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60例糖尿病随机分成运动组30例,平均年龄57.0±7.3岁,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同时,施以医疗步行6个月,对照组为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的30例年龄为57.5±7,3岁。结果:运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BG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P〈0.05或0.01),HDL—C及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结论:医疗步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恢复胰岛索的敏感性。其作用优于单纯药物和饮食疗法。
简介:32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MDI和CSII两组。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显示:两组均能降低空腹(FPG)和餐后血糖(PPG)以及升高空腹(FCP)和餐后2小时C-肽(P〈0.01);两组之间比较显示:与MDI组比较,CSII组对空腹、餐后血糖以及空腹、餐后2小时C-肽的改善更明显(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所耗胰岛素用量少(P〈0.01),所需住院时间短(P〈0.01),日平均费高(P〈0.01),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P〉0.05),且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P〈0.01)。结论:CSII具有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等特点。
简介:48例T2DM病人随机分为果糖注射组(24例)和生理盐水(24例),每日分别给予500ML5%果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3小时输液。于输液第0h、1.5h、3h测定静脉血糖和胰岛素水平;0h和3h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两组输液过程中各输液时点的血糖、胰岛素及尿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生理盐水比较,果糖注射液对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简介: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各5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一年的随访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观察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对老年糖尿病进行正规健康教育,不仅能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加稳定,从而对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简介: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5年8月该院住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3例临床资料,测定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等指标,采用Gensini系统对冠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第1~7主成分的特征值均〉1,累计贡献率为64.6%;第1~4主成分分别为UAER、咀脂、血压、尿酸,贡献率分别为14.1%、11.8%、10.2%、8.7%;第5~7主成分均属血糖,累计贡献率为19.8%。结论UAER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伴微量白蛋白尿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且严重程度增加;UAER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了解糖尿病健康教育在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及肥胖指标控制中的作用,制定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城阳区后金社区的2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生活方式调查,并进行为期年的综合健康教育,对比接受教育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ax3)、尿酸(SU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SBP、DBP、FBG、HbA1c及SUA改善在3个月出现,结果显示TC、TG及LDL在6个月出现改善,BMI在9个月以后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等指标的达标率。
简介:选取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应用普通胰岛素R三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联合普通中效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C组应用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晚睡前皮下注射,D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①A组空腹和晚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均显著高于D组(P〈0.05),而B、C组和D组三组间空腹血糖和晚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c组和D组患者强化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指尖空腹指尖血糖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其他时间点4组间血糖下降差值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D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最短,胰岛素用量最少,B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最长,B组胰岛素用量最多;④D组低血糖发生率最高,C组低血糖发生率最低。结论:四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短期疗效均较好;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时间最短,胰岛素用量最少;门冬胰岛素30可做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之一。
简介: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低糖对照组(N)、高糖组(H)、高糖+GSH(1mmol/L)组、高糖+GSH(5mmol/L)组及高糖+GSH(10mmol/L)组五组。培养24h、48h及72h后,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高糖组SOD活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组浓度的GSH均可增加SOD活力(P〈0.05),并减少MDA含量(P〈0.01),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多,而GSH可进行有效干预。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39例,分别按照是否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按照是否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按照颈动脉斑块的厚度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分析糖尿病、脑梗死、颈动脉斑块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和糖尿病阳性率均高于非脑梗死组,且斑块组的脑梗死和糖尿病阳性率也高于无斑块组,糖尿病组的脑梗死和颈动脉斑块阳性率也均高于无糖尿病组。三者相关性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可导致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在脑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合理的血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