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32年10月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33年10月,由于中国防痨协会的成立以及中华医学会第一次结核病会议在此间召开,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10月21日(星期六)由大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将军宣布中国防痨协会成立。许多重要官员、商界知名人士和名医出席了此次会议。由李廷安(LiTing-an)、伍连德(WuLien-teh)和布美(Bume)组成一个小的委员会,承担了本次会议的准备工作。任命了以牛惠生(W.S.New)为理

  • 标签: 结核病 中华医学会 伍连德 全体会议 中国医学史 历史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17例CT表现,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等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例中位于右后上纵膈2例,右后中上纵膈3例,右后中下纵膈3例,右后下纵膈1例,左后中纵膈3例,左后中下纵膈3例,左后下纵膈1例,双侧后中下纵膈1例。肿块平均大小6.3cnm×4.3cm(2.3cm×2.0cm~12.6cm×4.0cm),CT平扫显示肿块边界清楚8例,边界不清楚9例;肿块密度不均匀13例,密度均匀4例,肿块内见砂粒状或条片状钙化8例;邻近胸膜增厚10例,合并胸腔积液5例;邻近气管及主支气管受压6例,心脏受压4例,肺动脉受压7例,降主动脉受压1例;肿瘤越过中线6例,肿瘤向椎间孔生长5例,包绕主动脉3例,肋骨侵袭破坏3例,肋骨受压变形2例,胸椎受侵破坏2例,沿脊柱旁突入上腹部1例;纵膈淋巴结肿大10例,骨转移1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肝转移1例,脑转移1例。CT增强扫描14例,不均匀强化11例,均匀强化3例;轻度强化3例,平均CT值36(20—56)HU;中度强化8例,平均CT值53(36~74)HU;明显强化3例,平均CT值70(56—88)HU。肿块内见点状血管影7例,肿块内见多囊状改变6例。结论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具有一定特征,CT表现结合临床可作出较明确诊断。

  • 标签: 纵膈 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由于心脏的快速运动,精确的心脏影像需要精尖的技术。每帧图像必须在50毫秒内完成,才能将心脏瞬间的活动记录下来。

  • 标签: 磁共振 心血管 CT 心脏影像
  • 简介:按照我国现行的复治肺结核定义,复治是除初治肺结核以外的所有结核病病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结核病患者群体,不同的复治类型形成原因及预后绝然不同。近20年来不断出现的复治以及耐多药病人,使我们的控制策略显得束手无策。统一的国家标准复治化疗方案一再受到质疑。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总结我院近3年的住院病人,分析其中首次复治病人的临床资料,深入研究分析和评估首次复治病人的基本情况,旨在掌握此类住院病人的基线资料,把握首次复治的机会,为制定规范合理的化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加强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住院病人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临床分析 化疗方案 初治肺结核
  • 简介:目的探讨SAP的CT灌注特点,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SAP患者、17例MAP患者以及41例胰腺正常者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r)、毛细血管通透性(IS)等灌注参数,并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MAP组的BF、BV平均值为(121.5±55.27)ml·100mg^-1·min^-1、(11.7±5.26)ml/100mg,SAP组平均值为(63.58±36.91)ml·100mg^-1·min^-1、(7.13±2.11)ml/100mg,差异显著(P〈0.01);较正常组的(219.17±98.02)ml·100mg^-1·min^-1和(18.60±14.75)ml/100mg,均显著降低(P〈0.01)。MAP组和SAP组的PS分别为(25.14±10.7)ml·100mg^-1·min^-1和(34.61±11.25)ml·100mg^-1·min^-1,均高于正常组的(16.61±9.36)ml·100mg^-1·min^-1(P〈0.05)。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判断SAP的严重程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计 诊断显像
  • 简介: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20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亦有提前的趋势。因此对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MSCT)以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冠状动脉的二维和三维成像.成为目前冠心病影像学诊断中最有发展潜力的非创伤性成像技术。MSCT能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判断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显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此外.MSCT在冠状动脉搭桥、冠状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也具有很大优势。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合评价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诊断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狭窄 动脉成像技术 血管内支架植入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大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的CT征象,探讨其对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396例406枚PTC的CT征象,依据瘤体最大径,将其分为1.1~2.0cm组、2.1~3.0cm组和〉3.0cm组,分析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和微钙化在各组瘤体中的分布。结果406枚PTC中,1.1~2.0cm组、2.1~3.0cm组和〉3.0cm组分别为318枚、60枚和28枚,其中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和微钙化在各组瘤体中分别占89.6%(285/318)、75.0%(45/60)和64.3%(18,28);83.6%(266/318)、71.7%(43/60)和64.3%(18/28);84.0%(267/318)、78.3%(47/60)和67.9%(19/28);35.5%(113,318)、40.0%(24/60)和59.3%(16/27)。3组瘤体中,形态不规则(χ2=20.092,P=0.000)和咬饼征(r=9.695,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χ2=5.175,P=0.075)和微钙化(χ2=5.277,P=0.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形态不规则和咬饼征进行组内比较,1.1—2.0cm组和2.1—3.0cm(χ2=9.746,P=0.002)组、1.1—2.0cm组和〉3.0cm(χ2=15.180,P=0.000)组在形态不规则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2.0cm组和〉3.0cm(χ2=6.560,P=0.010)在咬饼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形态不规则、咬饼征、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和微钙化是诊断PTC的重要CT征象,但不同征象随瘤体大小而存在一定差异.正确识别这些差异有助于提高PTC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钙化
  • 简介: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成像技术描述正常胰腺和胰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探讨灌注CT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非胰腺疾病(对照)、105例胰腺肿瘤和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进行胰腺CT灌注扫描,分别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值。结果正常胰腺组织BF、BV和PS的平均值分别为(135.24±48.36)ml·min^-1·kg^-1、(200.55±54.96)ml/kg和(49.75±24.27)ml·min^-1·kg^-1;胰腺癌分别为(31.77±19.36)ml·min^-1·kg^-1、(66.84±39.49)ml/kg和(37.64±27.14)ml·min^-1·kg^-1;十二指肠乳头癌分别为(93.04±48.13)ml·min^-1·kg^-1(97.12±89.80)ml/kg和(41.08±18.85)ml·min^-1·kg^-1;胰腺囊肿的3项参数值接近零。胰腺癌的3项灌注参数均显著低于正常胰腺(P〈0.05);十二指肠乳头癌的BF和BV值显著低于正常胰腺(P〈0.05),而PS值与正常胰腺无显著差异;胰腺囊肿与正常胰腺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正常胰腺CT灌注表现为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均匀,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一致的实质性器官;胰腺癌表现为低灌注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降低的肿瘤;十二指肠乳头癌仅表现为低灌注,表面通透性不变;胰腺囊肿内无血流灌注。64层灌注CT有助于胰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uti-slicespiralCTurgraphy,MSCTU)对医源性输尿管损伤(Iatrogenicureteralinjury)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因妇科手术或输尿管手术损伤输尿管的患者进行MSCTU检查分析。结果右输尿管下段损伤5例,左输尿管下段及上段损伤分别为3例和1例,9例均可见损伤处对比剂溢出伴损伤侧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其中2例伴有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据输尿管探查、手术治疗所见,9例输尿管损伤患者中穿孔8例,离断1例,MSCTU检查对9例输尿管损伤患者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SCTU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部位、范围且能评价肾积水程度,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 多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证实的21例浆液性囊腺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癌的CT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部位、单(多)囊、最大囊直径、囊壁特征、囊内分隔、肿瘤边界、肿瘤与胰管关系等影像学征象。结果21例浆液性囊腺瘤中17例位于胰头颈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其中1例为多发;均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1.8Olll;4例囊壁或分隔有钙化,7例分隔可见软组织成分;10例胰管轻度增宽。12例黏液性囊腺瘤中6例位于胰头颈部,6例位于胰体尾部;4例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4.5cm;1例分隔可见钙化,6例囊壁可见软组织成分;2例胰管扩张,3例胰管轻度增宽。6例黏液性囊腺癌中5例位于胰体尾部,1例位于胰头颈部;4例为多囊,平均最大囊直径为5.1cm;1例分隔可见钙化,5例囊壁可见软组织成分;1例胰管扩张,1例胰管轻度增宽。所有病灶与胰管均不相通,增强后病灶软组织成分及分隔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少数不典型表现病例,诊断仍存在困难。

  • 标签: 胰腺肿瘤 囊腺瘤 囊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分析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05年12月至2015年1月6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阳性、阴性分为2组,Tg阳性为观察组(29例),Tg阴性为对照组(36例),2组术后1年均行PET/CT检查,将其显像结果阳性患者行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诊断,分析2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2组一般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半年及1年T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Tg值均较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例显像阳性,对照组1例显像阳性,均为颈部淋巴结18F-FDG高摄取,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异常淋巴结,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结论PET/CT对Tg阳性(Tg>2μg/L),131IDx-WBS显像及US阴性患者诊断复发和转移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131 I全身扫描 PET/CT
  • 简介:<正>经临床诊断的SARS病例112例,男43例,女69例,年龄范围16-82岁,平均年龄35岁。所有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均行胸部X线检查,22例同时行胸部CT扫描。结果:112例患者在发病早期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影(胸片79.5%、CT81.8%)和磨玻璃影与不规则实变或肉芽肿样病变的混合影(胸片分别为21.4%和14.%、CT分别为45.5%和27.3%)。病灶多位于中下叶(70.9%)并呈外周分布(69%)。CT可见其他改变包括小叶内间隔和小叶间隔增厚(即碎石路样改变)(36.4%)、细支气管扩

  • 标签: CT 碎石路样 小叶间隔 磨玻璃影 细支气管 肉芽肿样
  • 简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thepancreas,SPTP)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组织来源尚不清楚,预后相对良好。SPTP在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和预后上具有与其他胰腺肿瘤不同的特点。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CT和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和总结其CT特征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对SPTP诊断水平。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特征 诊断价值 胰腺肿瘤 组织病理学 组织来源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甲状腺增强扫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1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甲状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检查,依据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不同电流及电压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高管电压高管电流,B组为高管电压低管电流,C组为低管电压高管电流,D组为低管电压低管电流)。比较4组受检者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的意义。结果4组多排螺旋CT检查对于结节性甲状腺病变检出率(96.21%、94.38%、85.71%、87.50%)或弥漫性甲状腺病变的检出率(77.78%、83.33%、80.00%、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825,P=0.3518>0.05)。4组CTDIvol、DLP、ED测量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受检者辐射剂量低于A、C组受检者。4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均高于A、B、C组(P<0.05);4组受检者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检者CT扫描图像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增强扫描中,能获得较好的扫描图像,不仅利于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且降低对患者产生的电离辐射损伤。

  • 标签: 多排螺旋CT 低剂量 甲状腺
  • 简介: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脑cT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128例经临床和脑CT诊断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患者。结果均有6—40年不等的高血压病史,伴有多年吸炯史或有糖尿病史,脑CT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白质疏松及脑梗塞。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直接病因即是高血压,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伴多发性腔隙性卒中者,结合脑CT改变可考虑本病诊断,及时给了治疗,可延缓病程。

  • 标签: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CT检查 病因 发病机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的体部灌注软件,测量和评价胰周淋巴结转移瘤与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CT灌注值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采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Cardiac64排螺旋CT体部灌注技术(0.4s/周),5mm层厚,4层,120kV,60mA;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40ml(300mgI/ml),流速4ml/s,延迟5S,数据采集40S。在工作站用SiemensBodyPerfus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去卷积算法),测量29例胰周淋巴结转移瘤和15例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的血流量(B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周淋巴结转移瘤BF平均值为(53.63±10.82)ml·min^-1·100ml^-1,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BF值为(29.78±7.52)ml·min^-1·100ml^-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法对胰周淋巴结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淋巴结转移瘤
  • 简介:复视是神经科常见症状.患者常以视物双影、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就诊。头部CT或MRI扫描已成为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而眼眶冠状CT扫描并非常规检查,但该检查对一些特殊疾病的诊断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报道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神经内科并行此项检查的典型病例。

  • 标签: 冠状CT扫描 眼肌麻痹 眼眶 检查手段 MRI扫描 常见症状
  • 简介: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的X线、CT表现,探讨X线、CT在早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痰培养、血培养及临床症状证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15例患者均行常规X线正侧位摄片及CT平扫。结果15例患者中X线平片表现炎性浸润14例;表现蜂窝状、空洞、肺气囊影12例;脓胸、气胸3例;球形病灶2例。15例中CT表现都有片状肺部浸润,以两肺下叶明显,大部分分布于胸膜下。部分病例合并空洞、肺气囊影,以肺气囊影为主。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早期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及X线、CT表现综合分析。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 诊断显像 X线 CT