇女中老年男性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无相关性。无论是否校正年龄,血清PTH水平和其他骨代谢指标均与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有超过2/3广州居民存在维生素D不足。血清25(OH�

  • 标签: 25(OH)D 年龄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与LIM矿蛋白-1(LIMmineralizationprotein-1,LMP-1)基因转录关系。方法将卵巢切除5个月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7d成骨诱导后,用10μmol/LICI-182,780(ICI)/或100nmol/L17β-雌二醇(17β-E2)处理24h,通过RT—PCR法扩增LMP-1mRNA,测定扩增条带吸光度值,并与β-aetin吸光度值相比,比值来表示产物mRNA相对含量。结果ICI处理组LMP-1mRNA表达明显低于17β-E2处理组(P〈0.01)。结论雌激素刺激问充质于细胞LMP-1mRNA表达雌激素受体依赖性

  • 标签: 小鼠 间质干细胞 受体 雌激素 LIM矿化蛋白-1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抑制因子(TIMP-1)水平及其与骨密度骨桥蛋白关系。方法将102名绝经后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MMP-3、TIMP-1骨桥蛋白(OPN)水平,计算MMP-3/TIMP.1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s区大粗隆骨密度(BMD)。结果①骨质疏松组中MMP-3数值(154±111)ng/ml高于正常组(124±103)ng/ml,而TIMP-1数值(134±116)μg/L低于正常组(146±130)μg/L,血清OPN数值(57±19)ng/ml明显高于正常组(26±10)ng/ml。②骨质疏松组中MMP-3与MMP-3/TIMP-1比值血清OPN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MMP-3/TIMP-1比值与骨密度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TIMP.1Ward’s区骨密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血清OPN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后,以上数据相关性增高(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MMP-3/TIMP-1比值与骨密度OPN具有关联性,MMP-3/TIMP-1比值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表现。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骨桥蛋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 简介:机体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高血糖状态通过在体内糖基化作用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形成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骨质疏松症等.高度糖基终产物(AdvancedGlycosylateEndProducts,AGE)这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重要环节,其作用机理在于AGE改变了部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1].令人关注,AGE也被认为一种衰老分子,在健康人群中随着年龄增加而在组织中积累,参与衰老过程[1,2].由于糖尿病衰老均可以导致骨质疏松,而AGE又能同时参与这两种疾病病理过程,据此推测AGE有可能老年性骨质疏松糖尿病骨质疏松共同致病因素.

  • 标签: 高度糖基化终产物 骨质疏松 AGE AGE抑制剂 骨细胞生物学 骨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