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对行剖宫产术孕产妇进行容稀释性自体输血(ANH)初期研究基础上,探讨异体输血及ANH对行剖宫产术孕产妇免疫功能影响差异。方法:选择待进行剖宫产术分娩孕产妇50例,随机分为2组。ANH组(Ⅰ组):于麻醉后手术切皮前经桡动脉放血400~600ml,同时经静脉输入容量扩容液,产后或产程即将结束时将自体血回输。异体输血组(Ⅱ组):剖宫产术中据情况给予异体悬浮红细胞2~3单位。分别于产前、产后第1、5天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IL系列因子、IgG、IgM、CD3+、CD4+、CD4+/CD8+变化情况。结果:12组产后1天CD3+、CD4+、CD4+/CD8+较产前显著减少,其中Ⅱ组较Ⅰ组减少更明显,NK细胞升高,P〈0.05。产后5天Ⅱ组CD3+、CD4+、CD4+/CD8+仍较产前显著减少,而Ⅰ组均基本恢复正常,且Ⅰ组CD3+、CD4+、高于Ⅱ组,P〈0.05。2产后1天IgA、lgG2组均减少,IL-6、IL-8、TNF-a2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5天Ⅰ组均基本恢复正常,Ⅱ组与产前相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2组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组产后1天CD3+、CD4+、CD4+/CD8+较产前显著减少,其中Ⅱ组较Ⅰ组减少更明显,NK细胞升高,P〈0.05。产后5天Ⅱ组CD3+、CD4+、CD4+/CD8+仍较产前显著减少,而Ⅰ组均基本恢复正常,且Ⅰ组CD3+、CD4+、高于Ⅱ组,P〈0.05。2产后1天IgA、lgG2组均减少,IL-6、IL-8、TNF-a2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5天Ⅰ组均基本恢复正常,Ⅱ组与产前相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2组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等容稀释 自体输血 孕产妇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影响因素,以便监测和控制,使能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方法:对我站2013年3月330例献血者整个机采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献血者采前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血液参数,以及性别,体重,血管,环境温湿度,采血技术与机采采集过程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结论:加强采前宣教,认真筛选合适献血者;创造适宜环境;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技术,提高全程服务质量。能使机采过程顺利进行,缩短机采时间,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巩固和扩大机采献血者队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采集 影响 因素
  • 简介:目的:排除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干扰,分析IgG类及IgM类不规则抗体对血型鉴定影响。方法:提取正反定型不一致并且抗体筛选阳性血型标本,用谱细胞鉴定抗体。放散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标本,制备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反定性红细胞,重新准确鉴定血型。结果:用适当反定性细胞可以有效排除不规则抗体干扰。不规则抗体引起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病例中,IgM类抗体占92.6%,IgG类占7.4%。结论:可以通过选择反定性细胞排除不规则抗体干扰。高效价IgG类不规则抗体同样可以引起血型正反不一致。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血型鉴定 抗体效价
  • 简介:目的:比较ML/FAME与URANUSAE150两种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方法:在相同工作环境下,使用相同厂家同批号试剂,分别采用XANTUS加ML/FAME组合与URANUSAE150两种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对质控品标本和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四项检测,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不同厂家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对同批次连续20个质控品和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四项检测结果是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厂家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同时应用于采供血机构免疫项目的检测。

  • 标签: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质控品 无偿献血者 HCV HIV TP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羟乙基淀粉急性容血液稀释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肾功能影响。方法:将7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2组均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采集自体血至储血袋,然后分别静脉输注体积国产、进口羟乙基淀粉130/0.4,自体血于术中或术后输注。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中自体血回输前、术毕时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术前、术后24h及48h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肾功能指标。结果:(1)与术前比较,2组自体血回输前、术毕时Hb、Hct均有一定下降(P〈0.05),尤其在自体血回输前下降明显,但仍在正常范围内。2组各时点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体血回输前、术毕时PT、APTT、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2)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24h及48hβ2-MG、BUN及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各时点β2-MG、BUN及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羟乙基淀粉作为扩容剂应用于急性容血液稀释对肾脏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羟乙基淀粉 国产 异位妊娠 肾功能
  • 简介:供血科是血站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血站所采血液通过供血科发放给用血单位,是关乎血站发出血产品质量和用血单位患者用血安全大问题,也是保证血液质量最后一个关口。经过这些年工作中实践,我们找出了工作中容易疏忽一些漏洞和缺陷,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们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供血科 血液发放 备血 盘库 出库 用血单位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中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ANH)初期研究基础上,探讨异体输血及ANH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差异。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容稀释性自体输血组(I组):于麻醉后手术切皮前经桡动脉放血400~600ml,同时经静脉输入相当容量羟乙基淀粉,手术后半阶段将自体血回输;异体输血组(Ⅱ组):术中输异体悬浮红细胞2~3U。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5d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IL系列因子、IgG、IgM、CD3^+、CD4^+、CD4^+/CD8^+变化情况。结果:①2组术后1dCD3^+、CD4^+、CD4^+/CD8^+较术前显著减少,其中Ⅱ组较I组减少更明显,NK细胞升高(P〈O.05);术后5dⅡ组CD3^+、CD4^+、CD4^+/CD8^+仍较术前显著减少,而I组均基本恢复正常,且I组CD3^+、CD4^+高于Ⅱ组(P〈O.05)。②术后1dIgA、lgG2组均减少.IL-6、IL-8、TNF-α2组均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5dI组均基本恢复正常,Ⅱ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2组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异体输血对免疫功能抑制明显。围手术期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具有明显优越性。

  • 标签: 等容稀释 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妇科恶性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行急性容稀释性自体输血56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ANH组),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住院行剖宫产术孕妇51例。记录手术前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出血量、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不良反应、新生儿产后情况。结果:1术后2d对照组RBC、Hb及HCT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H组RBC、Hb及HCT稍有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ANH组患者自体血采集及回输过程均无不适,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术中未输注异体血。新生儿Apgar评分9~10分,随访新生儿产后情况良好。结论:急性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能减少异体血输注,是一种安全有效输血方式。

  • 标签: 急性等容稀释 自体输血 剖宫产术
  • 简介:临床输血属于临床治疗与抢救患者不可替代方式,科学与合理输血可挽救患者生命,反之若输血不合理则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需加强重视。2010年起我院按照市卫计委要求开始推进科学合理用血工作,临床合理用血情况逐年有所改善。

  • 标签: 不合理输血 原因 合理输血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对女性IgM抗-A、抗-B抗体效价影响。方法:用盐水介质凝集法检测35例海南赴武汉地区实习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值,同时随机选取40例武汉本地实习女性大学生作为对照。结果:海南女性大学生来武汉实习前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IgM抗-A效价为224±181、IgM抗-B效价为160±96,实习3个月后IgM抗-A效价降为74±45、IgM抗-B效价降为63±32;而武汉本地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后IgM抗-A、抗-B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可影响女性IgM抗-A、抗-B抗体效价值。

  • 标签: 生活环境 IgM抗-A IgM抗-B 抗体效价
  • 简介:目的:了解湖州市居民献血知识掌握程度及献血意愿,为采取针对性招募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所辖5个县(市)、区,随机抽取年龄18岁以上100人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总正确率为30.54%,其中男性正确率为32.0%,女性为28.6%;参加过无偿献血者和未参加过无偿献血者回答问题正确率分别为63.2%和26.2%;近期有献血打算者占2.1%(10/473),其中参加过献血者和未参加过无偿献血者比例分别为12.2%(6/49)和0.9%(4/424)。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以上组,回答问题正确率分别为23.9%、34.4%和39.4%。结论:湖州市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男性和女性比较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8,P〉0.05);随着文化程度升高,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χ^2=9.195,P〈0.05),但献血意愿并不与知晓率相一致。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知晓率低,针对这一特定人群进行动员招募,可以作为今后努力方向。

  • 标签: 无偿献血 知信行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临床效果,探讨影响疗效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258例次临床资料,依据血小板纠正增加指数来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分析病种、性别、年龄、体重、发热、脾大、输注次数对输注有效率影响。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例次为188例次(有效率72.9%),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率分别为80.9%、73.2%、70.2%、52.5%,不同病种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8,P〈0.05)。146例次有发热感染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为67.1%,明显低于112例次无发热感染者80.4%(χ^2=5.614,P〈0.05);69例脾大患者效率为55.1%,明显低于189例脾不大者79.4%(χ^2=15.088,P〈0.01);按性别、年龄、体重分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894、0.051、0.065,P〉0.05);随着输注次数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逐渐下降(P〈0.05),频繁输注者输注疗效较差,甚至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结论: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同,发热、脾大、输注次数可能是影响血液病患者输注疗效因素。

  • 标签: 血液病 机采血小板 疗效
  • 简介:临床输血是现代急救及预防疾病重要措施。但是,输血具有风险,输血可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疾病传播,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随着输血医学发展,科学用血、合理用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是临床输血工作者研究重要课题。本文就影响临床输血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用血对策探讨如下。

  • 标签: 输血 安全
  • 简介: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样本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试验,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样本分别采用卡式法、试管法、不规则抗体筛选、吸收放散试验多种方法鉴定血型。结果:25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样本中,ABO血型亚型10例、抗原(抗体)减弱或消失7例、冷自身抗体1例、同种抗体3例、自身加同种抗体1例、异常血浆蛋白2例、近期输注不同型血干扰1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样本,要结合病史,借助多种方法正确鉴定血型,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

  • 标签: ABO血型 正反定型 输血
  • 简介: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性粒细胞变化发展规律,阐明中性粒细胞变化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影响。方法:选取23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治疗48周,随访24周。分别于2周,4周,12周,24周,36周,48周,60周,72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治疗过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病率为51.71%(12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出现在治疗开始4~12周。治疗2周内中性粒细胞开始下降,4周时下降明显,至第12周时同时降到最低值。中性粒细胞4周下降幅度超过0.4×109/L对SVR率有预测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4~12周中性粒细胞明显下降,此阶段应加强随访、干预,避免不良反应发生。4周时中性粒细胞下降幅度对SVR率有一定预测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性粒细胞 干扰素
  • 简介:自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在日常采血过程,发现了由各种原因引起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或献血后发生一些献血不良反应,不仅献血者增加了心理负担,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再次献血勇气和热情,为了提高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比例,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现对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献血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次数与Rh系统抗体检出率之间关系。方法:提取不同妊娠次数妇女标本,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性质。结果:Rh系统抗体检出率分别为:初次妊娠0.09%;2次0.28%;3次1.63%;4次3.96%;5次及以上6.86%。结论:Rh系统抗体检出率随妊娠次数增长而增长。

  • 标签: Rh系统的抗体 妊娠次数 抗体筛选 检出率
  • 简介:目的:评价同一种国产试剂在不同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应用效果。方法:将97034人份ALT及酶免双试剂检测阴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分为A、B两组进行HBV、HCV、HIV三项联合核酸定性检测,试验均采用上海浩源生物试剂进行8人份混样核酸检测。A组:采用全自动加样仪、核酸提取仪和实时荧光PCR仪检测系统。B组:利用CHITAS及实时荧光PCR仪检测系统分析比较两组操作性、运行时间及阳性检出率。结果:A,B两组从操作上比较,A组手工操作步骤多于B组,B组自动化程度高于A组。如当天混样/单样测试数不大于48,则B组快于A组。如大于48且不大于96,则两者运行时间基本一致。两组NA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30%,0.0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一种国产检测试剂,分别在不同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试验结果相关性良好,两者在使用性能、检测结果方面均较稳定;国产检测试剂质量和检测系统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和部分进口产品相比仍有些许差距,我们期待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提高检测效率

  • 标签: 核酸扩增技术 血液筛查 国产试剂 检测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血比重异常献血人群影响。方法: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收集,对102名低血比重献血者进行3~6个月健康指导,测定干预后血比重。结果:干预3个月后63名献血者测定合格,3~6个月间18名献血者测定合格,共有21名献血者检测为不合格。81名合格献血者中72名参加了献血。结论:通过健康指导提高了低血比重人群对不良生活方式认知并且对扩大无偿献血人群有积极效果。

  • 标签: 健康指导 血比重测定 不良生活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抗原浓度对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人O型Rh(D)阴性和AB型Rh(D)阳性个体各5例,采集静脉血3~5ml置于EDTA抗凝管中,将O型和AB型血液配制成不同高低浓度红细胞悬液,并用固相法进行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同时以10%浓度红细胞浓度作为对照参考,观察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情况及假性结果出现时红细胞抗原浓度。结果:红细胞抗原浓度超过25%易出现假阳性;红细胞抗原浓度低于2%易出现假阴性;低浓度红细胞抗原对抗B、抗D影响更明显;高浓度红细胞抗原对抗A影响更明显。结论:红细胞浓度对对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有影响,且高、低浓度对不同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能力影响不尽相同。

  • 标签: 固相法 血型鉴定 红细胞浓度 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