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肾综合征特点是一种功能性肾功能障碍,肾脏组织学上并无显著性变化。其基本发病过程是外周及内脏动脉系统舒张,从而造成动脉血压和系统血管阻力下降。作为代偿,机体动用各种机制来纠正这种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以及抗利尿激素释放,而肾脏血管对这种代偿机制尤为敏感,从而引起肾血管广泛收缩和钠水潴留,导致肝肾综合征。多种血管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另外,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输出量下降在肝肾综合征病理生理学机制中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肾综合征 血管因子 发病机制 进展
  • 简介:腹水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也是临床上腹水常见原因[1,2]。新发肝硬化患者10年内腹水发生率高达50%~70%,腹水出现被视为肝硬化病程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肝硬化疾病进展和肝功能失代偿重要表现。肝硬化患者腹水发生不但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3],而且与肝硬化其他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密切相关。肝硬化腹水还与不良预后相关,1a病死率约为15%,5a病死率则高达44%[4]。对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新治疗方法探索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目前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 发病机制
  • 简介:在西力国家,酗酒历来是导致严重肝脏疾病首要因素.我国近年来由酒精所致肝损害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第二大病因[1].典型酒精性肝病(ALD)临床上表现为脂肪肝和肝肿大、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最终将发展为不可逆性肝硬化.尽管ALD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大量资料表明,酒精代谢产物乙醛是造成肝脏和其他脏器损害主要元凶[2].乙醇脱氢酶(ADH)和肝脏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通路均可产生毒性代谢产物乙醛,乙醛继而与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舷物,进一步导致蛋白酶失活、DNA修复蛋白功能损害、自身抗体形成、谷胱甘肽耗竭、线粒体损伤和氧利用障碍[3].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发病机制 肝损害 磷脂代谢紊乱
  • 简介:胰岛素抵抗(IR)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系已成为医学研究关注重点。肥胖是2型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可通过脂肪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参与或加重组织IR,并损伤B细胞而导致糖尿病发生。IR被认为是多种代谢疾病、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共同原因。随着对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本质认识深入,人们发现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机制参与了IR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IR所致代谢异常和导致IR某些因素与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但IR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确切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予基本护理,干预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满意率;青光眼合并高血压疾病认知、高血压控制必要性认知;护理前后血压水平、视力情况;出现并发症例数。结果: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P<0.05;干预青光眼合并高血压疾病认知、高血压控制必要性认知优于对照,P<0.05;护理前两血压水平、视力情况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血压水平、视力情况优于对照,P<0.05。干预出现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高血压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好,可改善血压水平、视力情况,减少出现并发症例数。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 围手术期血压管理 应用研效果
  • 简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常发生在妊娠24周后,主要临床表现有浮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合并心衰、肾衰,同时还可引起早产、胎盘早剥大出血、胎儿孕产妇死亡,通过对症处理及时救治护理可使孕产妇及胎儿转危为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
  • 简介:背景: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症状重叠现象尚缺乏深入研究和认识。目的:比较有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在消化不良症状学和发病机制方面的异同点。探讨FD患者产生重叠症状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罗马Ⅱ标准问卷调查结果将120例FD患者分为有重叠症状(食管、肠道和肛门直肠症状)和无重叠症状。分别行消化不良症状学(严重程度、症状分型)和精神心理状态(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以及多导胃电图检查、放射性核素法或不透X线标志物法固体胃排空测定、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结合胃内压测定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分组比较检测结果。结果:62.5%FD患者有重叠症状。有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胃壁肌电活动、固体胃排空功能、胃敏感性和容受性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重叠症状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比例显著高于无重叠症状者(P〈0.05)。结论:有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相同.提示两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诊治原则和措施相似。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重叠症状产生原因之一。

  • 标签: 消化不良 功能性 重叠症状 症状学: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90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满意率;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结果: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P<0.05;干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优于对照,P<0.05;护理前两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P<0.05。干预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高于对照,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 整体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快步走联合太极拳锻炼对高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校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高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8例,29例对照服用常规药物治疗,29例运动除服用常规药物外,增加快步走联合太极拳锻炼,每分钟走120至140步,平均每天快步走1~2次,每次健身时间在30~70分钟,每天有效步行6~8千步。在健身走完后适当休息5~10分钟,再开始打太极拳,每次打太极2~3遍。10月后考察疗效。结果在治疗10月末,运动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从治疗前(168.2±5.3)mmHg和(95.8±7.2)mmHg降到了(139.6±6.5)mmHg和(86.0±5.5)mmHg(P<0.05),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为(146.1±6.5)mmHg和(91.0±6.2)mmHg,P<0.05];观察期结束时,运动患者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3.8±1.2)mmol/L、(4.2±0.9)mmol/L、(1.2±0.4)mmol/L和(1.2±0.2)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为(4.3±1.4)mmol/L、(4.4±0.5)mmol/L、(1.3±1.2)mmol/L和(1.6±0.1)mmol/L,P<0.05];运动患者血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比,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快步走联合太极拳锻炼对高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生化指标和血压有良好改善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高血压病 快步走 太极拳 血生化指标 血压
  • 简介:2002-12/2003-12我们给65例胃肠减压病人进行适量饮水,并以常规方法护理45例作对照,在防治口唇干裂、口咽部感染、早期呃逆,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稀释胃容物易于吸出等方面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胃肠减压 适量饮水 护理方法 口唇干裂 口腔炎 胃肠道手术
  • 简介:白细胞介素18(IL-18)通过调节NK细胞分泌功能,启动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参与Th1细胞FFh2细胞平衡调节、上调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达及与IL-18结合蛋白结合,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大量研究发现,IL-18与HBV感染后不同疾病转归有着密切联系。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8 发病机制
  • 简介:在过去几十年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迅速增加。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种。SFL一般是指单纯肝细胞脂肪积累,并无肝组织炎症和坏死,但随着时间推移和认识提高,发现它与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值得注意是在一定条件下,如肥胖、胰岛素抵抗、细胞因子(脂联素、瘦素、TNF-α、SREBP、MLCK、RBP4、性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或基因受体多态性、肠道细菌生态失衡作用下SFL可向NASH演变[1-5]。因此,对SFL患者应当定期复查和追踪观察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硬化 发病机制
  • 简介: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目前认为其病因多与精神和心理状况有关。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消化内科就诊者中IBS患者比例及其相关情况。方法:于2002年10月14~18日以问卷形式调查在武汉地区5家医院消化内科就诊2784例患者,性别、年龄不限。IBS诊断参照RomeⅡ标准,以X^2检验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在2784名调查对象中,共298例(10.7%)被诊断为IBS。30~60岁与〈30岁和〉60岁相比,IBS患者比例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居住地、职业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间IBS患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在IBS患者中,腹痛(60.9%1、腹胀(62-3%)和腹泻(60.6%)为最常见症状,腹泻为主型患者最为多见(45.2%);既往有胃肠道感染史、抗生素应用史和心理异常者占较大比例。IBS对患者工作和生活有明显影响。结论:IBS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明显影响。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门诊医疗 流行病学
  • 简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epatitisB-inducedacute013chronicliverfailure,HB—ACLF)主要由免疫介导损伤引起肝功能损伤。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cell17,Thl7)在HB—ACLF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Treg和Th17细胞起源于相同初始CD4cr细胞,但在分化及功能上相互制约。研究表明Treg细胞、Thl7细胞及Treg/Thl7比值失衡与HB—ACLF发生进展密切相关。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辅助性T细胞17 调价性T细胞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HDAg和HBsAg/HBcAg在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表达及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化双重染色,检测79例丁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DAg、HBsAg和HBcAg表达,以52例乙型肝炎作对照。结果丁型肝炎HBsAg、HBcAg检出率(81%、71%)较乙型肝炎(94%、92%)低(P<0.05或0.01)。HD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HBsAg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HDAg和HBsAg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分布呈一致性,且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和病理损害程度相关(P<0.01)。HBc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阳性细胞主要呈单个细胞或点状分布,且HBcAg阳性细胞明显少于HDAg阳性细胞。结论HDV感染会抑制HBV病毒抗原(HBcAg)表达;HDV致病机制中既有HDV直接细胞毒性作用,也有HBV和HDV协同作用。

  • 标签: 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肝内CD68+和TNF-α阳性细胞表达,来探讨它们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病机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化法检测乙型肝炎AC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肝内TNF-α表达以及其分泌细胞CD68+细胞数量。结果ACLF患者肝内TNF-α阳性分泌细胞平均数为90/高倍视野(hpf),明显高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分别为12/hpf和5/hpf),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ACLF患者肝内CD68+细胞平均数为94/hpf,明显高于CHB患者及正常对照(分别为48/hpf和15/hpf),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TNF-α阳性分泌细胞与CD68阳性细胞数量具有显著正相关(r=0.866,P〈0.001)。结论乙型肝炎ACLF患者肝内CD68+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其分泌TNF-α也明显增加,推测TNF-α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ACLF发病过程。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CD68+细胞
  • 简介:1989年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为一正链RNA病毒[1],是散发非甲非乙型肝炎主要致病原因.HCV所引起丙型肝炎为一全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疾病,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亿7千万人感染HCV,至少有70%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其中在10~20年内又有20%~50%患者进展成肝硬化,1%~2%发展成肝细胞癌[2].目前,既无可靠方法预防亦无特效药物治疗HCV感染.因此,对丙型肝炎发病机理研究成为当前热点,有关研究进展迅速,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问题.

  • 标签: 丙型肝炎发病 发病机理 机理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对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妇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4年4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50例,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对比围术期指标、血压、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P<0.05。护理前,两血压、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指标优于对照,P<0.05。结论: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可提升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行为感知模式 妊娠高血压 剖宫产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