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症的合理药物治疗。方法该文随机抽取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为肠道症状发生率、皮疹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因此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极高。
简介:我今年68岁,是一名退休的基层医务工作者。1975年我患上了原发性高血压,1987年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北京的姐姐(也患有糖尿病)指点,3年前获悉《糖尿病之友》杂志。我立即购买了《糖尿病之友》自创刊以来的全部杂志,拿到后我阅读了所有文章,有些内容还反复翻看,越看越对自己以前的无知感到害怕。从此,在《糖尿病之友》的指导下,我改变了过去的治疗方法,经过两年多合理有效的治疗,我的糖尿病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或接近正常。目前,我的心.脑.肾、眼等主要脏器未发现明显并发症。下面是我防治糖尿病合并症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有四点。
简介:有位61岁的糖尿病病友,退休后,家人发现他有些反常,而且越来越明显,如忘性很大,刚和说他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一个人上街时,经常很晚回家,问他原因,他也不回答,家人发现他有几次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且该病友越来越不爱说话,还常常自责,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整天提心吊胆、入睡困难、常做噩梦,而且好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伴有胸闷和消化不好的症状。一开始,家人以为他的年龄大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没在意,后来发现他的脾气越来越古怪,才怀疑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带他去精神科开了些药,但效果不明显;又去消化科和心血管科就诊,也没有任何问题,却发现老人的血糖升高,经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并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后经规范的综合治疗,各方面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时的CT影响学表现。方法该次调查的样本在作者所在的医院选取,样本容量为160例,组别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选取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54±4.8)岁;所有参与该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均已经出现肺部并发症,再选取同院的单纯肺结核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31±2.9)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CT结果的差异,从中分析总结糖尿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8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16%),25例患者CT表现为网织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下线)(31%),15例患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8%),8例患者为小叶内间质增厚(10%),6例为间质小结节(7.5%),4例患CT表现呈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5%),其余患者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11.25%);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显示:磨玻璃影患者1例(1.25%),小叶间隔增厚患者2例(3.75%),网织影的患者3例(其中,CT表现胸膜下线的患者1例)(2.5%)。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肺部疾病两者均能促发彼此的病情恶化,临床上一般在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之前,首先要进行影响学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最终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最终为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
简介: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其大血管病变引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临床很常见.冠心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此外,近年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胰岛素抵抗及血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的增高均与此病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早在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就提出了"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2001年公布的指导美国冠心病防治的美国胆固醇教育项目专家组关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筛选、评估、治疗的第三次报告(简称ATPⅢ)[1]也将糖尿病提高到冠心病等危症的高度,所谓冠心病等危症是指"无冠心病者10年内发生主要冠心病事件的绝对风险与已有冠心病者等同的状态".这种新的理念揭示出糖尿病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临床治疗提出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