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7例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I组)、糖尿病肾病组(II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III组)、糖尿病冠心病组(IV组)、糖尿病脑梗塞组(V组)及正常对照组(VI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结果I、II、III、IV、V组的MCV、RDW、MPV、PDW测定结果均升高,分别与对照组(V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II、III、IV、V组与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I、III、IV、V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CV、RDW、MPV和PDW的测定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其并发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4v和nm23-H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用FCM(流式细胞定量分析)方法测定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和49例宫颈癌组织中CD44v和nm23-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D44v蛋白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265±0121和1.337±0.150(p<0.05);CD44v蛋白在CINII级、CINIII级中的表达分别为1.352±0.094和1.302±0.090,均明显高于CINI级1.156±0079(p<0.01);在宫颈癌III期的表达为1.459±0.211高于II期1.319±0.157(p<0.05),II期高于I期1.185±0.081(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1.437±0.18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84±0.120(p<0.01)。nm23-H1蛋白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124±0.135和1131±0.156(p>0.05);nm23-H1蛋白在宫颈癌I期的表达为1.235±0.198高于II期1.122±0.136(p<0.05),II期高于I期1.042±0.139(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1.038±0.16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96±0.156(p<0.05);在腺癌中表达量为1.081±0.151,明显低于在鳞癌中1.178±0.153(p<0.05);肿块直径≥3cm组的表达为1.067±0.125,低于肿块直径<3cm组1.162±0.151(p<0.05);早婚组的表达量为1.061±0.162,低于初婚年龄大于20岁组1.132±0.103(p<0.05)。在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CD44v和nm23-H1蛋白定量表达呈线性依存关系,Y=2.092-0.734X(p<0.01),直线相关分析(r=-0.808,p<0.01),显示二者呈负相关。CD44v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病年龄、肿块大小、产次、初婚年龄无关;nm23-H1蛋白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患病年龄、产次无关。结论在宫颈癌中CD44v蛋白高表达和nm23-H1蛋白低表达是判断宫颈癌生物学特性的良好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观察组,n=101)和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n=85)。对两组间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史、低血糖发作史、低血糖发生频率以及运动频率、运动时间等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史、低血糖发作史、低血糖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与饮食控制程度、吸烟、经常低血糖发作有关。结论饮食控制差、有吸烟史、经常低血糖发作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穿蛭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骨质增生性腰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颈腰康丸,每日3次,每次1袋冲服;治疗组采用纯中药制剂-穿蛭膏贴剂(以阿魏、甲珠、三七、水蛭、土虫等中药为主要处方)每2日1次,每次1帖(15克)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轻重,治疗1~3个疗程,然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愈率治疗组91.2%,对照组81.2%,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穿蛭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显著,且疗效与治疗时间成正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a47例94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4mo),记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情况,观察期4mo~2a。结果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视力变化1mo后视力提高>2行,48眼(51.06%),无变化的有26眼(27.66%),视力下降>2行,20眼(21.28%)。黄斑水肿术前与术后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眼底情况经FFA观察及检眼镜检查,在有效的光凝点数下,94眼中60眼1~2mo微血管瘤基本消退,2眼(大多数位于后极部)经再次补充光凝后渐消退,8眼无变化,4眼进展为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反复出现小的出血,均经再次补充光凝后于4~8mo渐吸收。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