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系指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律失常。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恶性室性心动过速、过缓性室性心律。常见病因、诱因及发病机制已经屡见报道,本文旨在论述一些易引起此种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心电现象,以引起广大医师的更多重视.提高对MVA的警惕性。

  • 标签: 室性 常见现象 心律失常常见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心率震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随机选择符合条件的老年AMI者60例,选择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窦性心律震荡的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鸭),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老年AMI组较对照组T0明显升高(P〈0.01),髑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AMI时窦性心率震荡明显减弱。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律震荡
  • 简介:患者女,26岁.因反复心悸、气短两年余,近1个月来加重入院.查体:BP120/78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7~10次/min,心尖部Ⅱ级SM,返流性,肺元罗音,肝肋下二横指,下肢浮肿(+).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 标签: 隐匿性交接早 伪文氏现象 心电图
  • 简介: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大多是因为大脑动脉狭窄阻塞、血栓形成导致大脑局部缺血。后者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瘤。动脉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动脉壁局部变得薄弱、扩张,甚至可破裂引起出血。有研究指出,如果动脉瘤直径大于7mm,那么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的几率就增大了。动脉瘤破裂出血还有其他诱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动脉瘤 遗传早现现象 动脉瘤破裂出血 遗传性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CREST试验(theCarotidRevascularizationEndarterectomyversusStentingTrial)等研究证实,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斑块脱落、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仍是CAS中的主要并发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管成形术 慢血流 综述
  • 简介:本书阐明了超声诊断的临床基础、诊断原则与诊断思维程序,系统地介绍了颅脑、眼部、颈部、腹部、骨骼肌肉、全身血管和其他小器官等各科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与技巧,并精心选取了作者近10年临床工作中积累的900余幅黑白声像图、200余幅彩色声像图和线条图100余幅。本书立足于临床实践,既突出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诊断,又反映了超声诊断领域的新进展。本书语言精练,内容实用,为各级医院超声科医师及临床各科医师的理想参考书。本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 标签: 超声诊断学 全身 诊断思维程序 超声诊断方法 临床基础 诊断原则
  • 简介:本书阐明了超声诊断的临床基础、诊断原则与诊断思维程序,系统地介绍了颅脑、眼部、颈部、腹部、骨骼肌肉、全身血管和其他小器官等各科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与技巧,并精心选取了作者近10年临床工作中积累的900余幅黑白声像图、200余幅彩色声像图和线条图100余幅。

  • 标签: 超声诊断学 全身 诊断思维程序 超声诊断方法 临床基础 诊断原则
  • 简介: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居各种疾病之首,我们从不同侧面对脑动脉与冠状动脉形态与功能比较作一综述。

  • 标签: 脑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患者男性,2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检查(图1A)可见:窦性心律,频率为68次/min,Ⅰ、aVL、aVR、V4~V6导联P波呈三峰型,除aVL导联外均呈高-低梯形排列,而aVL导联三峰电压高低互有参差,1~2峰间距0.04s,2~3峰间距0.04s,P波时限0.14s,1、2、3峰各占时0.06s、0.04s、0.04s.

  • 标签: 三峰型P波 房室结双径路内双文氏现象 心电图 诊断 并发症 房内传导阻滞
  • 简介:患者男性,79岁.因"全身软困乏力1W"门诊以"冠心病"收入心内科.体检:T36.0℃,R20次/min,P50次/min,BP142/62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5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 文氏现象 房室传导 min 肺呼吸音 QRS波
  • 简介: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例,无急诊PCI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PCI治疗、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后PCI等不同的治疗,监测患者PCI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前体(pro—BNP)和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28d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间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总平均住院时间、PCI治疗术后28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意义。常规PCI治疗组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高于血栓抽吸组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并且血浆pro—BNP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与冠脉内微血栓形成有关,通过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无复流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血栓抽吸
  • 简介:患者男,8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入院。入院后,行房间隔修补术。术后第1d,Ⅰ、Ⅱ导联同步描记心电图(图1)示:窦性P波消失,QRS波时限0.08s,R-R间距略有不齐,频率约104次/min,可见逆行P-波,R-P-间期为0.18s与0.32s,R-P-间期逐搏延长,直至发生心房漏……

  • 标签: 加速性交接性逸搏心律 逆传文氏现象 病例报告 心电图
  • 简介:目的通过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特征的研究,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82例(试验组)及健康对照组55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TO、TS的均值。将试验组分为HRT异常亚组和HRT正常亚组,比较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器质性心脏病组TO值明显升高[(0.74±1.66)ms比(-1.04±1.38)ms,P〈0.01)],TS值明显降低[(6.73±6.68)ms/RRI比(12.20±10.64)ms/RRI,P〈0.05)]。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随访(6-42个月),发现HRT异常亚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RT正常亚组(34.5%比18.2%,P〈0.05)。结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低,对于预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复合心脏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窦性心率震荡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反复胸闷、心慌入院.体检:T35.5℃,BP110/70mmHg.嘴唇轻度紫绀.化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听诊心律不齐,心率110次/min,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临床拟诊冠心病.

  • 标签: 房颤 双支阻滞型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蝉联现象
  • 简介:论文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资料的统计处理,为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与SCI接轨,我刊自2014年第一期起改进论文统计处理,要求:提供具体P值,不是不等式的P〈0.05,或P〈0.01,其前配有检验值(t,χ~2等),3组以上的数据比较要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2014年有统计比较的论文169篇中发生有统计意义改变的论文有92篇,占54.44%,其中包括使显著程度发生改变的74篇(80.4%),甚至有18篇(19.6%)由无显著差异转变为有显著差异,或相反;

  • 标签: 检验值 方差分析 科学技术协会 稿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