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A组)和治疗后(B组)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健康体检者(C组)作比较,并分析动脉血气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C组(P〈0.01),而PT、APTT、TT差异无显著性(P>0.05);FBG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D-D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高凝状态,监测FBG及D-D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为适时采取有效的抗凝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老年哮喘患者给予吸入舒利迭和异丙托溴铵喷雾剂,疗程为1个月。比较50例健康体检者及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FeNO、肺功能变化,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治疗前FeNO、Eos、N水平明显升高,各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PEF、FEV1、Eos、N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控制组,完全控制组FeNO、Eos、N水平均明显低于部分控制组(P〈0.05);治疗前,哮喘组患者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但治疗后,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结论FeNO水平在哮喘患者中明显升高,结合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肺气肿和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炎病情发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40例。根据随访结果有无肺炎发生分为慢阻肺发生肺炎组(n=60)和慢阻肺未发生肺炎组(n=80)。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肺气肿及肺功能指标上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慢阻肺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慢阻肺阻塞程度对肺炎病情发展的影响。结果140例慢阻肺患者经随访,60例发生肺炎,80例未发生肺炎。两组患者在年龄、BMI、SGRQ评分、6min步行试验、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LAA-950、平均肺密度比方面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LAA-950、6min步行试验是影响慢阻肺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因素(P〈0.05)。其中,以LAA-950指标为主的肺气肿出现异常、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6min步行试验指标为主的肺功能出现异常的慢阻肺患者易发生肺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重度阻塞患者发生肺炎可能性更大(P〈0.05)。结论LAA-950、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6min步行试验结果是影响慢阻肺患者肺炎病情发展的重要危险性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心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重症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及乌司他丁组(30例,在常规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滴注,每日3次).人组后持续监测心脏指数,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D-二聚体(D-dimer)和血氧等指标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乌司他丁组心脏指数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D-dimer和cTnI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治疗后Treg和Th17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Treg/Th17比值降低趋于正常化(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提高脓毒血症患者心脏指数(+),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升高患者氧合指数,改善心肺功能,抑制微血栓形成,阻止继发性损伤;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Treg及TH17表达,逆转Treg/Th17失衡,改善细胞免疫,有益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3DThZVAK+M/15DThZV+M标准化耐多药肺结核化疗方案,观察组联合应用支气管镜局部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9.68%vs35.48%,74.19%vs48.39%,88.71%vs67.74%),(χ2=7.725,8.702,8.002,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含量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7.77±3.12vs11.00±1.45)pg/mL、(45.65±5.42vs37.96±4.36)mg/L、(0.31±0.08vs0.23±0.05)ng/L](t=15.494,8.705,6.677,P<0.05,P<0.01);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86±0.15vs0.48±0.10)g/L、(4.22±0.56vs2.12±0.36)g/L、(0.29±0.08vs0.14±0.05)g/L](t=16.597,24.838,12.520,P<0.01);两组发热、咳血痰、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19%vs20.97%)(χ2=0.185,P>0.05);随访2年,观察组复发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4.52%(χ2=4.888,P<0.05)。结论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有助于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减少复发率,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剂,疗程均为16周。治疗前后观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预计值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时,两组患者FEV1/FVC、FEV1/预计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2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时,两组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善稳定期慢阻肺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下调血清hs-CRP、TNF-α、IL-6及IL-12表达,抑制慢性炎性反应,延缓肺功能的减退。
简介: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03%(χ^2=5.522,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7.010,13.738,17.448,P<0.05,P<0.01);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对照组(t=11.552,4.635,6.407,P<0.05,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9.68%vs6.45%)(χ^2=0.435,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患者炎症状态、改善凝血功能等因素有关。
简介:目的:考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呼吸机力的变化,为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比较13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1d和2d时的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耐受时间和吸气耐受时间。并比较不同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呼吸功能和呼吸肌力变化差异。结果脊柱手术患者术后1d的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P<0.01),术后2d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与术后1d相比有些许回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椎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下降比例显著高于颈椎和腰椎手术患者(P<0.01),且颈椎手术患者高于腰椎手术患者(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降低水平显著低于肿瘤患者(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且胸椎手术和肿瘤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影响较大。
简介: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肺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分析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并检测血清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治疗后FEV1/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ET-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O和VEG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MMP-9和IL-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可明显提高内皮细胞功能,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毒感染的特点,比较重症和轻症肺炎患儿之间的IL-18、IFN-γ免疫功能差异,为临床病毒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符合CAP住院的患儿465例以及同期健康查体儿童262例为调查对象,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MIF)检测465例入选患JDn$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腺病毒(ADV)抗原;应用核酸扩增(PCR)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EB病毒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CMV)、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弓形体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结果病毒病原检测阳性76例,总阳性率为19.2%,依次为RSV28例(7.1%),PIV23例(5.8%),CMV12例(3.0%),ADV7例(1.8%),EB病毒6例(1.5%)。婴儿组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为30.6%(26/85),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3岁18.6%(24/129),-6岁10.0%(10/100),-14岁10.6%(16/151),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冬、春两季病毒的感染率较高。重症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中IL-18、IFN-γ水平较轻症病毒性肺炎组血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感染占一定比例,重症肺炎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福建省福州市人,居民。初因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伴气促二月在当地医院诊治疗效欠佳而于2005年4月21日住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口服降糖降压药控制良好。入院查体:双肺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无增宽,语颤一致,未触及胸膜摩擦感或皮下捻发感。左下肺叩诊实音,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人院后查血糖正常,血沉20mm/h,CRP23mg/L,多肿瘤蛋白芯片正常,PPD、血清结核抗体阴性,胸部CT平扫:①左肺炎症;②左主支气管狭窄;③右上肺陈旧性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主支气管开口新生物完全阻塞,活检示炎性肉芽组织。行纤支镜下微波烧灼左主支气管新生物,发现新生物根部在左肺上叶嵴突,并长满左侧各叶段支气管,微波烧灼至左主支气管及各叶段管腔通畅,左肺完全复张后出院,出院后坚持抗炎。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胸腔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全身抗结核和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胸膜腔微创置管引流,间断注入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间断胸腔穿刺抽液。分别观察胸水总量,胸水吸收时间,胸膜肥厚、气胸、胸膜反应、血性胸水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胸水总量、胸水吸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胸膜厚度、气胸、胸膜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性胸水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胸腔置管持续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好,能有效增加胸水排出量、缩短胸水吸收时间、减少胸膜肥厚、减少穿刺并发症,血性胸水未见增加。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茶碱缓释片、酮替芬口服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4、IL-10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4、IL-10及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能明显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IL-4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明显改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