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我患慢性心力衰竭.经常服用地高辛。一天我翻看《新编药物学》,见上面说地高辛有许多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再看看其他每一种药物.都有多多少少的不良反应。心中不免顾虑重重。请问,药品有不良反应.还可以服用吗?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高辛 不良反应 药物剂量
  • 简介: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RVA)起搏与右室高位间隔(RHIVS)起搏对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右室电极部位分为右心室心尖(RVA组)和高位间隔(RHIVS组),同时选取同期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4年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Tei指数,左心房容积及指数(LAV、LAVI)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共入选48例患者,其中RVA起搏组16例,RHIVS起搏组16例,对照组16例。三组患者术前年龄、纽约心功能分级、合并症、伴随用药、LVEF、LAD、E/E'、Tei指数等无统计学意义。随访4年时,RVA起搏组的NT-proBNP、E/E'、LAV和LAVI高于对照组(P〈0.05),RHIVS起搏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LVEF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RVA起搏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但对LVEF的影响不显著;与RVA起搏相比,RHIVS起搏对左心室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右心室 心脏起搏 心室功能
  • 简介:心脏导管室是对患者进行心脏疾病检查、诊断、治疗的重要场所,术中患者随时可发生病情变化需立即抢救,所以做好一切药物应急准备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导管室药品配置管理不合理常影响导管介人治疗的进程,降低抢救成功率。因此,合理规范化管理导管室药品是给予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及时用药的重要前提。

  • 标签: 药品规范化管理 导管室 心脏 抢救成功率 医疗安全 疾病检查
  • 简介:经常检查脚、保持其柔韧性、穿合脚的鞋子,以此来防范脚疾病的出现。脚是让身体能够活动的无名英雄,保持脚健康非常重要。有时,脚仅仅出一个小问题,如嵌趾甲或小伤口,就会让你动弹不得。脚皮肤因为擦伤、溃疡或水泡出现破损后会很快因为污染或感染而形成脚疾病。要积极主动地爱护你的脚,好好关爱你的脚

  • 标签: 脚部疾病 保护 柔韧性 小伤口 嵌趾甲
  • 简介:缺血性卒中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致残及致死性疾病之一。据文献报道,缺血性卒中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后循环(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发病比例约为3:1,但就致残及致死率而言,后循环卒中所占比例更高。另有研究指出,在后循环卒中的致病因素中,椎动脉起始狭窄性病变占首位。因此,对于椎动脉起始狭窄性病变更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起始部 椎动脉 狭窄性 影像学 缺血性卒中 颈内动脉系统
  • 简介:目的评价先天性肌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肌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kg,中位数38.8kg。均可于胸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左心室造影显示肌缺损左心室面直径为(8.9±4.8)mm。结果2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动脉进路选择右股动脉,静脉进路为19例穿刺右股静脉,2例采用右颈内静脉。选用的封堵器为美国AGA公司肌室缺封堵器4枚,动脉导管未闭蘑茹伞2枚;德国pfm弹簧圈1枚;国产肌室缺封堵器8枚;国产PDA封堵器6枚。一般选择封堵器直径>肌室缺直径3~6mm,本组为(9.8±2.8)mm。3例有残余分流者均为多发缺损,分流束≤2mm,随访期间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和传导阻滞。结论肌室缺发病率较低,仅占我院室缺介入治疗的2%,其特点是多发,且易低估缺损大小。经导管法堵闭肌室缺成功率较高,疗效明确,操作安全,准确判断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及操作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介入治疗 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 动脉导管未闭 成功率
  • 简介:健康日报道,根据发表在《儿科急症医护》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shands医疗中心儿科急诊住院的儿童有一半以上患高血压”。在2007年至2008年13个月期间,研究人员分析了在市区Shands医院住院的近1000名18岁或年龄更小的患者,他们预测急诊科住院儿童中约100名入院时有高血压……但结果显示却超过500名儿童血压偏高,说明该处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

  • 标签: 住院儿童 儿科急症 医院住院 高血压 急诊部 佛罗里达州
  • 简介:通常膜周室间隔缺损的形态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漏斗型、窗型、管型和囊袋型(膜瘤型)。从病理上室间隔膜瘤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室间隔膜瘤是心脏膜间隔向右侧心腔囊袋状突起的一种先天性畸形。而膜瘤型室间隔缺损是室间隔缺损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由于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膜部瘤 堵闭 封堵器 介入 多孔膜
  • 简介: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与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疾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多正常,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右胸导联(V1-V3)ST段呈下斜型或鞍型抬高,临床常因心室颤动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引起反复晕厥,甚至猝死。1992年由Brugada两兄弟首先报道。近几年来国内有关Brugada综合征的报告日益增多,这是对该综合征认识提高、普及、

  • 标签: BRUGADA综合征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性猝死 标准 诊断 离子通道疾病
  • 简介:Meta分析属于二次研究,是对同一类问题的定量合成,要求具备系统性、可重复性和客观性[1]。因此,所有的Meta分析报告规范均强调要给出合格标准[2],所有的Meta分析质量评价工具也都要求对合格标准进行评价[3]。遗憾的是,笔者们在稿件审阅或阅读Meta分析时,时常会发现制作者对合格标准及其制定存在理解不到位的情况。鉴于此,

  • 标签: META分析 格标准 可重复性 报告规范 评价工具 客观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右心室高位和中位室间隔起搏的QRS波宽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右心室间隔最佳起搏部位。方法112例DDD型永久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高位间隔组和右心室中位间隔组,比较两组的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及术后LVEF值。结果右心室高位间隔组和右心室中位间隔组在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及改善LVEF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主动电极均能安全可靠地固定于右心室高位和中位室间隔,获得满意起搏参数及显著改善心功能,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右心室 高位室间隔 中位室间隔
  • 简介:目的:对基层卫生院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门诊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卫生院门诊于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60例患者卡托普利治疗(A组),另60例给予牛黄降压丸治疗(B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A组为83.3%(50/60),B组为71.7%(43/6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上均得到了改善,而在改善幅度上,A组要好于B组(P〈0.05);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层卫生院门诊高血压患者来说,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服药依从性,价格实惠,值得推广。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卡托普利 门诊高血压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Brugada标准、Steurer标准、Verecke标准以及这3种标准中各个单项标准对诊断室性心动过速(VT)的价值及其存在的缺陷。方法对120例VT者发作时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进行分析。计算以上各种标准对诊断VT的敏感性以及上述3种标准对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VT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VT(IVT)的敏感性。结果3种标准中的各个单项标准对诊断VT的敏感性较低,均小于60%;而多项组合上述3种标准对诊断VT的敏感性明显提高,依次分别为:96.7%、74.2%及86.7%。另外,3种标准对器质性心脏病所致VT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9.1%、81.3%及96.7%,而Brugada标准对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型的IVT的敏感性较高(100%),对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型的IVT的敏感性较低(40%),而Steurer标准及Verecke标准对IVT的敏感性均较低(0%~12.5%)。结论心电图单项标准对诊断VT敏感性较低,不能依据心电图某单一标准来诊断VT。多项组合的Brugada标准是诊断VT最敏感的方法,但对LBBB型的IVT敏感性较低。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其它诊断标准综合考虑。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Brugada标准 Steurer标准 Verecke标准 心电图单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